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爱蒙塔尔奶酪,你的洞眼该有多大?

遍布“全身”的洞眼是瑞士爱蒙塔尔(Emmental)奶酪最显著的识别标志。
遍布“全身”的洞眼是瑞士爱蒙塔尔(Emmental)奶酪最显著的识别标志。 Ppr Media Relations Ag

跨行业组织 "瑞士爱蒙塔尔"(Emmentaler Switzerland)希望在同名奶酪制作中使用干草粉,以便让这种瑞士知名奶酪生成更大的洞眼。联邦行政法院必须裁定能否为这种做法开绿灯。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瑞士爱蒙塔尔奶酪上的洞洞越来越小。几年前,瑞士研究人员就已发现,这一现象源于制作过程中更为严格的卫生条件。

过去,用手工挤奶时,干草灰尘会渗入牛奶中。奶液中因此形成细菌,后者制造出气体-瑞士著名奶酪特有的孔洞便由此产生。

随着现代挤奶机的普遍使用,奶酪的孔眼越来越少,因为通过挤奶机挤出的牛奶质地纯净,进入牛奶中的干草颗粒也越来越少。这也带来了一个“质量“问题:孔洞越小,奶酪形成裂纹和裂缝的几率就越大。

其实这并非全新发现:人们早已注意到,用夏产牛奶制作的爱蒙塔尔奶酪比用冬产牛奶生产的奶酪孔洞更小。因为奶牛冬天吃干草,夏天则吃没有草灰的鲜草。

瑞士禁止使用添加剂

有鉴于此,一些奶酪制造商在牛奶中添加干草粉。由于添加了干草微粒,德国或法国生产的爱蒙塔尔奶酪相较瑞士原产地呈现出更大的孔洞。但在瑞士,原产地名称保护规则却禁止在爱蒙塔尔奶酪中使用此类添加剂。

瑞士跨行业组织“瑞士爱蒙塔尔”希望扭转这一状况,并提出修改爱蒙塔尔奶酪生产规格的请求。联邦农业局以使用添加剂会导致产品工业化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

相关各方在位于圣加仑的联邦行政法院召开了公开听证会。

联邦农业局在法庭陈词中表示,爱蒙塔尔奶酪的质量优良,没有必要使用干草粉。后者的添加并不属于传统生产工艺。此外,该局认为,爱蒙塔尔奶酪应与带有大孔的工业化奶酪(如Edam奶酪)区分开来,这也是消费者从原产地名称保护标签中应得的利益。

代表牛奶生产商、奶酪乳制品厂和贸易公司利益的“瑞士爱蒙塔尔”组织通过律师反驳说,一切并非“是否损害奶酪声誉”的问题;而是“是否保护特色孔洞传统”的问题。该律师警告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奶酪中的洞眼迟早会消失无存。“而这势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目前,法院尚未做出任何裁定。如果争论双方同意,后续将进行进一步的书面沟通。最后的裁决也将以书面形式公布。

(编译自法语:郭倢/dh)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