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进口新娘
瑞士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外国人,因此外国人的融入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是融入问题并不会一代一代地变得简单,而是伴着每位“进口新娘”的出现而重新开始。
生活在瑞士的巴尔干地区、土耳其及斯里兰卡等国家家长对其子女的包办、强迫婚姻引起了瑞士各界的重视,瑞士司法部在自由民主党派人士的要求下,必须在年底之前做出一个关于包办婚姻和逼婚的报告。
平日总是振振有词的联邦司法部长布劳赫(Christoph Blocher),也为此感到怵头,因为将其他国家的习俗用瑞士法律来约束谈何容易。
一个典型的进口新娘
Lejla(化名),就是这样来到瑞士的。她还能清楚地记得,2002年一对波斯尼亚(Bosnia)夫妇和他们的儿子Mersad(化名)来到了她Strebrenica的家,原来这对年长夫妇在大街上看上了她,选中她做他们的儿媳妇。那时她和Mersad都只有18岁。这样的相亲在波斯尼亚并不新奇。
Lejla的父亲说,如果她不愿意可以说不,但是Mersad表现得非常绅士,在通过几次电话后,同年年底他们结婚了。2003年Lejla被接到瑞士,因为Mersad拥有永久居留证(Niederlassungsbewilligung C)。他们和公婆住在一起。
不久Lejla就看到了Mersad的另一面。几周之后,Mersad开始彻夜不归,原来他一直有一个瑞士女朋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父母才决定在家乡为他找一个妻子,以便“管住”他。而Mersad之所以配合父母的安排,是为了不再受到父母的“罗嗦”,而继续与他的瑞士女朋友交往。
不久公婆便将责任推在Lejla的身上,是她未能抓住儿子的心。而Lejla这时已经怀有身孕。
儿子出生后,Mersad抱怨是这个孩子毁了他的一生,而Lejla除了烧水做饭洗衣服之外,几乎被孤立了。她不允许与外界交往。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
在www.zwangsheirat.ch组织的帮助下,她留在了瑞士。
今天她和她4岁的儿子靠社会救济生活。
风俗
像这样的实例,并不只出现在Lejla一个人的身上。
巴尔干民族至今延续着一种所谓的“莱克-杜卡季尼(Leke Dukagjini)”习俗,父亲是一家之主,决定家中一切大小事宜。儿子比女儿拥有更多自由,只要不结婚,可以交往外国女朋友。而女孩子则没有兄弟或表兄弟的陪同不允许晚上出门。
所有来自巴尔干地区的家长都如此行事,尤其是来自乡村的人。而这种习俗还在继续,生活在瑞士的这种家庭中的年轻一代男性,也同样表示,他们尊重家庭中的这种家长制度,并也将这样教育他们的儿女。
主要的“包办婚姻”地区
土耳其、巴尔干地区和斯里兰卡是重要的“逼婚地区”。根据联邦移民局的统计,瑞士每年从这些地区“进口”5000名新娘/新郎。近10年来共有5万名新婚妻子/丈夫被从土耳其和巴尔干地区接来瑞士。
而这些通过婚姻进入瑞士的人往往都只接受过很少的教育。就业是这些国家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因此通过婚姻移民瑞士成为唯一出路。
当然这里不乏幸福的婚姻,但是相当一部分婚姻正如Lejla的婚姻,与隔离、暴力、离婚、失业和社会救济有关联。
针对这种包办婚姻,丹麦采取的措施是,新婚妻子或丈夫接到身边的年龄限制在24岁以上。而瑞士的这个年龄是16岁。
政府措施
然而,国家是否应该禁止这些国家的人在家乡寻找伴侣?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用民族来作为结婚的标准。
圣加仑(St.Gallen)在阻止包办婚姻上可谓打响了头炮,2006年一名土耳其人为女儿包办婚姻,当20岁的女儿不同意结婚时,他就与新郎一起对其进行死亡恐吓,这名父亲和新郎在短期之内被驱逐出境。
瑞士许多党派提出,语言班是外国人融入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进口”过来的新娘/新郎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冲出包办婚姻家庭的牢笼。但是关于这些语言班是强制性的还是自愿的这一问题,党派之间还不能统一。
在巴塞尔如果不积极参加语言学习,则有可能失去居留许可。
瑞士资讯(swissinfo)
土耳其、巴尔干地区和斯里兰卡是重要的“逼婚地区”。
瑞士每年从这些地区进口5000名新娘/新郎。
其中60%进口新娘,40%进口新郎
50%-60%生活在瑞士的阿尔巴尼亚人从家乡招亲。
近10年来共有5万名新婚妻子/丈夫被从土耳其和巴尔干地区接来瑞士。
瑞士1/3家庭属于双国籍家庭,异国婚姻的离婚率略低于瑞士同国籍婚姻。
男方为瑞士人,女方为外国人的组合占异国婚姻中的2/3,他们的离婚率明显低于瑞士同国籍婚姻。
但是女方为瑞士人,男方为外国人的夫妻离婚率却高于瑞士平均离婚率。
包办婚姻在巴尔干、斯里兰卡、土耳其等一些国家被认为是正常合法的。而怎样定义强制婚姻呢?
如果新郎或新娘不能在没有任何后患的情况下对被包办的婚姻说不,这个婚姻则用瑞士的眼光来看是强制婚姻。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