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深藏不露」的瑞士碳足跡

在瑞士,與進口產品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本土碳排放量的三倍以上。圖為巴塞爾港的一艘貨輪。
在瑞士,與進口產品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本土碳排放量的三倍以上。圖為巴塞爾港的一艘貨輪。 Keystone / Gaetan Bally

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而建立在國際合作基礎上的「奔向零碳」運動也許下了讓全球碳排放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減少一半的承諾。與其它污染大國相比,瑞士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世界平均。然而,若是將那些與日常海外進口產品相關的碳排放也一併納入考慮的話,情況則截然不同。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自1990年以來,瑞士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近25%。這與全球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對此,瑞士的國家氣候政策及能源效率的提升功不可沒。但這是否意味著,在減少對氣候造成的影響這一議題上,瑞士已獲得了成功?也不盡然。

今年2月9日,瑞士選民將針對一項以環境責任為主題的公民動議進行投票。來自於青年綠黨(Junge Grüne)的提案呼籲,經濟發展應顧及到地球的極限。根據該動議,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動用的資源或排放的污染物在數量上不可超過地球的最大承受範圍。

點擊這裡了解這次民眾投票的關鍵議題以及動議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觀點。

該動議同時也將氣候變遷議題視為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論是在瑞士,還是在其它國家,商品和服務的消費均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和自然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將對瑞士和其它國家在國際貿易背景下的人均碳排放量進行分析。

事實上,瑞士對產生於其它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亦負有間接責任,因為那些進口到瑞士並在該國境內被消費掉的產品在其生產和運輸的過程中製造出了碳排放。如此看來,一台在組裝於中國的電腦、一輛生產於韓國的汽車乃至一顆生長在巴西的牛油果均是這些碳排放的根源。

此類「進口」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數量上是瑞士本土碳排放的三倍多。這強烈的對比差異在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在此背景下,忽視這些所謂的「灰色」二氧化碳排放必將導致瑞士及其人口的碳足跡數據嚴重失真。

洛桑大學永續發展能力中心的奧古斯丁·弗拉格尼耶爾(Augustin Fragnière)表示,在國際氣候談判和公開辯論中,人們往往只討論瑞士本土的碳排放量,「以此證明瑞士在同等發達國家中突出的地位」。然而,如果將與進口和消費相關的排放量也計算在內,「瑞士將在世界上人均碳排量最高的十五個國家中佔據一席」。

相关内容

瑞士的個人碳足跡位居世界前列

2023年,瑞士境內因工業和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人均3.7噸。目前,該國的人均碳排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且低於人均4.6噸的世界平均值。奧古斯丁·弗拉格尼耶爾認為,這種等級的碳排氣量對於瑞士這樣的已開發經濟體來說無疑相對偏低。

就這一方面而言,其它工業化國家也都展現了類似的發展態勢。相較之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人均碳排量依舊高於全球平均。

外部内容

然而,若將產生於瑞士境外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考慮在內,我們將迎來戲劇性的反轉:瑞士的人均碳足跡每年高達近14噸,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

如果把與飛行相關的碳排放也納入考慮的話,這個數字還會更高。事實上,瑞士人是乘坐飛機頻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在歐洲,只有比利時和馬耳他的居民擁有比瑞士人更高的碳足跡。

外部内容

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是一個由世界氣候計畫(World Climate Programme, WCP)共同創立的獨立科學組織。根據該組織提供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瑞士與淨進口掛鉤的排放量(或與消費相關的排放量)大約增加了30%。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瑞士進口量的增加,也標誌著全球國際貿易的整體擴張。與之相反的是,瑞士聯邦統計局採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並得出結論:在上述時間跨度內,瑞士的相關碳排放量大致上並未發生變化。

在本土排放量逐漸減少的同時,瑞士的進口排放量或維持不變,或呈現成長趨勢。奧古斯丁·弗拉格尼耶爾認為,這兩種碳排量之間的不和諧狀態表明,瑞士人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消費模式。

外部内容

瑞士80%的氣候足跡由進口導致

瑞士的進口排放在其碳足跡中所佔的比例幾乎高達80%,遠高於全球其他國家。奧古斯丁·弗拉格尼耶爾表示,身為高收入國家,瑞士同時也是消費大國。這位專家補充說:「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在其它國家的領土上被製造出來,而這僅僅是為了生產那些被我們進口到瑞士並在這裡被消費掉的產品。」

瑞士聯邦環境辦公室(FOEN)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對瑞士家庭的碳足跡造成影響的進口產品主要包括食品、家居用品和服裝。

