另类瑞士艺术家,玩火山,淹桌子
在瑞士他被称为”爆破专家“和”淘气包“,然而这位瑞士视觉艺术家却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时间雕塑”概念和幽默感著称,曾在多个国际艺术展览中展出。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要想当瑞士艺术家罗曼·西格纳(Roman Signer)的家具可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这位艺术家敢玩火山;敢弄泥石流;敢让桌子满天飞或者将其沉入大海。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在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 Zurich)他的新展开幕式上见到了这位艺术家。
瑞士已经数百万年没有过活火山了。瑞士境内最后一次出现熔岩流是地壳板块移动形成阿尔卑斯山的时候。
但在1986年,瑞士东部的卡莫尔山(Kamor)经历了一次火山爆发,在两分钟的时间里,这座位于阿彭策尔的山喷出了像维苏威火山(Vesuv)埃亚菲亚德拉角火山(Eyjafjallajökull)一样的火焰。
然而这可不是什么地质异常现象,而是纯艺术:那是当代瑞士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罗曼·西格纳携带黑火药来到山顶,给瑞士制作了一场临时火山喷发。
“我喜欢大自然展现出它的力量,比如山崩或雪崩。当洪水泛滥时,一条平静的河流也可能变成汹涌澎湃的激流,它可并不总是那么乖。‘注意,我可不一般!’这是大自然在引起我们的注意。”西格尔新展开幕式上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说道。
一位举世闻名的瑞士艺术家
很长一段时间,罗曼·西格纳在瑞士一直被当成是一个来自东部的一个手工怪人。直到今天,他仍被瑞士媒体嘲笑为”淘气包”。

但其实西格尔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瑞士艺术家之一。他不仅受到艺术收藏家的青睐,在网络上还受到一众粉丝群体的追捧。
在1987年的文献展上他实现了首次突破,当时他将一叠叠纸张炸开,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面”纸墙”。
西格尔喜欢烟花。在一段视频中,他头上的帽子被火箭炸飞;在另一段视频中,在烟花的推动下他的办公椅和他一起转起了圈。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一个短小的视频,很像一个滑稽剧。如今,他的这些作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了大量粉丝。而在瑞士,他常常被看作是一位 “爆炸”艺术家,主要是以搞笑为主。
西格纳早已想摘下自己“爆破专家”的帽子:因此对于目前在苏黎世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媒体被要求不要使用暗指爆炸和爆破的标题,因为这对西格纳的作品不公平。
静谧的”风景”和破碎的圣诞球
这次展览的标题也很平和,名叫《风景》。一般在博物馆的展览上,背景都会被做淡化处理。
而在这次展览中,苏黎世美术馆运用了敞开的空间。窗外是城市的景象,有树木、有汽车,阳光可以直接洒进来;也看不到任何隔断。
在开幕式上,西格纳让一棵挂满圣诞球的电动圣诞树飞速旋转,以至于圣诞球被摇落下来摔碎了。
而圣诞球的碎片就留在了地面上。

