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幽灵滑雪场的诱惑

2011年的Super St-Bernard滑雪场。
2011年的Super St-Bernard滑雪场。 Keystone / Jean-Christophe Bott

而在滑雪文化早已根深蒂固的瑞士,过去25年内,已有至少20家滑雪场因运营困难或气候变迁而相继关闭。曾经风光一时的Super St-Bernard滑雪场,自2010年停运以来便被遗弃于风雪之中,但如今依然有滑雪者纷至沓来。这是为什么呢?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餐厅的门没有锁,我推门而入。这里曾是Super St-Bernard滑雪场人气最旺的地方-紧邻停车场和缆车起点,露台宽敞,适合享受户外午餐和滑雪后的小酌。而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

我穿着滑雪靴踩在碎玻璃上发出咯吱声;地板上散落着旧宣传册、杂志和滑雪票;墙上布满涂鸦,厨房里还有一场火灾留下的焦黑痕迹。风吹得窗框里仅存的双层玻璃残片哐哐作响。

外部内容
FT

Super St-Bernard滑雪场位于韦尔比耶(Verbier)以南约22公里,于1963年开业,以高海拔的长距离雪道而闻名,其中一条雪道甚至延伸至意大利境内。但到了21世纪初,滑雪场财政拮据,勉强维持运营,最终于2010年关闭。从那以后,这片滑雪场被遗弃,建筑逐渐腐朽,缆车塔在风雪中生锈,成为瑞士日益增多的“幽灵滑雪场”之一。这类滑雪场关闭的原因有的是气候变化,有的则是经济压力,通常是无法负担已达使用年限的缆车设备的更新费用。

尽管全球尚无确切统计数据,但据滑雪行业顾问洛朗·瓦纳(Laurent Vanat)透露,仅在瑞士,过去25年内就已有20家滑雪场关闭。而在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滑雪热潮以来,已有至少200家滑雪场关停。多数基础设施已被拆除或改作他用,但也有一些滑雪场仿佛工作人员只是突然离开,一切还保留原样。

在Super St-Bernard,最奇妙的是,尽管眼前满目疮痍、风速高达每小时60公里,我并不孤单。透过破碎的窗户,我看到更多穿着鲜艳滑雪服的人从车里出来,准备开始滑雪。滑雪登山(ski-touring)的流行-使用可攀爬雪坡的滑雪皮(进行滑雪登山的必备配件。得益于其设计的最佳附着力,滑雪皮可以帮助滑雪者在雪坡上攀爬而不滑倒)而非依赖缆车上山-为这些被遗弃的滑雪场带来了“重生”的可能。

滑雪文化的新延伸

我此次来到这里,是参加法国滑雪品牌Black Crows组织的一场公开活动,和大约25名滑雪者一起,在山地向导和品牌赞助滑雪运动员的带领下展开一天的滑雪登山活动,同行的有著名的法国高山探险家莉芙·桑索兹(Liv Sansoz)。我们在破败的餐厅中集合,开了个简短的说明会(桑索兹提醒道:“这种风要当心冻伤”),随后我们在废弃的缆车装置下,在雪板下方贴好滑雪皮底,缓慢出发,向山上攀登。

Super St-Bernard位于海拔1’900米处,靠近恩特尔蒙山谷(Val d’Entremont)顶部和圣伯纳大山口(Col du Grand-St-Bernard)-这是通向意大利的重要山口。滑雪场原本有三条缆车线路,其中最长的一条可直达两国分界山脊上海拔2’770米的高处,但滑雪场内没有酒店。我们前一晚住在6公里外的Bourg-St-Pierre村上一家名为Bivouac Napoléon的酒店。在享用奶酪火锅之前,我们观看了Black Crows制作的关于Super St-Bernard的短片,这是该品牌“幽灵滑雪场”系列影片中的最新一部。

外部内容

为什么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品牌要与滑雪历史、老旧设施甚至财务失败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乍看之下似乎令人难以理解。部分原因是希望吸引不会观看传统滑雪动作片的观众。“但对我们来说,滑雪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品牌联合创始人卡米耶·雅库(Camille Jaccoux)表示,“而1960至1980年代的滑雪繁荣,是这段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丝惆怅与怀旧

随着低海拔滑雪场降雪不稳,高海拔滑雪场则愈发拥挤与昂贵,一种对更纯粹年代的怀旧情绪,似乎正悄然笼罩着滑雪这项运动。短片放映结束后,一位与会者动情地回忆起他在Super St-Bernard滑雪场长大的往事,这片“游乐场”般的雪域每年冬季积雪通常可达14米。

Super St-Bernard滑雪场于1963年开业。
Super St-Bernard滑雪场于1963年开业。 Photopress-Archiv / Str

酒店老板克洛德·拉蒂翁(Claude Lattion)随后向我展示了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中是过去从瑞士越过山口将香烟带入意大利的走私客。他指着一位靠在雪地上、身边放着装着香烟的麻袋的黑发年轻女子说:“那是我岳母。”

2002年,该村庄已成为滑雪场的所有者和运营方,他们决定将滑雪场关闭。在一次市政会议上,拉蒂翁反对这一决定:“市长说,‘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以一法郎的价格卖给你’。我只有30秒决定——我当时一定是疯了。”

拉蒂翁坚持了8年,“我找了合作伙伴,还自掏腰包投了很多钱,花了大量时间。从人生经历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非常有意义……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到2010年,更新缆车所需投资高达2’500万瑞郎(约合2.05亿人民币),拉蒂翁无法筹集到这笔资金。

一种对现代滑雪的反叛

我们继续向山上攀登,山风持续吹袭着队伍,雾气也在山谷间游荡。周围群山的地形将风暴引向这些雪坡,确保每年春季前都有良好的降雪,但也增加了强风和缆车停运的概率( “那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拉蒂翁曾这样告诉我)。

雪地缆车被积雪覆盖,摄于2011年。
雪地缆车被积雪覆盖,摄于2011年。 Keystone/Jean-Christophe Bott

寒风呼啸,加上攀登带来的体力消耗,使对话变得困难。我脑海中却不断思索着Super St-Bernard和类似滑雪场的吸引力。如果现代滑雪意味着在大型度假村排队,或者在一条陡峭狭窄的雪道前苦等,看着前面的人摆弄自拍杆,那么一次前往“幽灵滑雪场”的旅行或许是一种释放,一种快乐的反叛。

我们继续前进,抵达其中一座缆车线路终点,并在一块巨石背风处短暂休息。随后向导决定原路滑降返回。我们在一片野雪中飞驰而下,身影如同彩带般掠过白色山坡,仿佛重温着旧时光的温柔回响。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25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