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企業化與市場競爭中遙遙領先的巴塞爾藝術展

世界就像一塊棋盤:美國藝術家盧茨·巴切爾(Lutz Bacher)的作品《棋盤(CHESS)》(2012),在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的「意象無限」展區展覽
世界就像一塊棋盤:美國藝術家盧茨·巴切爾(Lutz Bacher)的作品《棋盤(CHESS)》(2012),在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的「意象無限」展區展覽 SWI/Eduardo Simantob

大型控股公司致力於將頂級藝術博覽會納入麾下,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其版圖,整個藝術市場的「生態系統」為之撼動。小型藝術展是否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本文通過Google翻譯從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阅读简体字版本请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掌舵人諾亞‧霍洛維茲(Noah Horowitz)上任伊始,並未宣布其組織結構有重大變革。然而,在受訪時,他卻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話語風格。與熱衷於探討藝術話題的前主管們不同,霍洛維茲更偏好使用企業管理術語,分析藝術展如何應對市場挑戰,掌握發展機會。

是的,巴塞爾藝術展是全球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藝術博覽會,實現商業價值是其發展的第一要務。這項商業性目標在其近期對掌門人職位的描述中得以重申。 2012至2022年期間,執掌巴塞爾藝術展的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的頭銜是“全球總監”,而現任的霍洛維茨則是“首席執行官”。這一不容忽視的名稱改變,標誌著該組織在自我定位和發展策略方面,並發生了實質的重大轉變。

“他的工作就是將藝術展企業化”,《金融時報》和《藝術新聞報》的專欄作家梅蘭妮·格里斯(Melanie Gerlis)說道,“這一角色是前所未有的,”這位藝術市場專家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並補充道,“巴塞爾藝術展非常成功地選擇了四位當地主管,分別運營其在巴塞爾、邁阿密、香港和巴黎的藝術博覽會。”

過猶不及的數量

畫廊主、藝術愛好者或評論家直接舉辦藝術博覽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與世紀之交時尚產業的境遇相似,藝術展覽正接二連三地被大型控股公司收購,並作為品牌接受其大規模的投資,向全球各地擴張版圖。

不過,對於規模較小的藝博會和企業來說,這一轉變卻未必是壞事。冉起博覽會(Ramsay Fairs)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冉維爾(Will Ramsay)近期收購了巴塞爾和紐約的沃爾塔(Volta)衛星藝術展,在此之前,其旗下已經囊括遍布全球16個城市的「買得起藝術節」(Affordable Art Fair)。冉維爾希望,巴塞爾藝術展和弗里茲藝術博覽會能夠再接再厲,取得輝煌成就。

冉起博覽會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冉維爾表示,“大型藝術博覽會數目繁多,生存空間不斷壓縮,因此我認為,區域性藝博會的發展反而潛力無限。”
冉起博覽會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冉維爾表示,“大型藝術博覽會數目繁多,生存空間不斷壓縮,因此我認為,區域性藝博會的發展反而潛力無限。” Ramsay Fairs

冉維爾提到了一系列中型和區域性藝博會,如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Arco Madrid)和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russels)。他認為,“很少有人會遠渡重洋,專程去參觀這些展會,但對於當地的藝術家、畫廊和收藏家來說,它們卻是非常寶貴的交流平台。”

然而,對某些人來說,藝博會的市場似乎做得還不夠大。

格里斯表示:“2023年總共有359場藝術博覽會,但過猶不及,很可能人們已經對藝博會有點厭倦了。”

此外,去年全年,全球藝術市場萎縮了4%,總量約跌至650億美元。儘管這數字不可小覷,但從大環境來看,各大藝博會的整合是大勢所趨。

格里斯認為,「藝博會的營運成本很高,而企業化可以實現規模經濟。展會數量越多,辦單一展的成本就越低。展會收入如今也越來越依賴贊助收益,只有將品牌做大做強,才能吸引資金更雄厚的贊助商的青睞。

在該領域中,巴塞爾藝術展和弗里茲藝術博覽會是公認的大品牌。在過去二十年間,憑藉著各自清晰的發展版圖,兩大藝術展都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較年輕的弗里茲藝博會以倫敦和紐約為核心向外輻射,而資歷最深、最具聲望的巴塞爾藝術展則在歐洲獨佔鰲頭,同時在美國(邁阿密)和亞洲(香港)也擁有一席之地。

遙遙領先,保持優勢

巴塞爾藝術展隸屬於MCH集團,後者是一家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國際現場行銷公司,最初其主要業務為主辦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然而,該鐘錶展在2019年卻突然停辦,使得集團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就已出現巨大的財務缺口。

彼時,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之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及時向MCH集團注資4400萬美元,並承諾在未來幾年內再追投4000萬美元。詹姆斯的投資使該集團擺脫了財務困境,並以更積極的姿態向外擴張。

在新的組織架構下,MCH集團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征服巴黎。透過接管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在巴黎大皇宮的秋季展場,集團挑戰了這項成立於1974年巴黎最傳統的藝博會的權威。新的展會以「藝+巴黎」為主題,旨在打造與其他巴塞爾藝術展不同的特色品牌。

格里斯於2021年出版的著作以新冠疫情及後疫情時代的藝博會產業為主題,闡述其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但此後,該產業卻蒸蒸日上。
格里斯於2021年出版的著作以新冠疫情及後疫情時代的藝博會產業為主題,闡述其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但此後,該產業卻蒸蒸日上。 swissinfo.ch

毫無疑問,征服巴黎市場是一項引人注目的成就,但MCH集團的視野並未局限於此,而是繼續尋求新的合作夥伴,以鞏固其在藝術博覽會市場的領先地位,這是該集團自世紀之交創立伊始便矢志不渝遵守的戰略。

