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体:在中国眼中,瑞士这样的中立国更容易被影响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2024年10月17-23日)发布的有关中国的报道。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在本期的新闻回顾中,我们重点介绍瑞士媒体有关中国的三篇报道:瑞中关系为何在间谍活动和信任缺乏等多重阴影之下依然保持良好态势?特朗普还是哈里斯,无论谁当选,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目标都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多年来,住房建设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做出了贡献。然而该行业现正在拖累整个中国经济。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在中国眼中,瑞士这样的中立国更容易被影响”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于10月17日发布了题为《 “在中国眼中,瑞士这样的中立国更容易被影响” 》的文章。通过对历史学家Ariane Knüsel的采访,剖析了“瑞中关系在间谍活动和信任缺乏等多重阴影之下依然保持良好态势”的原因。
Ariane Knüsel指出,自瑞士与中国保持官方关系以来,贸易关系显然一直是优先事项。对华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促进贸易顺利进行。即便是限制外国投资者收购瑞士企业的“中国法案”(Lex China)在内容上也并非专门针对中国,而是泛泛而论。“这样就不会惹恼中国,”Knüsel解释说,“……瑞士官方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位历史学家认为,从以经济关系为重的视角来看,瑞士对华特殊政策是成功的。中国可以在经济和政治上信任瑞士,瑞士也不会对中国构成地缘政治威胁-相应的,瑞士经济也因此受益。
“中国的间谍活动越来越高效。与收购一家(瑞士)公司相比,邀请一个有专业知识或能获得相关数据的人去中国几次,美酒佳肴地款待他们,然后请他们透露你需要的信息,这样做更快、更省钱。”
Ariane Knüsel,瑞士历史学家
瑞士当前的对华怀疑态度与中国的负面公众形象相关,并非历史新现象。“对强大中国的恐惧、对中国间谍的恐惧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存在,”Knüsel提示到,“当年,某些瑞士公司甚至写信给联邦政府,要求禁止向中国出口商品……但出口还是没有停止。”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欧各国对中国实施禁运,瑞士以中立为由予以拒绝。
Knüsel提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南北朝鲜通过谈判达成朝鲜战争停战协议,这让中国意识到:由于瑞士的帮助,中国正在登上世界舞台。如今,中国对瑞士的期待就是:在务实的经济政策和低调的批评之间,坚持战略性中间立场的政策。
另外,关于《新苏黎世报》在采访中问及的中国间谍问题,历史学家表示,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内瓦就曾是中国间谍的活动热点,而瑞士的反间谍工作则相对滞后。(NZZ外部链接/德)
特朗普和哈里斯:谁当选对中国更有利?
瑞士公共服务广播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于10月16日报道,对中国政府来说,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谁当选对于中国来说都不会有很大变化,因为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都在推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中国政府的官方说法是,既不支持民主党的卡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也不支持共和党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邵育群认为,中国政府没有明确的倾向,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任期间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战。他在这次竞选演讲中威胁道:”我们已经在各个层面击败了中国。中国也知道这一点。我们将继续这样做。”如果连任,特朗普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无论谁当选,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目标都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邵育群
但哈里斯也在民主党大会上也斗志昂扬地说:”美国,而不是中国,将赢得21世纪这场的竞争。”作为乔·拜登政府的副总统,哈里斯很可能在当选后会继续执行其严格的对华政策。
哈里斯在中国仍鲜为人知,她本人从未去过中国。不过,她的竞选伙伴蒂姆·瓦尔兹(Tim Walz)被认为是中国问题专家,并访问过中国约30次。尽管如此,瓦尔兹也不是中国的理想候选人。他曾多次批评中国政府及其对待人权问题的处理方式。对此政治学家邵育群认为,这令中国很反感,她说:”多次访问中国并不意味着他真正了解中国。在很多问题上,他对中国的看法都很美国。”
无论谁胜出,中国都会感到不舒服。因为无论特朗普还是哈里斯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SRF外部链接/德)
中国希望向萎靡不振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数十亿资金
瑞士德语区第五大网络新闻平台(nau.ch)10月17日报道,多年来,住房建设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做出了贡献。然而,现在该行业的危机正在拖累整个经济。
中国正加大力度提供贷款,想以此重振萎靡的房地产市场。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透露,到今年年底,中国对”白名单”上的住房项目的支持总额将扩大到四万亿元人民币。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已批准的贷款总额达2.23万亿元。因此,到今年年底,中国的贷款额几乎将翻一番。所以现在银行和地方政府面临着发放贷款的压力。
许多中国人将积蓄投资在房地产上,但近几年房地产价值持续下跌,导致了中国消费者情绪低落,许多人都是观望态度,这也是冠状病毒大流行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之一。(nau.ch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2024年欧洲夏令时结束,瑞士也回归正常时间
相关内容
本地鸟类成为今年伯尔尼灯光秀主角
相关内容
瑞士转基因技术禁令将延长两年
相关内容
费德勒的船库项目遭遇政府阻碍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0月31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