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与中国 – 既友好又矛盾的伙伴关系
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这一背景为后来几十年瑞中外交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国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和对话关系,可谓“既友好又矛盾”:友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方面的深度交融往来,而矛盾则更多表现在人权和民主领域的差异性思考。
瑞士政府去年制定出最新对华战略,其中将人权对话和贸易利益定为瑞中双边关系的两个主要议题,并对未来几年的对华外交政策做出调整。新战略一出,中国驻瑞大使馆立即做出反应,坚决反对瑞士对华战略中对中国的某些无端指责。此前两国间的人权对话已陷入僵局。

相关内容
瑞士出台首部对华战略
瑞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曾表示,瑞士追随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制裁的可能性不大。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瑞士希望能另辟蹊径,继续发挥斡旋者和搭建桥梁者的作用。他指出:“这是一种寻求平衡的做法。一方面,我们与中国就人权进行着艰难的讨论,但另一方面,中国也是经济及其他议题上的重要伙伴。”

相关内容
瑞外长称瑞士欲在对华关系上“另辟蹊径”
这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跌宕起伏的瑞中外交关系历史:

相关内容
瑞士与中国关系特殊
在经历了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瑞中关系也经历了考验。人权与经济,哪个应在瑞中关系上起决定作用?这一点,成为政界和经济界争论的要点。
1999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瑞时,遭到逃亡藏人以及当地西藏组织大张旗鼓地抗议,当时,瑞中曾出现过一次外交危机:江主席当时宣称,瑞士“失去了一个中国的朋友”。

相关内容
那一天,瑞士几乎失掉中国这个“朋友”
为了不再伤害与中国的关系,10年后的2009年,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访问瑞士时,瑞士采取了严厉的安保措施,并禁止了一切游行活动,那次访问进行得十分顺利。
2011年初,瑞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正式启动,在经历了3年多艰苦的多轮会谈后,2014年,两国正式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中国与首个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全球前20大经济体之一缔结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相关内容
中国,瑞士的“大”朋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瑞士就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开放。如今,中国这一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已经成为瑞士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瑞士商界眼中具有广阔潜力的市场,而瑞士则拥有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科技和高精技术。
2014年,两国正式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中国与首个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全球前20大经济体之一缔结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相关内容
瑞中自贸协定正式生效
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瑞士,并参加了当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为首位参加该论坛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而此次历史之行将瑞中关系推向高潮。

相关内容
中瑞两国关系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9年4月,瑞士联邦总统乌力·毛勒(Ueli Maurer)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同时出席了正在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然而此行引发了外界对于瑞士中立政策及该国在提倡和促进传统自由主义价值观中所扮演角色的诸多质疑。

相关内容
中国之行暴露瑞士中立政策的裂缝
在瑞中关系稳步升温的同时,民主人士呼吁瑞士在与中国的往来中不能忽视对劳工权和人权的维护,他们认为瑞士对中国过分地“俯首贴耳”。比如,中国艺术家艾未未说,瑞士在与中国签订的《丝绸之路合作备忘录》里,对人权问题只字未提。他呼吁,瑞士不应该出于经济利益而将人权问题抛之脑后,而应更多捍卫自己恪守的价值观。

相关内容
“面对中国,瑞士还犹如幼儿园的孩子”
瑞士的中国问题专家乌利·希克(Uli Sigg)说,中国不是一个不可以被批评的朋友,问题是如何提出批评。
像瑞士这样的小国想充分利用其可发挥的空间,就无法避免地要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有一定程度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心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背弃自己的原则。

相关内容
“面对中国的生存之道,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
2020年瑞中建交70周年。

相关内容
瑞中建交70周年,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正在迅速崛起,逐步成为世界强国。瑞士会不会在外交政策上向中国妥协?要发展经济还是捍卫人权?显而易见,瑞士政界存在“瑞士是不是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而实施‘讨好’中国的外交政策”。对此,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相关内容
瑞士对待中国的态度正确吗?

符合JTI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