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公開爆炸性調查報告:中國在瑞士對藏族和維吾爾族人施壓

瑞士政府2月12日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對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維吾爾族人採取了施壓措施。這份報告會帶來什麼後果,尚未可知。中國外交部已經在第一時間回應。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瑞士這份由政府委託科研機構進行的調查,旨在了解中國流亡群體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受到中國的監視或恐嚇,這在全世界尚屬首開先河。
報告由瑞士政府委託巴塞爾大學歐洲研究所進行調查,之後由該學院的中國事務專家拉爾夫·韋伯(Ralph Weber)教授及其團隊撰寫而成。
這份報告的核心內容涉及從2000年至今,中國對瑞士的藏族和維吾爾族群體基本權利的侵犯,以及系統性施壓行為,報告中提及了一些嘗試和實際干預行為。
研究所透過他們進行的60次訪談及其他形式的調查,報告得出的這樣的結論,瑞士的藏族和維吾爾族僑民受到來自中國的監視與威脅,有時甚至是施壓,目的是迫使他們返回中國。施壓的方式包括:從中國打來的威脅電話;要求他們監視自己團體中的人;或提醒他們關注自己仍然生活在中國的家人的安全。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報告作者韋伯認為,中國這種跨國施壓的後果之一是破壞了流亡社團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並可能導致分裂。「我們注意到,在瑞士的藏人團體中,許多人非常懷疑他們中有人為『中國人』工作。尤其是那些在瑞士居住時間不久的人嫌疑最大,因為他們在西藏仍有家人,因此更容易受經受不住這種施壓的考驗。
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瑞士也有“數十名中國情報人員”,他們將自己偽裝成”使領館工作人員」。

相关内容
瑞士曾有许多中国间谍
這份報告的由來
瑞士一直希望採用獨立的對華政策,2021年瑞士出台了首部對華戰略,旨在與中國的關係創建“更高的一致性”,即使“兩國間存在價值觀的明顯差異”。
瑞士之所以進行這項調查還要從2018年瑞士的一個非政府組織-受威脅民族協會(GfbV)的一份請願書說起,在這份請願書中,他們呼籲瑞士提交一份報告,對那些在中國受壓迫的群體,在瑞士的基本權利是否受到限制進行調查。因此,國民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讓聯邦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瑞士藏族和維吾爾族狀況的詳細報告。
因此瑞士聯邦委員會委任巴塞爾大學歐洲研究所進行調查,並發表了這份報告。
中國官方的反應
中國外交部拒絕接受聯邦委員會關於中國正在鎮壓居住在瑞士的藏族和維吾爾族人的報告,表示這是「假訊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坤在2025年2月13日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瑞士政府有義務“切實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停止向外界發出錯誤信息。”
據法新社報道,郭嘉坤還表示,這是“就涉藏、涉疆問題進行政治操弄”,與事實不符。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瑞士官方的反應
這份報告其實自2024年4月就已完成,但瑞士政府一直在對公佈報告猶豫不決,根據瑞士媒體集團Tamedia的調查,瑞士官方未能對於如何對待報告中的」敏感內容」取得一致。對此韋伯表示:“我可以想像,這份報告包含“爆炸性內容”,在政治方面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
的確,對瑞士來說,現在發表這份報告可謂是錯誤的時間,因為今年瑞士和中國將慶祝建交75週年;兩國還計劃續簽自由貿易協定。
報告發布後,瑞士聯邦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明確譴責了侵犯流亡群體基本權利的行為,並列出了將要採取的措施,例如在庇護程序中對翻譯人員的挑選更加謹慎,過去曾有人指控,口譯人員中可能有人將信息透露了出去。瑞士聯邦、州和市一級的所有部門也應提高警惕,以便更好地識別和應對此類活動。
然而,對於瑞士打算如何針對調查結果來與中國交涉,聯邦委員會未作明確答复,只是提到了瑞士自1991年以來一直與中國進行的人權對話。但這對話常常被諷刺為是一個擋箭牌。韋伯提醒,瑞士應該明確自己的態度,他說:「受影響的群體一再指責,為了經濟利益,言論自由等基本權利正在日益受到限制。我們作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應該對此感到擔憂。」

絕非個案
對於發起請願的那個非政府組織-受威脅民族協會來說,瑞士聯邦提出的措施不夠具體。在一份新聞稿中,該組織呼籲瑞士對跨國鎮壓做出明確定義,並制定有效的相關法律;還應設立一個舉報和保護中心;在製定相關政策時考慮到受影響人群的利益;此外,瑞士政府還必須將案件公開,並隨時將相關人員驅逐出境。
瑞士這種情況絕非個別現象,跨國鎮壓在全球範圍內都呈現上升趨勢。近年來,數位化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加速了這一現象的成長。慕尼黑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副主席、維吾爾族人祖姆雷泰·阿金(Zumretay Arkin)在接受詢問時說:「實際上,每一個流亡在外的維吾爾人都受到過中國政府某種形式的鎮壓。包括:從中國警察打來的電話、試圖阻止國際旅行,到拘留、逮捕或帶回中國。」

相关内容
不购买新疆棉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產生的影響
近年來,西藏團體的成員已經感受到來自瑞士官方的壓力正在增大,這涉及了他們的基本權利。例如,在瑞士聯邦大廈前的示威活動受到限制;或者庇護措施變得越來越苛刻,而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那些政治傾向突出的人。
這份報告也列舉了中國向瑞士地方政府施壓的案例,至於這些壓力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目前還無法做出結論。不過,報告顯示,面對恐嚇,瑞士地方政府比國家級的機構淡定得多。
韋伯認為,將這項研究結果公佈與眾還遠遠不夠,還要讓受到影響的人看到行動。例如將此主題納入公共辯論中,並公開表達對鎮壓的抵制。他說:「許多參與調查的人已經厭倦了反覆提供信息,卻看不到任何後續進展。」

相关内容
回顾时间轴:中瑞75载携手同行,在经济利益与人权之间寻求平衡
相关内容
(編緝:Benjamin von Wyl,編譯自德文:楊煦冬/dh,繁體校對:盧品妤)

相关内容
我们关于外交事务的时事通讯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