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圣哥达山口,瑞士的象征

19世纪初Kaspar Ulrich Huber画笔下著名的“魔鬼之桥”
19世纪初Kaspar Ulrich Huber画笔下著名的“魔鬼之桥” AKG

10月15日是圣哥达基线隧道两面贯通的最终时刻,它将成为瑞士交通政策和交通部长莫里茨·洛伊恩贝格的欢欣之日。

庆祝活动将回顾圣哥达山口对瑞士人的重要历史和神话意义,以及它与国家诞生的联系。

“圣哥达的知名度总是起起伏伏的。13世纪后半叶途经此地的国际贸易流量相当大,之后商路改道,海上贸易得到发展,”纳沙泰尔大学(Neuchâtel University)中世纪史教授让-丹尼尔·摩雷若(Jean-Daniel Morerod)介绍说。

“奇怪的是,两个世纪后人们以文字纪录下瑞士的诞生时,已经忘记圣哥达作为欧洲十字路口的地位,”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还是直到20世纪,它才再次成为重要的跨欧洲货运贸易枢纽。”

圣哥达是个富含象征意义的地方。这片土地是1291年在吕特里草原(Rütli)宣誓缔结同盟、创建了瑞士的“老三州”-乌里州(Uri)、施维茨州(Schwyz)和下瓦尔登州(Unterwalden)-的所在地。后来还在这里上演了对奥地利侵略者的英勇抵抗。

可以这么说,比起辛普朗(Simplon)-另一座著名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口,以其保护圣人为名的圣哥达山口的光环更灿烂。

对于像德国作家歌德和席勒这样的18世纪旅行家,这座山峰已是巨大魅力之源。而对于与席勒一样写出威廉·泰尔(William Tell)故事的法国作家拉马丁,这里的“景色令人压抑与恐惧”。

象征意义

在集体的想像中,这片土地随着时间流逝成为独立的象征,继而又代表了一种凝聚力-即使不能算作语言与国家文化的交叉路口。

至于这种两者揉合的名声是怎样来的,摩雷若有他的解释。“这肯定是圣哥达在13世纪的贸易重要性与当地人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反抗同时发生的结果,”他表示。

“从货运贸易中受益最多的乌里州被授予皇家特权,因为它控制着这个山口。它是老三州中最早取得这些特权的州。”

在曾保护了老三州利益的政治局面发生改变之后,他们开始反抗。他们宣誓,若任何人企图以武力征服,就要互助攘外;著名的《吕特里誓言》(Rütli Oath)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关于瑞士诞生的这一传说大概也是该地区神秘主义传统的表现,并得以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开来,尽管其可靠性也许值得推敲。

“因为在13世纪末,老三州还未发展到以书面记录历史的阶段,”这位历史学家笑着说。

“圣哥达是堡垒中的瞭望塔,它具有地理、政治和军事重要性。”
贡扎格·德·雷诺德,1914年

威廉·泰尔

纪录圣哥达地区争取自由的第一部编年史书《萨尔嫩白皮书》(White Book of Sarnen)收录了《吕特里誓言》(1291年)与威廉·泰尔(1307年前后)的故事。而这本书的编撰年代已是150多年之后,即1470年。

此后,瑞士的开国先驱中常常可以看到射中苹果的泰尔。他甚至还与在施坦斯(Stans)参战城邦间斡旋的弗吕厄的尼古拉(Nicolas of Flüe)同时出现,而那是在1480年。弗吕厄后来成为瑞士的保护圣徒。

“当人们开始记录传说时,弗吕厄的尼古拉被描绘成号召减少或避免暴力冲突的某种道德保证人,”摩雷若解释道。

今天,人们往往会把瑞士中部与二战期间形成的要塞观念、阿尔卑斯山中的瑞士防空洞和防御系统联想到一起。

“威廉·泰尔的传说在促使瑞士接受命运的同时,也激励它将自己视为一种特例,”摩雷若补充说。

以抵抗为目的的要塞观念似乎深深扎根于国家精神。今年夏天的一次调查显示,与10年前相比,瑞士人对外界与改变的接纳程度普遍降低。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有全球化、纽约911事件、国家航空公司Swissair的破产以及金融危机等。

传说不息

该趋势也得到这位历史学家的证实。“这确有其事,即使对于是否真是传说令只生活在联盟内部的封闭世界、不让外国人掌权的想法得以延续仍存在着一些疑问,”他评论道。

“建国传说似乎对瑞士当前的命运有所暗示。是它在此时再次点燃每个人的兴趣,以致到了被各政党加以利用的程度。”

所以,在马尔科·索拉里(Marco Solari)-曾一手操办1991年瑞士建国700周年庆典的人-看来,威廉·泰尔的传说还将生生不息,新的隧道也会“再次唤起国民对传说的需要”。

一个涉及提契诺州(Ticino)、乌里州、格劳宾登州(Graubünden)和瓦莱州(Valais)的全国展览项目即将上马,而启动这个新项目的重担已经落到索拉里的肩上。

这一名为“圣哥达2020”( Gottardo 2020)的展览项目会把该地区的方方面面呈现给观众,按计划它将于2017年12月圣哥达基线隧道正式开通时开幕。

1291年: 19世纪时,这个年份被选定为瑞士诞生的正式日期,因为《联邦盟约》(Federal Charter)于当年签署。这份盟约是乌里州、施维茨州(瑞士国名由此州名而来)和下瓦尔登州(如今分为上瓦尔登与下瓦尔登两个半州的原名)之间签署的最古老联盟文献。

1315年:在经过摩加登战役(Battle of Morgarten)击退奥地利人的进攻之后,老三州以《布鲁嫩盟约》(Pact of Brunnen)更新了他们之间的联盟。

1353年: 此时的联邦已经包括8个州。

1481年:在弗吕厄的尼古拉斡旋下签署的《施坦斯协议》意味着签约州数已上升到13个。

1648年:宗教改革理念引发了数次宗教战争,但三十年战争(30 Years’ War)结束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于这一年正式承认了瑞士的独立。

1798年: 随着法国军队的到来,瑞士的政治组织内部发生了激烈动荡。但在欧洲君主国击败法国之后,3个新的州于1815年被并入瑞士联邦。

1848年:经过独立联盟战争(Sonderbund War),保守派各州投降,瑞士从而成为一个自由主义邦联国家。今天的瑞士包括26个州与半州。

这项全国展览项目将伴随圣哥达基线隧道的开通(预计2017年)而展开。

该展览应于2018年夏季就绪,其主题会围绕这座瑞士中部山峰。初次项目未能引起高涨的热情,因为在财政上举步维艰、备受争议的2002年国家博览会(Expo.02)还让人们记忆犹新。

项目如今的想法是涉及从贝林佐纳(Bellinzona)到卢塞恩和库尔(Chur)到布里格(Brig)的广大菱形区域,重点在于文化、交通、能源与自然。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