西格纳一再强调,大自然不仅是他的灵感源泉,也是他作品的共同创作者。他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完善了作品,对他来说,与大自然合作也意味着接受重力的挑战。
例如,在西格纳的一个作品中,他穿着钓鱼裤,慢慢向裤子里注水-直到重力将他推倒在地,他才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在另一个作品中,西格纳演绎了一场山崩,这里也运用了重力的影响。
七十年代的觉醒
西格纳很晚才接触艺术。他出生于1938年,60年代中期,他因生了一场病,而决定学习雕塑。1969年,他与艺术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哈拉尔德·塞曼(Harald Szeemann)在伯尔尼举办的划时代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
出生日期: 1938年
出生地: 瑞士阿彭策尔
国籍: 瑞士
职业: 视觉艺术家
主要领域: 雕塑、艺术装置、摄影、录像
教育背景:苏黎世设计学院 (Schule für Gestaltung Zürich)
卢塞恩设计学院 (Schule für Gestaltung Luzern)
波兰华沙艺术学院 (Akademia Sztuk Pięknych w Warszawie)
著名作品:《帽子和火箭》(1983)
《凳子》(1992)
《卡莫尔》(1986)
《专人的行李箱》(1989/2001)
艺术风格: 时间雕塑(Time-Sculpture)
居住地: 瑞士圣加仑
罗曼·西格纳的展览《Landschaft》将在苏黎世Kunsthaus美术馆展出 ,展览时间为2025年4月4日至2025年8月17日。
当时艺术界发生了一种变化:事件本身变得比静态雕塑更重要,而个人神话也变得更重要。艺术家们开始像科学家一样研究自己的理论,比如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1969年瑞士电视台关于这场展览的介绍(德):
西格纳会让许多人想起博伊斯。”我认识约瑟夫·博伊斯,我也很尊重他,”西格纳说,”我当然会受到影响,我又不是一个中立的空间。我让自己享受这份自由,去靠近那些不同的思想潮流,但我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西格纳的作品是1970年前后艺术觉醒的代表,他将大自然作为工作室,所以他的作品也是陆地艺术的代表。
但与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等人不同的是,西格纳从未在大自然中留下任何成品,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他创作的是行为艺术。因为他在表演时总是感觉不自在,所以他会将自己的节目拍摄下来。
事件雕塑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格纳就用他的超8摄像机记录他的所谓小”事件”。比如炸毁椅子;让气球冲破鸡蛋隔膜;烧毁桥梁。

尽管西格纳对自己艺术历史归类不感兴趣,但他对自己的工艺却心里有数:”我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名雕塑家,但不是那种……”西格纳做了一个锤击的手势。雕塑家在”今天是一个大词。视频也可以是雕塑。”
苏黎世美术馆的展览以静态物体为主。而西格纳的雕塑主要想体现的是变化的霎那。
他对悄无声息的变化最感兴趣:这一点在西格纳的一个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用了35天的时间燃烧了一根从阿彭策尔到圣加仑的导火索。一路上,他点燃了200个小黑火药筒,但最后却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大爆炸结果。这个作品体现的主题是:百无聊赖。
他的作品往往像是对日常生活的逃离。在另一件作品中,他在暴风雨中用胶带将两把雨伞绑在一起。一把雨伞在风的推动下带动另一把伞在空中飞,而另一把雨伞则不情愿地被带着飞;但最后两把雨伞一起逃离了它们的创造者。
解放事物
几乎每个瑞士孩子都曾在学校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对生活感到厌倦,于是愤怒地大喊:”必须要改变点什么!”
于是他开始给周围的事物重新命名:他把床叫做”画”;把桌子叫做”地毯”;把椅子叫做 “闹钟”,这个故事在语言的混乱和无尽的孤独中苍凉地结束。
瑞士作家彼得·比希塞尔(Peter Bichsel)写的这个故事,在1968年的青年叛乱时期出版,是一部为成年人创作的儿童故事,充满了纯粹的愤怒。
西格纳的作品具有同样的反权威效果。但他赋予物体更多自由:他为它们重新命名,但不像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那样,用小便池作为对感知的强烈表达。
西格纳为物体添加个性:桌子变成了北冰洋上的水手;其他物品有了飞翔的能力。可以说,这些物体从他们的实际概念中被解放了出来,“它们身上发生了一场小型革命,”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米利亚姆·瓦拉蒂尼(Mirjam Varadinis)说。

西格纳作品中的物体状态各异:”有飞行的桌子、浮动的桌子等,这些状态都不是随意的,在我动手之前,都必须仔细思考。”
一张桌子有许多层意思:”我用的桌子并不是什么高级的桌子,就是一张普通的厨房桌子,它是家庭的象征。可以用于喝汤、讨论事情、思考问题-经济上的或其他问题。”
有时他把桌子炸飞,有时让气球将它劫持或让无人机带着它飞走;有时也让桌子随着海浪漂浮:”我后来再也没有见过这张桌子,最后只有海浪在动,我知道在某个时刻它一定沉入了海底,我让它听天由命,我抛弃了它。”说这话时,他带着一丝莫名的伤感。
(编辑:Benjamin von Wyl,编译自德文:杨煦冬/gj)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