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六月中旬舉辦烏克蘭和平高峰會
瑞士宣布將於6月中旬舉行烏克蘭問題高階和平高峰會,旨在達成「全面、公正和長久」的和平。 此消息發布之際,中俄官員於週二在北京進行會晤。據報導,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可能出席瑞士主辦的這次會議。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訂閱我們的時事通訊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您會在您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導。請擊點這裡,現在就訂閱。
會議將在何時何地舉行?
應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請求,瑞士在一月份同意(多語)主辦一場和平高峰會。 週三,瑞士宣布計畫於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中部琉森湖畔的五星級布爾根斯托克(Bürgenstock)酒店舉行此次國際會議。
在遊說各國政府並探討可行方案後,瑞士政府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現在已具備舉辦會議並啟動和平進程的條件。」
瑞士政府表示,第一步是「在參會國之間達成共識,以期在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長久的和平」。
在最初的探討階段,瑞士與七國集團成員國、歐盟以及所謂的「全球南方」國家(如中國、印度、南非、巴西、衣索比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代表舉行了會談。
「此次會議旨在建立一個高階對話論壇,討論如何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在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長久的和平。會議旨在就有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框架達成共識,並為俄羅斯參與和平進程制定一個具體的計畫。
哪些國家可能會參加?
瑞士一直在遊說其他國家,力求組成一個最廣泛的聯盟參與這場和平會議。
澤連斯基在四月六日表示:「我們預計將有80到100個國家參會…我相信會有這麼多數量的國家,至少願意嘗試向俄羅斯施壓,敦促其達成一個公正的和平 協定。」
澤倫斯基承認,具體的與會國家名單尚未確定。 他說:「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決定會議的具體安排。」
有關美國總統拜登可能出席會議的猜測不絕於耳。根據《新蘇黎世報》(NZZ)週二的報導,幾位消息人士稱,拜登計畫前往瑞士參加和平高峰會。
相关内容
达沃斯:乌克兰与瑞士敦促各国支持和平计划
瑞士政府很早就明確表示,所謂的「金磚國家」(巴西、印度、中國和南非,不包括俄羅斯)的參與至關重要。瑞士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於二月訪問中國和印度,宣傳此次會議。瑞士經濟部長蓋伊·帕爾莫蘭(Guy Parmelin)在訪問卡達期間也討論了這項計畫。布爾根斯托克度假村隸屬於卡達國有(英、西)飯店集團。
瑞士外交部發言人向彭博社表示:「除了考慮烏克蘭、俄羅斯和歐洲的立場外,傾聽全球南方國家的意見也很重要,因為在將俄羅斯納入和平進程方面,這些國家將發揮關鍵作用。這就是我們 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沙烏地阿拉伯保持密切聯繫的原因。”
澤倫斯基先前曾提出一項包含十點內容的和平方案,其中包括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撤離所有俄羅斯軍隊、保障糧食和能源供應、確保核安,並釋放所有戰俘。
相关内容
一年过去了,俄乌战争如此改变了瑞士
俄羅斯是否會參與會議?
瑞士國防部長維奧拉·阿姆赫特(Viola Amherd)今年2月表示,俄羅斯不太可能參加第一輪會談。
俄政府指出,如果不考慮俄羅斯的利益,烏克蘭和平高峰會毫無意義(英、俄),並註定會失敗。俄羅斯表示,計畫在瑞士舉行的會議也是西方國家的一個詭計,目的是爭取全球南方國家對烏克蘭的國際支持。
俄羅斯斷然拒絕了澤連斯基的和平方案,聲稱願意就烏克蘭問題展開會談,但會談必須尊重俄羅斯的安全利益,並反映俄羅斯口中的「新形勢」,即俄羅斯軍隊控制著烏克蘭近五分之一 的領土,並宣稱烏克蘭四個地區為其領土。
中國能發揮怎樣的關鍵作用?
根據彭博社報導,關鍵問題在於中國是否會出席和平高峰會。
中國駐瑞士大使王世廷3月向《新蘇黎世報》表示,中國政府正在「研究與會的可能性」。
一年多前,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個包含十二點內容的和平方案,列出了結束戰爭的總體原則,但並未給出具體細節。當時這份文件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受到冷落,而美國稱中國以和平使者自居,實則在傳播俄羅斯的「錯誤言論」,卻沒有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表示,中國的和平方案是迄今為止最合理的。本週二,他在北京會見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以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兩國相互支持並共同反對西方民主國家的聲討。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拉夫羅夫在記者會上指出,雙方就俄烏衝突問題交換了意見,並一致認為,無視俄羅斯利益的烏克蘭問題國際峰會必將「徒勞無功」。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對記者表示:「中方支持適時召開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公平討論所有和平方案的國際會議。」
(編輯:Balz Rigendinger,譯自英文:瑞士資訊中文部/dh,繁體校對:方常均)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