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和它的殖民主义
瑞士没有殖民地,但瑞士经济的发展却与殖民大国步调一致,并从其他殖民国家用武力占有土地和资源中分得了一杯羹。
1800年欧洲的博物学家还将瑞士公民称之为“半开化”:他们会让人联想起“站在宁静海边、未被教化的一群人”。文明的欧洲认为瑞士人还生活在原始状态,而瑞士人也慢慢习惯了这幅漫画像:那时还没有酸奶广告,也没有旅游攻略,即使没有充满异国情调的画面,瑞士人也被当作了“高级野蛮人”。而这样的自画像仍不时出现在其他国家具有煽动性的政治修辞中:瑞士就要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啦。
然而在现代史中,瑞士并没有扮演被殖民的一方,而往往站在了殖民的一方。是的,瑞士作为一个国家并没有经历帝制,也没有奴役过任何一块殖民地,甚至就连企图组建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经济组织,最终也失败了。
但殖民主义不仅仅意味着占领,还包括信奉欧洲的白人在殖民地优于当地人的地位。这样的观点在19世纪是瑞士人对世界的普遍看法之一。
相关内容
非洲-瑞士人的梦幻殖民地
世世代代的瑞士人都在《愚蠢的小黑人》这样的儿童故事中长大;新闻里有幼稚的、孩子气的野人;在广告画面中,被殖民的人至多不过是可有可无、像背景一样的小角色,纯粹为了推销产自殖民地的产品。这样的精神遗留物在瑞士流传至今。
相关内容
巧克力甜品成为瑞士种族主义争论的焦点
殖民地的瑞士士兵
然而瑞士要面对的殖民主义历史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修正命名”和“打破旧习”,最突出的仍然是:瑞士人曾作为士兵在殖民地参与过作战。
当1800年黑人奴隶在圣多明戈-如今海地境内-针对法国的殖民统治奋起反抗的时候,拿破仑派了600名瑞士雇佣兵前来镇压,他们是彼时的海尔维第亚(瑞士)政府与法国签订合同、为了军饷而提供的战士。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很普遍。在1848年瑞士联邦国家成立之后,瑞士人依然在为其他殖民帝国而战-甚至在非法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兵饷。只要一个瑞士士兵没有在抵达殖民地的第一个月死于热带疾病,或者较早退役,那么就有稳定的退伍金在向他招手。
瑞士人和奴隶贸易
然而,大部分从殖民地涌出的钱并不会流入这些瑞士士兵的手中,他们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只想在替荷兰或者法国服役期间冒一场很大的险。这些钱最终会大多流入到贩卖殖民地货物和人口的贸易中。
在世界殖民主义史中,瑞士最晦暗的一页就是奴隶贸易:
瑞士人和瑞士公司作为投资者和商人,从奴隶贸易中受益,他们为奴隶的贩运和买卖推波助澜,还作为奴隶主经营种植园,并经常骄傲地称之为小小的“殖民地”。
这也导致了最近几年某些瑞士知名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不再那么光鲜:例如Alfred Escher家族就变得声名狼籍,因为其利用奴隶作为生产力的事实已被证明。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2020年6月抗议者将“John Sutter上尉”的雕像推下了底座。这位拥有巴塞尔血统的海外瑞士人在美国西部曾被当作英雄,如今历史学家却发现他曾是个童奴贩子。
Cooperaxion(英)外部链接组织的任务,是将瑞士的奴隶贩子和奴隶主罗列出来,同时也列出了那些反对奴隶制度的人。
敬请点击此处外部链接观看瑞士德语电视台SRF关于瑞士“西部英雄”人物Johann August Sutter的报道。
直至19世纪,横跨大西洋的奴役体系都是经由“三角贸易”完成的:首先从欧洲出发,装满货物的船只驶往非洲海岸,在那里船上的货物被换成奴隶。之后这些人被贩卖到大洋彼岸。然后船只返回欧洲,船上装满了由奴隶生产出来的产品:糖、咖啡、尤其是棉花。
据已对瑞士与奴隶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几十年历史研究的Hans Fässler表示,在18世纪,瑞士进口的棉花数量已经超越了英国。他也强调说奴隶贸易曾是一种重要工业,没有它,许多产品根本就生产不出来。特别是:没有奴隶采摘的棉花,瑞士纺织业的工业化就无从谈起。
相关内容
在巴西有个“瑞士”
