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布西耶建筑候选世界遗产
6月19-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决定是否将勒克布西耶的建筑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他的建筑特点是国际性及创新,是瑞士的第一次建筑作品参选。
他是20世纪建筑师的鲜明代表,查尔斯-爱德华·商内勒(Charles-Edouard Jeanneret)是他的原名,但他更以勒克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名字而闻名,在4个大陆的11个国家中都留有他的建筑作品。
商内勒出生和生长在瑞士纳沙泰尔州的拉绍德封(La Chaux-de Fonds)-瑞士的钟表工业中心,这位奇才一直是各种研究和出名科学出版物的关注对象。“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和绅士,同时也是一位理论学家和作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Vittorio Magnago Lampugnani教授这样说。
勒克布西耶的许多想法今天依然是热点话题:“他的思想新颖,思维与常人迥异。他能找到研究之间的紧密关联并将自己及别人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令他名副其实地成为现代建筑的代言人。”
勒克布西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当然无可置疑,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会将大批量的作品纳入世界遗产名单,审核要考虑到各个角度。
2002年法国与其他5个国家,包括瑞士一起,向联合组织递交了勒克布西耶的作品档案申请成为世界遗产。2009年教科文组织要求这些国家对该档案加以补充。
两年之后的现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再次对他的作品进行审评,这次参加评选的作品只有19件而不再是22件。
一个建筑,多个题材,多个民族
“ 勒克布西耶的世界影响备受争议,”在联邦文化局负责准备教科文组织档案的建筑师Oliver Martin这样对swissinfo.ch说,“这是思维方式问题。”
这是第一次参加世界遗产的候选作品由一个人的多件作品组成。
瑞士的另一个候选项目是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个史前木桩建筑-这也是一个跨国境的项目(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但是阿尔卑斯地区将这些国家概括成一体。
Oliver Martin表示,如果勒克布西耶的建筑能够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单,意味着将为更多的建筑师的作品打开希望之门,比如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和格罗皮乌斯(Gropius)的作品。
从处女作到最后一个作品
在19座候选建筑中,瑞士拥有3座:拉绍德封和Corseaux其父母的家,分别建于1912年和1923年,以及日内瓦的Clarté大楼(1930年)。
“正如其他的候选作品,这三个建筑也是体现真实感的作品,这三个老建筑至今尚未做过很大的翻修。”Oliver Martin说。
其中一座住宅“白房子”被归类为勒克布西耶的代表性作品,但是在建筑师留下的笔记中,并未提到这座他自己独立设计的第一幢房屋-这是否意味着他不想承认对这座房子的设计者身份?
“这所‘白房子’因而显得更重要,这尚属一个试验领域,它还不是真正的勒克布西耶作品,但是仔细观察已经能看出建筑师的成熟手笔,比如底层的设计,长长的窗户和花园,是在尝试将自然纳入室内空间。”Martin继续说。
无论是否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列
即使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决定不授予勒克布西耶的建筑“世界遗产”头衔,联邦文化局为准备这些档案所做的工作也不会付之东流。
“我们挑选出来的这些勒克布西耶代表作,已经受到特殊的保护,为此并不需要‘世界遗产’的头衔”Martin表示。
“在瑞士我们已经与官方和不动产部门制定了管理计划,这些计划会贯彻下去,无论这些建筑是否最后成为‘世界遗产’。”
2011年6月19-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在巴黎召开第35次会议,就世界遗产问题进行讨论。
委员会将对42个候选地点进行审核,其中10个候选文化遗产,29个自然遗产,3个混合遗产。
委员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瑞士人曾于1979-1985年担任过委员会成员,2009年重新成为成员。
瑞士这次有两个候选项目,一个是阿尔卑斯区域史前的木桩建筑,另外一个就是勒克布西耶的建筑。
木桩建筑档案涉及到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
勒克布西耶档案则由法国递交,这次参加评选的19座建筑中的12座在法国,3座在瑞士,阿根廷、比利时、德国和日本各1座。
原名,查尔斯-爱德华·商内勒(Charles-Edouard Jeanneret)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纳纳沙泰尔州的拉绍德封,后来加入法国国籍,1965年在Cap Martin海岸游泳时去世。
勒克布西耶这个名字他从1920年开始启用。他是一名自学成才的奇才,从未拿到过学历。1912年他在拉绍德封修建了第一座房子,他一生共建过80座房屋,是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先驱人物。
勒克布西耶是一位现代派大师。
(译自德文:杨旭东)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