在進軍美國市場時,巴塞爾藝術展並未選擇紐約、洛杉磯或芝加哥等光芒萬丈的大都市,而是看好氣候宜人、鮮有競爭的邁阿密,並於2003年在這座城市舉辦了第二屆藝術展。巴塞爾邁阿密藝術博覽會自此一舉成名。

十年後,亞洲新富階級迅速崛起,資本隨之大量流動,尋求擴大並改善投資結構。 MCH集團審時度勢,於2013年成立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此後,中國政府不斷對台灣施壓,限制了藝術界的表達自由和活動便利,這種情況自2019年之後愈演愈烈,這是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成立之初所未能預見的。不過,如前所述,藝博會的目的主要是商業性的,因此儘管局勢日益緊張,政治問題並未對展會的商業活動產生太大影響。

儘管如此,巴塞爾藝術展並不打算將其在亞洲的根據地遷往它處,而是決定繼續留在香港,並與位於日本(東京藝術週/Art Week Tokyo)和新加坡(聚焦東南亞/S.E.A. Focus )蓬勃發展的新興藝術博覽會建立合作關係,以應對其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弗里茲藝術博覽會的擴張。

弗里茲藝博會的前世今生

《弗里茲》(Frieze)最初是一本由藝術愛好者創立於1991年的雜誌,很快就發展成為在藝術界影響力數一數二的出版物。 2003年,巴塞爾藝術展在邁阿密拉開序幕時,弗里茲正在倫敦舉辦首屆藝術博覽會。弗里茲專注於呈現當代藝術和在世藝術家的作品,打造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除了出版每年八期的同名雜誌外,弗里茲立足於蓬勃發展、充滿活力的倫敦藝術界,很快就成為世界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里程碑事件,弗里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在2012年於英國倫敦開幕,專門展覽21世紀前的藝術作品。同年,首屆紐約弗里茲藝術博覽會開辦。

一輪輪發展過後,弗里茲獨立單一的營運結構越來越難以支撐其日益增長的規模、財富和成本。 2016年,弗里茲品牌70%的控股權,包括藝博會和雜誌業務,由美國巨頭Endeavour集團收購,後者的業務範圍包括人才經紀和體育行銷。

收購完成後,弗里茲進一步加快企業化的腳步。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弗里茲的兩位創辦人最終決定讓位,並設立執行長職位,由前傳媒高管西蒙·福克斯(Simon Fox)擔任。

2023年倫敦弗里茲藝博會中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展位。
2023年倫敦弗里茲藝博會中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展位。 Linda Nylind

自此以後,弗里茲積極落實企業策略,並不斷在世界各地擴張。 2019年舉辦洛杉磯弗里茲藝術博覽會後,又於2022年推出了首爾弗里茲藝術博覽會。 2023年,弗里茲收購了紐約的軍械庫藝博會(The Armory Show)和芝加哥藝術博覽會(EXPO Chicago),未來,這兩個展會將繼續以原有品牌運作。

大型藝術博覽會不斷擴張,日益接近彼此的領域。如同棋局爭鬥般,在亞洲,弗里茲藝博會剛登陸首爾,巴塞爾藝術展旋即便以積極的行動予以回應。在歐洲,巴塞爾藝術展入駐巴黎,直逼弗里茲的倫敦大本營,而這種接觸不僅具有地理上的意味。在藝術市集的日程表上,雙方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倫敦弗里茲藝博會剛結束五天,巴塞爾的「藝+巴黎」展覽就亮相法國,這是一場爭奪收藏家的公開決鬥。而在美國,紐約不僅是弗里茲藝博會的傳統領地,也是巴塞爾藝術展執行長霍洛維茲的辦公所在地。

大眾有何選擇

大品牌在全球巔峰展開對決的同時,小型和小眾的藝術展覽會,甚至整個藝術生態系統也裹挾其中。

例如,當藝術展在巴塞爾舉辦時,整個藝術圈都隨之而動。各大博物館將展出他們全年最佳的展覽,蘇黎世的畫廊會在藝術展之前舉辦藝術週末活動,以迎接到訪的收藏家,而像Liste和Volta這樣的衛星展覽會也會搭建自己的展位。同樣的現像也可以在倫敦和洛杉磯的弗里茲藝術展期間看到。但在紐約,弗里茲卻遇到了更大的挑戰,那裡的畫廊不勝枚舉,藝術圈難以為一個博覽會傾力提供全部的支持。

《落基山的空氣》(2023年):美國早餐工作室(Breakfast Studio)創作的動態藝術作品,在巴塞爾Volta藝術博覽會上展出。

衛星展是大型藝術展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同時也在獨立的細分市場中運作。巴塞爾的Liste展覽創下於20世紀90年代,由年輕的獨立畫廊發起。幾年前,它從最初的破舊工廠搬到了毗鄰巴塞爾藝術展館址的一個大型展覽空間。在創辦人彼得·科爾西曼(Peter Kilchmann)、伊娃·培森胡柏(Eva Presenhuber)等畫廊主的努力下,Liste展覽不斷發展壯大,並在巴塞爾藝術展上擁有了永久展位,成為了一個公認的優秀展覽場所。儘管未走向企業化,Liste藝術展目前由致力於同樣創立理念的基金會運營,並深深紮根於大本營巴塞爾。

2022年,巴塞爾社交俱樂部(Basel Social Club)成立,這個年輕的機構填補了獨立藝術的空白,並迅速成為巴塞爾藝術展期間最活躍的一隅。格里斯認為,這些獨立運動並非立志與巴塞爾藝術展一較高下,他們的存在「令大型藝術博覽會保持警惕,時刻提醒他們能做的事情極為有限,因為人們總是期待有另一種選擇。

(編自英文:瑞士資訊中文部/gj)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