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地球的承受力有限,我們不能輕易跨越”

注定消失的美景? 圖為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的佩爾斯冰川(Persgletscher)和莫特拉奇冰川(Morteratschgletscher),拍攝於2022年8月10日。
注定消失的美景? 圖為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的佩爾斯冰川(Persgletscher)和莫特拉奇冰川(Morteratschgletscher),拍攝於2022年8月10日。 KEYSTONE

瑞士將於2月9日就“環境責任動議”舉行全民投票,瑞士資訊swissinfo.ch談話節目“Let's Talk”邀請到青年綠黨(Les Jeunes Vert-es)聯合主席瑪爾戈·肖德納( Margot Chauderna)與青年自由民主黨(Les Jeunes libéraux-radicaux,JPLR)成員寶琳·布朗(Pauline Blanc),請她們圍繞這個動議展開辯論。兩位嘉賓雖然都同意為保護大自然,應該尊重其承受力的極限,但在應採取的具體措施上卻存在意見分歧。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青年綠黨希望經濟活動消耗的資源不應超過地球的承受能力。他們的依據是2009年一支國際科學家團隊提出的「地球限度理論」(Planetary boundaries)。

「這個理論定義了9個不可跨越的閾值,以保障地球生存的基礎條件,」瑪爾戈·肖德納在我們的節目中表示。她列舉了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水資源消耗以及土地使用等關鍵議題。

“地球限度理論”是一個概念,強調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存在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這些限度,地球的自然環境可能失去自我調節能力,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全新世時期結束。該理論由瑞典科學家約翰·洛克斯特羅姆(Johan Rockström)等人於2009年提出,識別了九個關鍵的地球系統過程,並為每個過程設定了安全操作空間的閾值。

1.氣候變遷: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與輻射強迫的變化。

2.生物圈完整性喪失:生物多樣性喪失及物種滅絕。

3.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氮和磷循環的變化。

4.土地系統變化: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

5.淡水使用:全球淡水資源的消耗。

6.海洋酸化:海洋pH值的降低。

7.大氣氣溶膠含量: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濃度。

8.臭氧層消耗: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9.新實體引進:化學污染物和其他新物質的釋放。

根據斯德哥爾摩復原力科學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2023年對九個「地球限度」的評估外部链接,氣候變遷、生物圈完整性、土地系統變化、淡水使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及新實體引入等六個過程已經超過閾值。

>>相關閱讀:關於2月9日動議的解釋性文章

相关内容
瑞士将再次就环境问题举行全民投票

相关内容

瑞士将再次就环境问题举行全民投票

此内容发布于 近年来,瑞士多次就环保问题举行全民投票,2月9日一项“环境责任动议”将再次交由国民在投票箱前做出裁决。青年绿党的这个公民动议要求应10年内经济的发展必须顾及到地球的极限。反对者认为,该动议不利于瑞士的繁荣。

更多阅览 瑞士将再次就环境问题举行全民投票

反對該動議的青年自民黨成員寶琳·布朗承認:「地球確實有一些不可跨越的限度。」但她認為,瑞士不能單獨行動。她強調:「這需要國際合作與全球視野,而且瑞士已經通過實施多項措施,努力實現氣候目標。」

根據非政府組織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計算,假如人人都像瑞士人一樣生活,那麼需要2.5個地球才能養活全球人口,而這個數據也得到了瑞士聯邦政府的確認。假如大家都像美國人一樣生活,那麼就需要5個地球。相較之下,如果人人都像阿富汗、馬達加斯加和厄立特里亞這類貧窮國家的國民那樣生活,那麼只需0.5個地球。

希望瑞士不再有地球超载日。
SWI swissinfo.ch

不過,瑪爾戈·肖德納指出,「富裕而優越的小國」瑞士難以與貧窮國家直接進行比較。這位青年綠黨聯合主席分析:「這讓我們必須面對責任。我們製造的污染更多,尤其是透過開採海外資源,而我們同時也擁有更多財力,因此就必須採取更重大的措施。」

對此寶琳·布朗持不同的看法。「這項動議要求的消費水準相當於某些發展中國家,例如阿富汗的現狀,」她指出。在她看來,這將損害瑞士人民的繁榮。

瑪爾戈·肖德納回應:「缺乏對地球承受限度的尊重,就沒有繁榮可言。這是一個數據:我們所消耗的資源不能超過我們所擁有的。」她也提到,氣候變暖已經引發了許多天災,保護民眾刻不容緩。

>> 該動議是否威脅到瑞士的繁榮?這是瑪爾戈·肖德納的回答:

寶琳·布朗則認為,這項動議會對工業企業施加嚴格標準,導致生產成本和價格上漲。她遺憾地說:「民眾將會承受其後果,因為它會削弱民眾的購買力。」

一位從瑞典遠端參與節目的瑞士人克里斯托弗·格里尼什(Christopher Greenish)問瑪爾戈·肖德納:「如果瑞士決定單獨遵守地球的限度,而其他國家毫不改變,那麼這是否真的有意義?」

這位青年綠黨聯合主席回答說,瑞士可以充當先行者:「瑞士擁有豐富的資金和技術資源,可以通過可持續發展發揮榜樣作用。」

寶琳·布朗則指出,《2030年永續發展策略》已經提到了地球的承受限度。 「我們並不否認問題的存在,但我們對應該採取的措施有著不同的看法,」她說。

依賴核能還是另闢投資方式

雖然這個動議措辭籠統,也未提出具體措施,但瑪爾戈·肖德納談到可能的方向:「比方說,我們可以停止所有破壞生物多樣性、環境和氣候的投資,反過來呢,還可以加大對交通、住房、能源或農業等領域的投資,使其變得更具可持續性。」

克里斯多福‧格里尼什提到,他所居住的瑞典主要生產無化石燃料的能源(如核能)。他問寶琳·布朗,瑞士是否該考慮重啟核電廠?

寶琳·布朗是「停止斷電」(Stop au black-out)動議委員會的成員,這項動議支持在瑞士重新引入核能。她肯定地說:「核能是實現氣候目標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情況下生產更多能源。」

環境議題受關注度下降

瑞士聯邦政府制定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項策略在2023年6月的投票中獲得了選民的讚許。然而自此以後,環境和氣候議題在政治議程中的重要性產業已下降,並被安全問題取代。

寶琳·布朗注意到,民眾更關心直接影響日常生活的具體而迫切的問題,對環境的關注自然就退居次要位置。“以購買力為例,這是民眾尤為關心的一個問題。許多人已經在擔心,每到月底自己拿什麼來餵飽孩子。這比氣候問題更讓擔憂。”

>> 安全議題已將環境議題擠到政治議程的次要位置。這是寶琳布朗對此的看法:

瑪爾戈·肖德納則強調,青年綠黨在推動環境措施時考慮到了社會接受度:「我們希望污染最多的跨國公司和超級富豪承擔能源轉型的成本,而不是將負擔轉嫁給普通民眾。」

然而,無論是在瑞士還是在歐洲其他國家,環保人士在最近的選舉中都已失去影響力。瑪爾戈·肖德納說:「我們需要更好地傳遞這樣一個理念:我們的生態也要追求社會公平。它不是要針對人民,而是為了讓子孫後代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編輯:Samuel Jaberg,編譯自法文:小雷/xy,繁體校對:盧品妤)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