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和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屋脊上的冰川之苦

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冰川融解。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和落基山脉的冰川均深受其害。其中,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消融现象不仅增加了灾难性洪水的风险,也减少了全球近20亿人的淡水资源。然而,对于尼泊尔这类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无疑意味着一项异常艰难的挑战。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达8848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尽管如此,这一海拔高度并不能为这座世界最高峰提供庇护,使其从全球变暖的洪流中全身而退。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作为珠穆朗玛峰地带的最高冰川,南坳冰川(South Col Glacier)的厚度已经缩减了54米之多。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致力于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机构的冰冻圈专家沙拉德·乔希(Sharad Joshi)向本网站透露:“最新研究显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正在加速融解。”与此同时,这位专家还以驻尼泊尔国家通讯员的身份任职于总部位于瑞士的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GMS)。
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GMS)负责对全球冰川质量平衡、体积、范围和长度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该机构成立于1986年,其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大学,迄今已与全球40多个国家合作建立起了庞大的国家通讯员网络。
联合国将2025年定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值此之际,我们与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的部分国家通讯员取得了联系,以便了解他们所在地区的冰川状况、冰川消融导致的后果以及各地区分别采取的应对策略。
尼泊尔的明星冰川:如今命运几何?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KH)横跨了八个国家。导致这一地区出现冰川消融现象的原因在于全球气温的上升以及当地的干冷强风型气象条件。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地区的降雨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而即便是那些海拔更高的区域也无法独善其身,最终陷入了降雨量逐渐增加与降雪量逐渐减少的困境。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上一个十年相比,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约56,000处冰川的融解速度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表现出了65%的增幅。而截至本世纪末,这些冰川将可能损失多达80%的体积。
位于朗唐山谷(Langtang Valley)的雅拉冰川是最受学界关注的尼泊尔冰川之一。这座冰川不仅是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的监控对象,也是喜马拉雅地区唯一入围全球冰川消亡名单(GGCL)的冰川。这份由美国莱斯大学、冰岛大学、冰岛冰川学学会、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的名单对全球范围内新近消失殆尽或正遭受严重威胁的冰川进行了汇总,以此向全世界呼吁冰川保护的紧迫性。
1974年到2021年间,雅拉冰川的表面积缩减了三分之一以上。在未来的20至25年内,该冰川将可能面临消失的命运。对此,沙拉德·乔希发出感慨:“每当我登上雅拉冰川并感受着它那惊人的消退时,我能体验到的只有无尽的哀痛。”
>> 点击这里阅读:

相关内容
世界冰川日:瑞士吹响冰川保卫战的号角
冰湖溃决引发的危险
根据乔希的解释,尼泊尔的冰川融解将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在本土和全球范围内对人类社区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冰川的消退将导致冰川湖泊(亦称冰湖)的形成。这些小型山地湖泊事实上是一些由冰或岩石碎块组成的天然堤坝划界而成的水域盆地,也是地表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然而,一次山体滑坡或一场地震便会导致这些天然堤坝的突然坍塌,从而引起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GLOF)的暴发。这种由冰湖突然间大量排水引起的灾难性洪水将对村庄、道路、桥梁、水电站及其它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 通过以下动画了解冰湖溃决洪水的形成过程: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湖泊数量正在急速增长,而尼泊尔境内则有21个冰川湖泊被视作冰湖溃决洪水的威胁对象。
>> 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疆界地带,冰湖溃决洪水的风险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那里的人们将瑞士提供的解决方案视为应对不确定未来的一大策略。阅读下文以获取更多详情:

相关内容
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无法再忽视的一枚环境定时炸弹
20亿人将面临缺水困境
冰川融解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后果同等严重。尼泊尔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河流流域提供水源,其中包括恒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换句话说,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和积雪保障了全球近20亿人的淡水供应。
沙拉德·乔希解释道,冰川的消退将导致下游的水流减少,并在此过程中引发季节性缺水这类水资源危机。季节性缺水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导致饮用水的正常供应受到限制。
此外,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融解也将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这种现象无疑给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隐患。

警报系统与湖泊排水渠道
沙拉德·乔希表示,截至目前,尼泊尔在冰川保护、适应水资源变化以及预防相关风险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干预范围、资金提供和技术手段方面,”该专家同时强调,“尼泊尔依旧面临着相当艰巨的挑战。”
人们在尼泊尔的部分脆弱地区建起了预警系统。一旦暴发冰湖溃决洪水,传感器和报警装置便会向下游的居民社区发出警报。此外,在位于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伊姆扎冰湖(Imja Tsho)中,一条人工排水通道不仅起到了降低水位的作用,也同时减少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然而,许多重要的冰川湖泊却坐落在相当偏远且难以企及的地带。因此,沙拉德·乔希认为,对于尼泊尔这样的国家来说,用于降低冰湖溃决洪水风险的成本难免过高。据尼泊尔政府估计,截至2050年,用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必要投资金额将高达470亿美元(折合414亿瑞郎)。
沙拉德·乔希表示,有效的冰川保护和成功的气候适应离不开更有力的政策、更充裕的资金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该专家同时表达了美好的愿景:“我由衷希望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能为这些具体行动保驾护航,让其朝着更为积极乐观的方向迈进。”
(编辑:Gabe Bullard,编译自意大利语:Jun Aikens/gj)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