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完虐“单身狗”:大猫在瑞士既找到了栖息地,也寻觅到了爱情
20世纪之初曾在瑞士遭遇大肆猎杀乃至灭绝、一度销声匿迹的欧亚猞猁,现如今已宗生族攒,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得归功于瑞士政府卓有成效的“婚介”配对服务。
1971年,瑞士官方自东欧乌克兰境与罗马尼亚交界处的喀尔巴阡山脉分别引进了两头雄性与雌性欧亚猞猁,并把它们放归到瑞士中部地区上瓦尔登半州的森林深处。这些耳尖生有黑色耸立簇毛的大斑猫,对自己的新家可谓是一见钟情,并就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如今,瑞士全国各地大约生活着大约300只欧亚猞猁,足以让瑞士将这些野生动物送往其他国家,让它们在别国重新安置定居。
欧亚猞猁都是习惯独处、崇尚“佛系生活”的隐士-当然,除了每年三、四月份的交配季节。不仅如此,它们还具有强烈的“地盘意识”,喜欢占地为王,一只雌性猞猁的地盘范围往往为50至100平方公里,而雄性猞猁的活动范围会更广阔,小至100平方公里,大至250平方公里。
猞猁幼仔通常会于5月底或者6月初出生,随后在母亲的庇护与哺育下与猞猁妈妈共同生活长大10个月之久。
根据总部位于瑞士的食肉动物和野生动物生态协会(KORA,多语)外部链接提供的资料,西方狍(又称“欧洲狍”)和岩羚羊占到了欧亚猞猁猎食来源的88%。
食肉动物和野生动物生态协会表示:“一只成年猞猁平均每周需要的捕食量为一头鹿或者一只羚羊;换句话来说,它每年需要进食与50至60头鹿或羚羊同等分量的肉。”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博弈
部分农户对这种体态庞大的猫科动物颇为警惕,百般提防,因为它们偶尔会蹑手蹑脚地潜进农舍,猎杀一两头羊来个饕餮盛宴。眼下在瓦莱州的山区,当地农民们甚至自发组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将捕食性食肉动物赶出瓦莱州的运动-虽说主要针对的是野生狼群,但目标也直指爱时不时上门偷腥的猞猁。
尽管如此,伯尔尼大学保护生物学系主任拉斐尔·阿尔莱塔(Raphaël Arlettaz)特意强调,狼群和欧亚猞猁在大自然中也需要占据一席之地,同样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靠捕食其他动物赖以为生的食肉动物,绝不仅仅是一头猎物。当这些食肉动物的捕猎行为对放牧食草动物的数量产生限制作用时,你就会开始正面看待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瓦莱州Furen村的一名养羊专业户赫德维格·祖贝尔(Hedwig Zuber)则认为,野狼理所应当要被围捕,不过对猞猁应该大度一些,网开一面。
“它们还算不错。只杀了一头动物,随后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瑞士联邦政府也会给那些家养牲畜不幸被猞猁或野狼猎杀、且能够自行提供损失证明的农民相应的补偿。
《伯尔尼公约》(既《欧洲野生动物与自然环境保护公约》)也给这些体型粗壮的大猫提供了保护屏障。
(瑞士电视台SRF/瑞士资讯swissinfo.ch/jh)
体重:17-26公斤
食性:主要食物来源为鹿和羚羊,此外还包括兔子,偶尔也猎杀狐狸或家畜
瑞士栖息地:主要生活在阿尔卑斯西北山区以及汝拉州
保护现状:无危物种(或曰:低关注度物种)
瑞士现存数量:约300只
(翻译:张樱)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