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對科學研究界的施壓波及瑞士

隨著川普政府重返白宮,審查政策開始延伸至美國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廣泛國際合作網絡。在澳洲、加拿大、荷蘭等國之後,瑞士也成為審查目標之一。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收到的問卷,要求其說明所獲美國資助的研究計畫如何符合美國新的「政治方針」。據悉,涉及氣候議題或多元、公平與包容(DEI)內容的項目或成為重點審查對象。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川普政府向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提出了什麼要求?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於3月16日向《新蘇黎世報》證實,已收到美國當局的一份調查,要求提供其獲得美國資助的研究計畫的資訊。
該校發言人克里斯托夫·埃爾哈特(Christoph Elhardt)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正在與其他瑞士大學協商,研究應如何回應這份問卷。」
這所瑞士大學拒絕透露涉及哪些具體項目,以保護相關人員。該大學還表示,無法公佈這份“機密”調查或提供更多細節,只透露「問卷主要涉及是否遵循美國新政府政治方針的相關問題」。
根據其他國家的類似經驗(見下文),其中一些問題可能涉及性別、多樣性和氣候問題,這些都是美國總統關注的領域。近幾週,社交媒體上流傳著類似調查的摘錄,其中有這樣的問題:「您能否確認這不是一個氣候項目或’環境正義’項目,或包含任何此類元素?」
其他瑞士大學是否受到影響
到目前為止,瑞士沒有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報告收到類似問卷。但根據瑞士大學校長聯合會(swissuniversities)主席盧西亞娜·瓦卡羅(Luciana Vaccaro)的說法,其他獲得美國資助的瑞士大學未來也可能會收到這類問卷。
瓦卡羅近日在接受瑞士公共電視台RSI採訪時表達了她的擔憂。她表示:「令我擔憂的是,美國政府目前正試圖把我們拉入一個我們不屬於的層面。」她還補充道,科學「不是某個政黨的附屬品」。
部分瑞士政界人士批評了美國的這項舉動。
「在我們國家,研究自由和平等權利的原則佔據主導地位。如果美國想削弱這些方面,我們不能接受,也絕不應接受。」來自自由民主黨(中右翼)的西蒙娜·德·蒙莫蘭(Simone de Montmollin),也是聯邦議會科學、教育與文化委員會(parliamentary Committee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Culture)主席,在接受《新世報》時表示。她補充說:「如果這種做法進一步擴大,政治層面必須介入。」
瑞士大學從美國政府獲得了多少資助?
在過去十年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每年從美國政府獲得250萬瑞郎(2’050萬人民幣)的資助。該校目前有14個由美國政府機構資助的在研計畫。根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提供的資訊,這些計畫涵蓋廣泛的研究主題,其中包括專業健康領域的主題。例如,一個計畫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資助,該機構最近在川普政府對聯邦機構的清理中遭遇了大規模削減。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去年與美國政府簽訂了五項資助協議,價值120萬瑞郎(984萬人民幣)。資金來自美國空軍和陸軍研究機構以及能源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也與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情報高級研究計畫活動(IARPA)有正在進行的資助計畫。
其他瑞士大學也有正在進行中的由美國資助的計畫。巴塞爾大學有五個項目,專注於基礎醫學研究;伯恩有15個項目,價值1’300萬美元(9’360萬人民幣),涉及生物醫學研究和太空研究,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國防部和空軍科學研究辦公室(AFOSR)資助。蘇黎世大學表示,每年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獲得約100萬美元(720萬人民幣)。日內瓦大學表示,目前有七個由美國資助的生物醫學領域項目,價值250萬美元(1’800萬人民幣)。
日內瓦大學發言人安托萬·格諾特(Antoine Guenot)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這些資金可能被削減。
還有哪些國家受到了川普這項舉措的影響?
澳洲頂尖大學於3月13日表示,川普政府已削減對其部分研究人員的美國資助,並要求其他獲得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人員透過一份調查證明他們的工作符合美國利益。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是澳洲研究密集型大學的聯盟,該聯盟表示,這項行動可能危及該國關鍵的醫學和國防研究。

相关内容
特朗普“反多元”政策波及全球研发,瑞士药企也扛不住?
美國是澳洲最大的海外研究資助國。澳洲科學院(AAS)估計,2024年,美國政府對澳洲研究機構的資助總額為3.86億美元(27.79億人民幣)。
3月18日,加拿大大學教師協會(CAUT)表示,完全或部分由美國聯邦機構資助的研究人員也收到了長篇問卷,以確定他們的工作如何符合川普的「美國優先」議程。其中包括關於環境正義、公平與包容相關和「增加美國全球影響力」等議題。
據報道,荷蘭瓦赫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的科學家也收到了美國政府資助者的調查。研究人員被建議不要回應。荷蘭大學協會(UNL)表示正在關注這種情況。
美國對西方研究機構的施壓圍繞其研究項目是否契合美國當前政府的政治立場,對於中國則更加強調“安全風險”:2025年3月,美國政府再次將一系列與中國AI大模型開發、伺服器以及超級電腦產業相關的12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這一系列以“國家安全”為由的技術限制措施,早在200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被列入清單時便已開始,並在2018年之後顯著升級,至今已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十餘所頂尖高校以及數百家中國企業陸續上榜。
為什麼現在會發生這種情況?
美國政府發起的這輪國際調查,正值成千上萬來自美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及科學支持者,於3月7日高舉「捍衛科學」(Stand Up for Science)旗幟舉行抗議之際。示威者反對川普政府削減科學研究人員、並在全球大幅削減科研經費的做法。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川普及其團隊已裁員美國多家科研機構的數千名工作人員。政府也試圖凍結對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在內的科學研究資助機構的研究撥款。
政府方面將這輪裁員描述為更大範圍的精簡聯邦文職人員(總人數達230萬)、節省財政支出、提升效率的舉措之一。但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政府另有政治目標:限制與多元化、某些疫苗以及人為導致氣候變遷相關的研究。
曾稱氣候變遷是“騙局”的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推翻了逾100項環境法。他以“拼命開採石油”(drill, baby, drill)為競選口號,承諾放鬆對化石燃料企業的監管。在第二任期內,作為推翻前總統拜登所推動環境與氣候政策的一部分,川普凍結了對氣候計畫及其他環保支出的資金,解雇了國家氣象局的科研人員,並削減了對再生能源的聯邦支持。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最近報道,美國環保署(EPA)計劃關閉其科學研究辦公室,並裁撤逾1’000名科研人員及其他員工。川普政府也下令從政府官員網路上刪除所有涉及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內容,並叫停涉及多元、公平與包容相關的項目。
(編輯:Veronica De Vore/dos,編譯自英文:樊樺/gj,繁體校對:盧品妤)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