其中一项工业分支已被证明是直接受益于奴隶贸易的:那就是印花棉布的生产。其产品不仅供给欧洲市场,还特意成为在三角贸易中进行交换的商品。这种布的花式甚至也常常是按照奴隶贩子的品味制作的,而那些奴隶贩子往往要用奢侈品在非洲海岸换取奴隶。
相关内容
瑞士纺织业的灰色历史
一户生产这种布料的瑞士家庭,在1815年做广告时写道:“Favre Petitpierre & Cie公司希望引起各位运送奴隶和殖民地船只的东家注意啦:我们的工场正全力运转,以生产和提供用于交换黑人的所有产品,如印花布和手帕等”。
过渡到没有奴隶的殖民主义
那么,自从美国禁止奴隶贸易之后,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全世界的纺织业确实面临着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印度的棉花市场又变得炙手可热。瑞士的沃卡特(Volkart)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一缺口,它自1851年起就开展了印度业务,并专门在印度从事原棉贸易。事实上,英国人控制着当地生产:他们强迫印度农民放弃种粮,转而种起了棉花。通过勾结英国人,瑞士沃卡特公司很快就掌握了印度向全欧洲纺织工厂出口棉花总量中的一成。
还有一家瑞士机构,也顺利度过了奴隶贸易结束后的危机,那就是在当地传福音的巴塞尔传教会。这个传教会得到了巴塞尔曾投资过奴隶贸易的家族的支持,并在他们的授意下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让印度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那些印度人因此受到原社区的驱逐,并在巴塞尔传教会的帮助下在他们所经营的纺织厂工作。一位传教士在1860年这种模式颇为称颂:
“如果人们想从异教徒变为基督徒,那我们会帮他在教会农庄中找住处,并提供一份能糊口的工作,无论是进农场还是进工厂。这就称之为殖民地化”。
利用势力的悬殊对比进行经济上的盘剥,也是殖民主义的一种。瑞士让这种在殖民地求财的行为完全得以以私人的形式进行。至于要求联邦国家强力推进“移民和殖民”的议会议案,则未获通过。联邦委员会的意见是:首先,作为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国家,殖民无从谈起;其次,联邦不能承担本不该它负的责任。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议案在1860年代竟出自极端民主派之手,而他们正是倡导社会改革和反对现存资产阶级、要求增强直接民主影响力的人。赞成殖民的极端民主派,认为自己是企图从瑞士逃离贫困和饥饿的劳苦大众阶层的代表。
因为在19世纪,瑞士的移民政策发生了变化:19世纪初,人们认为殖民地可以接收生活困难的人,因此,他们越来越多地前往全球各地:殖民地也成为了某些青年商人的教化之所。
他们同样享有欧洲殖民统治者的特权-事实上,他们也是殖民者,只不过来自没有一个帝国主义的祖国。
德国经济学家Arwed Emminghaus曾在1861年时赞叹瑞士这种“扩张型的商贸关系”策略,并认为这是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变种。
“既不需要昂贵的舰队,也无需支付高昂的管理费用;因为它既不需要战争也无需压迫,就以一种最和平、最简单的方法征服了世界”。
- Andreas Zangger:《殖民的瑞士。欧洲与东南亚之间的世界史片段(1860-1930)。柏林,2011
- Lea Haller: Transithandel:《过境贸易:全球资本主义下的货币和货物流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2019
- Patricia Purtschert, Barbara Lüthi, Francesca(编):《后殖民主义的瑞士:没有殖民地的殖民主义形式和影响》
- Thomas David, Bouda Etemad, Janick Marina Schaufelbuehl:《黑贸易。瑞士对18和19世纪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的参与》,苏黎世,2005
- Hans Fässler: Reise in schwarz-weiss:《黑与白之间的游走:瑞士在奴隶事务中的表现》苏黎世,2005
相关内容
殖民主义:瑞士跨国公司放眼全球市场
符合JTI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