外部内容

然而,這種現象並不僅僅與瑞士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水平有關。

由於自身擁有的天然資源過於匱乏,瑞士只能透過進口來取得大部分的原料和工農業產品。研究顧問公司Ecoplan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頗具代表性的化學與製藥工業是製造最多進口溫室氣體排放的瑞士國家經濟產業。

作為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國家,瑞士並不具備煉油廠和煉鋼廠等大型污染性工業。此外,瑞士近98%的電力來自於水力、太陽能和核能這類不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相較之下,這一比例在全球範圍內的平均值略低於40%。這意味著在瑞士,機械和鐘錶等出口產品的生產過程比進口產品的生產過程更為潔淨環保。

這樣的局面對貿易相關的碳排放平衡造成了影響,使瑞士成為了一個二氧化碳排放淨進口國。不只瑞士,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美國以及眾多非洲國家的情況也是如此。

外部内容

誰需對進口碳排放負責?

國際氣候政策和《巴黎協定》(關於氣候變遷的主要國際協定)規定的減排目標將重心完全放在了各國本土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上。目前尚且沒有任何國家的政府做出減少進口碳排放的承諾。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EI)是瑞典一家致力於永續發展和環境議題的研究機構。任職於該機構的卡塔琳娜·阿克塞爾松(Katarina Axelsonn)與他人合作撰寫了一份關於全球進口碳排放減少措施的研究報告。這位專家認為,減少進口碳排放的責任需由進口國和出口國雙方共同承擔。

在給本網站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阿克塞爾松寫道:「中國等生產製造國的企業必須採取可持續實踐手段來減少與產品生產掛鉤的碳排放。與此同時,瑞士這樣的進口國及其境內消費者也須建立起對自身消費模式的理性認知。」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國,中國工業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碳排放量的44%。這項數據意味著,中國必須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來實現其所製定的2030碳達峰及2060碳中和的目標。

中國政府制定的1+N政策矩陣(其中「1」代表總體政策文件,「N」代表一系列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措施)不僅詳細闡述了減排目標,而且強調了深度調整產業結構的必要性,同時鼓勵支持綠色製造等永續發展手段。

(來源:中國ESG30人論壇)

對進口到歐盟的污染性產品徵收二氧化碳稅

任職於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CER)的研究員伊麗莎白·科納戈(Elisabetta Cornago)認為,對進口產品徵收二氧化碳稅可起到鼓勵低碳足跡型消費的作用。頗具戰略意義的是,歐盟已在2023年引進了這項稅。

歐盟於2023年10月開始實施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邊境稅計畫。從2026年起,歐盟進口商將為進口產品支付二氧化碳稅。該稅款金額與歐洲公司在歐盟碳市場上所需支付的費用相當。二氧化碳稅的目標在於利用歐盟的市場力量促使外國公司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二氧化碳稅的試行階段,向歐盟進口鋼鐵、水泥、鋁、電力、化肥和氫氣的企業將被要求申報這些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放量,否則將面臨每噸二氧化碳最高50歐元的處罰。從2026年起,所有進入歐盟的貨物將被徵收二氧化碳稅。

預計,土耳其、烏克蘭、俄羅斯和中國將是受這項歐盟稅收政策影響最大的出口國。根據中國媒體報道,這項政策可能會使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鋼鐵價格上漲4-6%。

(資料來源:路透社)

“瑞士這樣的進口國及其境內消費者也須建立起對自身消費模式的理性認知。”

卡塔琳娜·阿克塞爾松,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

然而,瑞士聯邦政府卻在同年建議對歐盟的二氧化碳稅不予採取。直至今日,身為非歐盟成員國的瑞士仍未接納這項由歐盟主導的稅收制度。

瑞士聯邦環境辦公室指出,瑞士已擁有了抵禦進口碳排放的利器,也就是2025年初開始生效的《聯邦氣候法》。聯邦環境辦公室同時強調,根據這項新法案的規定,為達到減排目的(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間接碳排放)而採用創新技術和流程的企業將獲得來自政府方面的財政援助。

奧古斯丁·弗拉格尼耶爾認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始終在於減少消費或改善消費模式,譬如優先選擇那些在生產過程中對氣候產生的影響較為輕微的產品。

卡塔琳娜·阿克塞爾松也認同這樣的觀點。在她看來,不論是選擇可持續性更高的產品,還是循環利用現有的產品,抑或是盡可能地避免消費,均有助於緩解人類對地球資源造成的壓力。這位專家總結道:「歸根結底,解決碳排放問題是人類社會共有的責任,而我們的行動唯有透過跨國界合作才能產生真正且持久的影響。」

(編輯:Sabrina Weiss和Veronica De Vore,編譯自義大利文:Aikens jun/gj,繁體校對:盧品妤)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