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凭什么能脱欧?
就“脱离”进行公投总是让人头大,就像这次英国一样。6月23日,英国面临着是否脱离欧盟的最后公投决定,让全世界揪心。而这一切,实际上都取决于现代民主:一种在政治框架下为法律条文所制约的民主程序。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专家从民主程序的角度向您解读从英国英吉利海峡到克里米亚半岛,再到瑞士汝拉地区的政治问题。
本文是#DearDemocracy一部分,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直接民主特刊。
脱欧、克里米亚、瑞士的汝拉 – 不同的过程、不同的愿望、不同的解决方法 – 民主为全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无论英国人是否决定留在欧盟,至少他们创了次第一:他们首次运用了欧盟基本法中于2009年最新付诸实施的、允许成员国脱盟的、新的“退出补充条款”。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任何成员国均可在符合本国宪法条例的基础上脱离欧盟”。
然而,即使英国迈出了脱离的那一步,它也不是第一个通过全民公投与欧盟背向而驰的国家:1982年2月23日,格陵兰岛人以53%的赞同率脱离了当时的欧洲共同体(Europäischen Gemeinschaft,简称:EG),也就是欧盟的前身。这个早期的丹麦殖民地仅有5万人口,却依据几年前获得的新的自治权,成功地进行了抉择。
60多个欧洲公投
早在70年代的欧洲,便开始就欧洲问题进行全民公投:法国人首开直接民主程序,用于决定一体化问题。1972年3月23日,法国人同意扩大“欧共体”,公投的赞同率高达68.3%。自此,公民们60多次走向投票箱,决定着“加入欧盟”或“加强一体化”的议程。这其中,也不乏欧盟的“非成员国”,比如瑞士。自从1972年,瑞士选民以72.5%的赞成态度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后,还就欧洲问题进行了10次全民公投表决。
就这些议题来说,无论是在瑞士还是在其他25个欧洲国家,其中2/3强的结果都是倾向于欧洲一体化的。然而留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的,却往往是那些负面的决定。比如说1992年丹麦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er Vertrag),还有瑞士否决了加入欧洲经济区(EWR)。因为这些代表民意的公投,往往与政府或议会的意见相左,也因而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
然而最引人非议的,还是让人民通过公投来决定是否要从某一政治群体中撤出,而实际上,他们只是想加入另一政治群体。这样的例子很多,其中最新的便是2014年3月16日,当时的官方结果显示,由乌克兰管辖的克里米亚省,有96%的民众要求从乌克兰脱离开去。可就在20天前,亲俄派刚刚占领了克里米亚的政府和议会大楼,并且罢免了之前当选的代表。就在欧洲安全组织(OSZE)拒绝就投票进行观察之际,公投却无视国际上通行的投票保密原则,而开始举行了。
“对全民公决程序的滥用”
当联合国大会就克里米亚公投宣布为“无效”、欧洲委员会的” 威尼斯委员会“将之称为“全民公决程序的滥用”时,俄罗斯正好乘着“人民决定”的东风,在2天之内就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
相关内容
瑞士第26个州激荡的诞生过程
这样的“民主”,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看看瑞士的例子吧:瑞士的政府和选民长期就汝拉地区与自治有关的宪法和领土权利存在争议,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汝拉(Jura)地区位于瑞士的西北部,主要语言为法语,居民大多信仰天主教。根据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它被划分给讲德语、多信仰基督新教的伯尔尼州。尽管差异巨大,但在由此开始的200年时间里,只出现过几个具有暴力倾向的分裂组织,如 60年代初的汝拉解放前线(Befreiungsfront)。而取代暴力的,往往是符合国家法律和直接民主原则的解决方式。在近50年于各个层面发起的50多个公民动议中,总能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而这其中的高潮,自然是1978年9月24日,在全国公投中,全体人民承认了汝拉作为瑞士第26个州的自治地位。
然而在时光已过近40年之后,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投票程序依然在继续:数个伯尔尼汝拉区的政治社区,这其中包括地区首府Moutier,都将于2017再次发起地方性公投,决定他们的去留-是继续待在伯尔尼州,还是向年轻的汝拉州靠拢。
自由,公平,还是秘密?
无论是克里米亚、英国脱欧,还是南苏丹、苏格兰和加泰罗尼亚,他们的分裂行为都或多或少与民主有关,这些经验可以让全世界学到很多:首先,我们要知道当地的公投是否在一个稳定的、合法的环境中展开。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要求独立的公投提案是在英国议会的赞同下展开的;可与此相反,于同年展开的加泰罗尼亚脱离西班牙的投票,则没有得到西班牙中央政府的许可。
此外,经常引发公众讨论的,还有留给全民公投的准备时间,这点也很重要,我们看看克里米亚和汝拉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
最后一点,具有脱离性质的全民公投,能否让民主或直接民主具有可持续性,还要看行政程序是否完备。这是维护全民公投的保密性、自由和公正性的重要保证。
你觉得英国能脱欧吗?请您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翻译: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