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扩大药品可及性的企业努力遭遇挫折

药品可及性基金会从2008年起一直在评估20家最大药企为扩大药品可及性所做的努力。
药品可及性基金会从2008年起一直在评估20家最大药企为扩大药品可及性所做的努力。 Copyright 2021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瑞士企业诺华制药(Novartis)首次登上“药品可及性指数”(Access to Medicine Index)榜榜首,但自新冠疫情结束以来,整个制药业在向最贫困国家提供药品方面便一直进展缓慢。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相关内容

自2008年该指数首次发布以来,英国企业葛兰素史克(GSK)常年蝉联榜首,但今年被诺华挤下宝座。在2022年的上一期指数榜上,诺华排名还在第四。而指数榜的另一家瑞士企业罗氏(Roche)排名下滑了一位,降至第11位。

尽管世界最大药企取得了“适度的进展”,但总部设在荷兰的非营利组织“药品可及性基金会”警告说,进展速度远远达不到解决全球健康不平等问题的需要。这家基金会负责编制两年一次的药企指数。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有近20亿人无法获得基本药物。 这主要是因为低收入国家买不起药、买不到药,或药品不适合这些国家的需求。

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贾娅斯丽·艾耶尔(Jayasree Iyer)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越来越多的药企宣布了商业模式,以扩大其药品在最贫困国家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受惠。 但我们预期此时本应有更大的进展。”

外部内容

15年来,“药品可及性指数”一直在评估20家领先药企为扩大中低收入国家人民获得其产品所做的努力。

2024年记分卡的公布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结束的一年之后。疫情期间公众曾呼吁疫苗公平,并向药企施压要求放松对新药专利的控制,但现在压力也已减弱。

自愿性许可证

在2024年指数分析期内,药企仅向仿制药制造商发放了两份新的自愿性许可证。相比之下,2022年指数发布前的两年中有六家药企发放了新许可证。而诺华是唯一发放抗癌药物自愿性许可证的药企。

药企发放自愿性许可证,即允许仿制药公司在某个药品的专利到期前生产该药,从而有效降低其售价。药企一直在拖延这种许可证,声称这威胁到了它们的溢价。然而今年4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愿性许可证实际上可使创新药和仿制药制造企业的收入增加多至17%。

该指数称,许可证发放活动如今已退回到新冠疫情开始前的水平,这一放缓表明“过去几年取得的势头正在丧失,令人担忧”。

该指数注意到的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则是对疟疾和结核病等低收入国家重点关注疾病的投资在不断减少。这20家药企过去两年中针对这些疾病方面的研发项目只有93个,而在上一期指数中尚为151个。

罗氏再次承诺将投资开发急需的新型抗生素。但在该指数范围内的76个研发项目中,只有13个针对乙型肝炎、冠状病毒疾病和抗菌感染等重点疾病。

去年,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在经历了两位数的收入损失后,成为又一家退出传染病和疫苗研发项目的药企。而罗氏和诺华等药企已把研发投资转向肥胖症和癌症等利润更丰厚的疾病领域。

英国非营利组织“影响全球健康”(Impact Global Health)的研究负责人萨巴斯汀·瓦克多克(Sabastine Wakdok)表示:“除非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否则登革热、肺结核等疾病,尤其是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都得不到重视。”

让首席执行官参与进来

不过指数中也有一些亮点。尽管对某些疾病领域的投资有所减少,但各药企正在将全球可及性作为其现有产品和产品线更优先考虑的事项。

多年来,该指数一直鼓励各药企不只是搞捐赠和慈善计划。虽然捐赠药品可以暂时填补缺口,在紧急情况下也有此必要,但基金会认为,和把药品的全球可及性纳入商业模式相比,前者并不能产生同样持续与长期的影响。

相关内容
回溯二十年前,罗氏集团曾一度参与过肥胖症研究,但只取得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成果便选择就此退出。现如今,随着抗肥胖药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该公司又再度重新投身其中。

相关内容

罗氏对重大疾病的豪赌胜算几何?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制药巨擘罗氏集团(Roche)近期将研发投资聚焦重点转向了包括肥胖症在内的一系列对医疗保健预算造成沉重负担的疾病。这是应对当前各国政府对既能拯救生命、又能节省医疗开支的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所采取的举措。

更多阅览 罗氏对重大疾病的豪赌胜算几何?

