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將怎樣解決勞動力短缺?

瑞士醫護領域的人員短缺問題尤其嚴重。
瑞士醫護領域的人員短缺問題尤其嚴重。 KEYSTONE/MAURO FERMARIELLO/SCIENCE PHOTO LIBRARY


多項研究顯示,2040年,瑞士勞動市場將缺少數十萬名員工。如何保證火車正常運作、醫院如常運作?這些都將成為問題。各界開始討論:國家在及早應對勞動力短缺問題上怎樣責無旁貸的解決問題?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訂閱我們的時事通訊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您會在您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導。請擊點這裡,現在就訂閱。

進入後疫情時代,勞動力短缺成為瑞士勞務市場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許多公司發現很難招募員工來滿足市場旺盛的需求。雖然近幾個月來,通貨膨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也相應抑制了勞動力需求,但根據聯邦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到2023年底,瑞士仍有超過11萬個職位空缺。

外部内容

而且這種現像只會愈演愈烈。據經濟統合協會稱,主要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勞動力市場將在2040年出現近43萬人的缺口。

在勞動市場上,年輕人的進入將無法彌補「嬰兒潮」世代的退休。而其他研究描繪的圖景則更加暗淡-如瑞士就業者協會(Employés Suisse)的研究預測:到2035年,瑞士勞動力市場將缺有近120萬個職位空缺。

瑞士政府承認,企業在吸引勞動力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不過相關機構呼籲謹慎看待這些數字,不要將情況誇大。

「移民的入遷正在並將繼續緩解人口結構變化對勞動市場的部分影響,」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發言人Françoise Tschanz強調,「一般來說,預測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並不容易,因為後者處於持續變化中。

外部内容

自由主義方式

全球也沒有關於勞動力短缺現象規模及發展的詳細統計數據。但不爭的事實是:許多國家-不僅僅是西方國家-都將不得不努力爭取勞動力,以填補人口結構轉型和人口老化留下的職位空缺。

「目前,這現象主要波及的是富裕國家。但新興國家也開始感受到勞動力短缺帶來的挑戰,」日內瓦國際勞工組織宏觀經濟部負責人Ekkehard Ernst指出,」我要特別提到中國:當前,中國農業領域正面臨難以找到勞力的困境。

但是瑞士政府認為,沒有必要採取特別的國家干預措施來避免衛生、能源或交通等關鍵經濟部門出現的勞動力短缺。

「瑞士勞動市場運作良好。雙軌職業訓練能持續適應企業的需求,是我們獨有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瑞士人口的教育水準很高,近年來甚至進一步提高。」Françoise Tschanz說。

截至目前,瑞士這種堅定的「自由樂觀」態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成功靠的是大量湧入的移民勞動力-他們主要來自歐盟國家。

自2002年人口自由流動政策生效以來,瑞士人口增加了 20%,達到900萬人。這火箭般的人口成長態勢在歐洲絕無僅有。

家庭援助和老年人就業

大多數專家一致認為,未來幾年,國際上對技術工人的競爭將愈演愈烈。洛桑大學教授、勞動市場專家Rafael Lalive說,儘管瑞士擁有高薪和深受外籍人士喜愛的生活方式,但在這場吸引最優秀人才和頭腦的競爭中,瑞士並不處於最佳位置。

「在對家庭友善方面,我們不具備競爭力。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兒童托育系統要便利得多。由此一來,對於未來重要的潛在勞動力人群-有子女的高知識女性-來說,瑞士作為工作地點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Rafael Lalive認為,國家應在支持家庭政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而目前的狀態是,家庭政策被部分人視為社會政策的「窮親戚」。

同時,這位勞動力市場專家主張靈活地提高退休年齡,特別是對從事「無身體限制職業」的人群。儘管這項措施不受歡迎,但在許多國家已經得以施行,有望彌補勞動市場的很大一部分缺口。

從谷歌到能源轉型

作為「不干預主義」的支持者,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認為,技術進步將幫助公司以更少的勞動力實現同樣的績效。

Ekkehard Ernst並不信服這個假設。 「這有點像銜尾蛇吞自己的尾巴:可用的勞動力越少,投資提高生產力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小。」這位國際勞工組織的經濟學家指出。

勞動力短缺時期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在各個經濟領域對有資質勞動力進行分配。 Ekkehard Ernst指出:「在過去15年中,新技術並未在其主要開發領域對經濟、社會或環境產生重大正面的影響。這一點,只須用Facebook、Instagram或TikTok等應用程式的發展就可證明。

舉個例子,國家是不是應該要求蘇黎世的工程師們投身改善建築物隔熱性能的研究,而不是讓他們去開發Google的演算法?

「自由選擇職業是一項基本權利,」Rafael Lalive指出,”國家只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干預,將勞動力分配到急需的領域,就像在疫情期間必須維持醫院運轉那樣。”

在職位吸引力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Ekkehard Ernst補充說,公共機構可以透過引入激勵措施和稅收優惠,將市場活動及勞動力重新引導到需要的地方。

這位經濟學家強調:「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基礎設施或人員流動層面,我們可以更多地發揮科技巨頭的專長,而無須由國家來決定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細節。」

還有,在衛生和公共交通領域,國家自己設定工作條件,這樣也會影響職缺的吸引力。

「我們需要提供更高的薪資和更靈活的工作條件,尤其是對女性員工。當然這樣做是有成本的,但沒有員工會自願繳納更多交通費或醫療保險。歸根結底,只有這些措施能幫助相關產業有效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編輯:Pauline Turuban,編譯自法文:郭倢/dh,繁體校對:方常均)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