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体:因与特朗普的关税争端瑞士将目光转向东方

瑞士外交部长卡西斯访问访问中国
瑞士外交部长卡西斯访问访问中国 KEYSTONE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因与特朗普的关税争端,瑞士政界人士有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大城市年轻人中流行的“以养宠物取代生孩子”的生活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人口减少可能会带来挑战,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三倍。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朋友盈门:瑞士因与特朗普的关税争端而将目光转向东方

在瑞士外交部长卡西斯目前正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4月19日发布文章《中国朋友盈门:瑞士因与特朗普的关税争端而将目光转向东方》。“瑞士政界人士有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但这一魅力攻势并非不无争议。”

数周以来,瑞士高级官员纷纷飞往美国,以保护瑞士经济免受特朗普关税的影响。而本周,瑞士外交部长卡西斯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晤。这次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的正式访问之所以被提前,官方解释说是为了配合日本世博会的日程;而非正式的原因是:强化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当前至关重要。

“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前深化与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要。”

Hans-Peter Portmann,瑞士自由民主党国民院议员

而说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瑞士比欧洲邻国相比拥有决定性的优势:2014年瑞士率先与中国签订了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现在钟摆将摆向哪个方向:站在中国的朋友一边,还是中国的敌人一边?”《新苏黎世报》发问。

“我们不应该因为与美国的关系出现一些问题就错误地投入中国的怀抱。”

Gerhard Pfister,瑞士中间党主席

部分欧洲人看来,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疏远中国的时候,瑞士的亲华立场“看起来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逆行者”。巴塞尔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Ralph Weber指出,近两三年来,瑞士政治再次向中国靠拢,但瑞士不应对这个国家抱有太天真的想法。他表示,通过瑞中自贸协定的升级,中国要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看,只要你们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就可以和我们做生意!”

“中国并非给顾客分发糕点的和善甜点师,中国只想独吞蛋糕。”

Ralph Weber,巴塞尔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

但怎样低调才是恰当的呢?在瑞中建交75周年之际,瑞士必须再次审视这一问题。(NZZ/德)

猫狗得到悉心呵护,它们的主人也获得了疗愈。
猫狗得到悉心呵护,它们的主人也获得了疗愈。 KEYSTONE

中国金色年华的年轻一代践行“毛孩子”政策

瑞士法语区权威报纸《时报》(Le Temps)于4月2 日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金色年华的年轻一代践行“毛孩子”政策》介绍了在中国大城市年轻人中流行的“以养宠物取代生孩子”的生活模式。

2017年至2020年,中国全国单身人口比例从16%上升到25%。单身人士或无子女家庭对宠物情感支持的需求持续增长。2015年至2021年间中国宠物数量从1.03亿增加到1.88亿。中国宠物行业的销售额也在2013 到2023年间增长了两倍,达到344亿瑞郎。

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受过良好教育、生活优渥的年轻人有意识地选择养宠物,而不要生孩子。中国出生率从2015年的每千人12.07降至2023年的6.39(瑞士出生率为9.0‰)。对许多人来说,宠物已经成为他们真正的孩子,因此被称作“毛孩子”。

“我的狗就像我的家人,它们给了我无条件的爱,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的心情如何。你不能总是期望从别的人那里得到同样的爱……”

一位养狗的海归上海女性

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国正当年一代“肩负着父辈传递的教育、职业和社会成功的重压”,他们质疑自己亲历的教育模式,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支持孩子的成长,因此选择用宠物取代子女。“猫狗得到悉心呵护,它们的主人也获得了疗愈。” (Le Temps/法)

美中未来谁将主导世界经济尚未可知
美中未来谁将主导世界经济尚未可知 Copyright 2018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 vs.美国-经济实力哪家强

4月16日,瑞士跨地区的重要德语日报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就中美两国的实力进行了对比: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3000亿美元,这是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原因之一。尽管美国的贸易赤字高达9000亿美元,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资本流入促进了就业和GDP增长。美国的GDP为29万亿美元,是中国的1.5倍。

然而,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迅速崛起令人瞩目。202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而美国仅略高于5万亿美元。中国在创新方面也表现出色,专利申请量是美国的五倍,尤其是在数字化和未来技术领域。尽管如此,美国在服务贸易和数字创新方面仍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娱乐、软件和新技术方面。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快,但其人口减少可能会带来挑战。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三倍,显示出美国的物质繁荣和经济实力。然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几乎是美国的三倍,显示出其在未来技术方面的雄心。

中美两国在贸易战中互相挑衅,未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取决于各自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两国在贸易战中互相挑衅,征收的关税远远超过100%。中国政府对某些稀土实施了准出口禁令,影响了美国的高科技领域。

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外债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36万亿美元。仅去年一年,美国人就不得不支付约一万亿美元的利息,占国家预算的15%。中国的国债低于美国,如果根据购买力调整两个经济体的GDP,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

美国和中国各有优势,未来谁将主导世界经济仍有待观察。(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卡西斯对日本和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相关内容

瑞士外长访问日本和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本周对日本和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中国,他将重点就双边关系、经济挑战以及当前地缘政治问题展开会谈。

更多阅览 瑞士外长访问日本和中国
相关内容
联邦统计局周二(4月15日)表示,从2035年起,人口增长将完全依赖移民,且愈发取决于瑞士的经济状况。

相关内容

瑞士人口到2055年或达1050万

此内容发布于 据联邦统计局(FSO)的最新预测,瑞士人口预计到2055年将增至1050万,这主要是由移民推动。

更多阅览 瑞士人口到2055年或达1050万
相关内容
巴塞尔的“大麻关怀”项目旨在研究规范化的大麻供应对使用者健康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以便对瑞士法律进行可能的修改。

相关内容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进行的合法娱乐用大麻研究“大麻关怀”(Weedcare)运行两年后,该研究获得了积极的评价。这个实验旨在评估规范化的娱乐用大麻供应的效益,而官方表示,300名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上瘾行为也得到了缓解。

更多阅览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相关内容
威胁、洗钱与恋童犯罪案件数量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洗钱与恋童案增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警察局(Fedpol)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瑞士去年疑似洗钱案件、针对公务人员的威胁报告以及恋童犯罪案件数量均有所上升,部分类别增长幅度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洗钱与恋童案增多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Luigi Jorio

为了避免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您的国家做了什么?

欧洲人权法院裁定,瑞士没有采取足够的气候行动,侵犯了其公民的基本权利。您认为自己“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得到尊重了吗?

14
30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5月1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