诺华约96%的后期药物开发项目都有相关的可及性计划。诺华首席执行官的薪酬与惠及更多患者挂钩,诺华还首个推出带药品可及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挂钩的债券。

另一方面,罗氏的后期产品线项目比诺华多,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有可及性计划。罗氏的一名发言人在回复瑞士资讯时提到,该公司主要销售治疗慢性病的创新药,而慢性病“需要专门的治疗途径和医疗基础设施,但不是每个国家都具备这些条件”。

艾耶尔认为,药企在研发阶段就应考虑药品的可及性。她表示:“企业若不及早规划,日后将难以推广药品,最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药企通常会优先在开展临床试验的国家投入市场,但只有3.5%的临床试验是在低收入国家进行的。

诺华也是引入所谓包容性商业模式的五家药企之一。2019年,诺华创立了单独的 “新兴市场品牌”,即面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约44个国家的廉价版药品。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辉瑞(Pfizer)、赛诺菲(Sanofi)和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也都纷纷效仿,为低收入国家量身定制了针对特定产品的定价策略或独立品牌。

相关内容
Novartis

相关内容

诺华公司真能让每个人都用上它的药吗?

此内容发布于 诺华曾表示,它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能用上它的产品,甚至包括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基因疗法。它的尝试能成功吗?五年前,瑞士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做了一件业内友商从未做过的事。。。

更多阅览 诺华公司真能让每个人都用上它的药吗?

诺华的可及性计划似乎也未受去年出售其仿制药业务山德士(Sandoz)的影响。据艾耶尔介绍,诺华一直保持着与山德士的合作关系,以继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提供新老药品。

有何影响?

艾耶尔表示,这些模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目前尚难知晓。对于药企如何确切衡量和报告受惠患者人数及对健康结果的影响,2024年指数首次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考查。这导致了各家药企表现的整体下降。

在这20家药企中,除艾伯维(AbbVie)外的其他19家都分享了自己跟踪各国患者对本企业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方法。然而,各药企对如何计算受惠患者人数未达成共识,只有17家公司报告了实际的数字。

药企经常用销售量来代表患者覆盖率,很少有药企提供适用患者人群的背景信息。迄今为止,能明确报告借助自身模式提供的产品具体惠及了多少患者,只有赛诺菲一家药企。

透明度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距。该指数指出,诺华商业模式所包含的产品在哪里销售,又惠及了多少患者,诺华提供的公开信息有限。这家药企为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产品沙库比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中文商品名:诺欣妥,英文商品名:Entresto)推出了第二种廉价品牌,但指数指出,该产品仅在一个低收入国家有售。

相关内容
儿童癌症生存率反映了世界各地民众在获得抗癌药物和治疗方面的显著差异。在高收入国家,癌症确诊儿童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儿童癌症的治愈率低至10%。

相关内容

平价药品时代的终结

此内容发布于 制药公司即将研发出治愈众多癌症和遗传疾病的方法,但这些治疗方法的高昂价格是否会让世界上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十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组癌症研究人员做成了一件近乎于奇迹的事情。

更多阅览 平价药品时代的终结

而罗氏制订了一个目标,即到2026年底,要让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中接受其创新疗法治疗的患者人数翻一番,并会每年分享进展情况。不过,它并未提供按产品或地区划分的细目。

该指数指出,各药企报告的患者覆盖率数据仍无法满足全球医疗保健需求的实际比例。被分析的产品中近半数甚至未在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注册。

艾耶尔说:“大部分药企仍将重点放在美国市场,以推动世界其他地区的普及。而作为社会整体,我们要依赖美国市场及政府资金来推动药品的普及和投资制药业里不赚钱的领域,这就是一个问题。”

(编辑:Reto Gysi von Wartburg/ts,编译自英文:小雷/xy)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