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瑞士碳足迹
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而建立在国际合作基础上的“奔向零碳”运动也许下了让全球碳排放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减少一半的承诺。与其它污染大国相比,瑞士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若是将那些与日常海外进口产品相关的碳排放也一并纳入考量的话,情况则截然不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自1990年以来,瑞士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近25%。这与全球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此,瑞士的国家气候政策及能源效率的提高功不可没。但这是否意味着,在减少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一议题上,瑞士已获得了成功?也不尽然。
今年2月9日,瑞士选民将针对一项以环境责任为主题的公民动议进行投票。来自于青年绿党(Junge Grüne)的提案呼吁,经济发展应顾及到地球的极限。根据该动议,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动用的资源或排放的污染物在数量上不可超过地球的最大承受范围。
点击这里了解此次民众投票的关键议题以及动议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观点。
该动议同时也将气候变化议题视作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论是在瑞士,还是在其它国家,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均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对气候和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对瑞士和其它国家在国际贸易背景下的人均碳排放量进行分析。
事实上,瑞士对产生于其它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亦负有间接责任,因为那些进口到瑞士并在该国境内被消费掉的产品在其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制造出了碳排放。如此看来,一台在组装于中国的电脑、一辆生产于韩国的汽车乃至一颗生长在巴西的牛油果均是这些碳排放的根源。
此类“进口”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数量上是瑞士本土碳排放的三倍多。这一强烈的对比差异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在此背景下,忽视这些所谓的“灰色”二氧化碳排放必将导致瑞士及其人口的碳足迹数据严重失真。
洛桑大学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心的奥古斯丁·弗拉格尼耶尔(Augustin Fragnière)表示,在国际气候谈判和公开辩论中,人们往往只讨论瑞士本土的碳排放量,“以此证明瑞士在同等发达国家中突出的地位”。然而,如果将与进口和消费相关的排放量也计算在内,“瑞士将在世界上人均碳排量最高的十五个国家中占据一席”。
相关内容
我们关于瑞士政治的时事通讯
瑞士的个人碳足迹位居世界前列
2023年,瑞士境内因工业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人均3.7吨。目前,该国的人均碳排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并且低于人均4.6吨的世界平均水平。奥古斯丁·弗拉格尼耶尔认为,这种等级的碳排量对于瑞士这样的发达经济体来说无疑相对偏低。
就这一方面而言,其它工业化国家也均表现出了类似的发展态势。相比之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人均碳排量依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然而,若将产生于瑞士境外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考虑在内,我们将迎来戏剧性的反转:瑞士的人均碳足迹每年高达近14吨,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
如果把与飞行相关的碳排放也纳入考量的话,这个数字还会更高。事实上,瑞士人是乘坐飞机频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在欧洲,只有比利时和马耳他的居民拥有比瑞士人更高的碳足迹。
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是一个由世界气候计划(World Climate Programme, WCP)联合创建的独立科学组织。根据该组织提供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瑞士与净进口挂钩的排放量(或与消费相关的排放量)大约增长了30%。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瑞士进口量的增加,也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的总体扩张。与之相反的是,瑞士联邦统计局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得出结论:在上述时间跨度内,瑞士的相关碳排放量大体上并未发生变化。
在本土排放量逐渐减少的同时,瑞士的进口排放量或保持不变,或呈增长趋势。奥古斯丁·弗拉格尼耶尔认为,这两种碳排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表明,瑞士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
瑞士80%的气候足迹由进口导致
瑞士的进口排放在其碳足迹中所占的比例几乎高达80%,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奥古斯丁·弗拉格尼耶尔表示,作为高收入国家,瑞士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这位专家补充道:“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在其它国家的领土上被制造出来,而这仅仅是为了生产那些被我们进口到瑞士并在这里被消费掉的产品。”
瑞士联邦环境办公室(FOEN)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瑞士家庭的碳足迹造成影响的进口产品主要包括食品、家居用品和服装。
然而,这种现象并不仅仅与瑞士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有关。
由于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过于匮乏,瑞士只能通过进口来获取大部分的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调研咨询公司Ecoplan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颇具代表性的化学与制药工业是制造最多进口温室气体排放的瑞士国民经济行业。
作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瑞士并不具备炼油厂和炼钢厂等大型污染性工业。此外,瑞士近98%的电力来自于水电、太阳能和核能这类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相比之下,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值略低于40%。这意味着在瑞士,机械和钟表等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进口产品的生产过程更为洁净环保。
这样的局面对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平衡造成了影响,使瑞士成为了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净进口国。不仅是瑞士,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美国以及众多非洲国家的情况亦是如此。
谁需对进口碳排放负责?
国际气候政策和《巴黎协定》(关于气候变化的主要国际协定)规定的减排目标将重心完全放在了各国本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目前尚且没有任何国家的政府作出减少进口碳排放的承诺。
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是瑞典一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研究机构。任职于该机构的卡塔琳娜·阿克塞尔松(Katarina Axelsonn)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一份关于全球进口碳排放减少措施的研究报告。这位专家认为,减少进口碳排放的责任需由进口国和出口国双方共同承担。
在给本网站的一封电子邮件中,阿克塞尔松写道:“中国等生产制造国的企业必须采取可持续实践手段来减少与产品生产挂钩的碳排放。与此同时,瑞士这样的进口国及其境内消费者也须建立起对自身消费模式的理性认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中国工业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碳排量的44%。这一数据意味着,中国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其制定的2030碳达峰及2060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政府制定的1+N政策矩阵(其中“1”代表总体政策文件,“N”代表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不仅详细阐述了减排目标,而且强调了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同时鼓励和支持绿色制造等可持续发展手段。
(资料来源:中国ESG30人论坛)
对进口到欧盟的污染性产品征收二氧化碳税
任职于英国智库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CER)的研究员伊丽莎白·科纳戈(Elisabetta Cornago)认为,对进口产品征收二氧化碳税可起到鼓励低碳足迹型消费的作用。颇具战略意义的是,欧盟已在2023年引入了这一税种。
欧盟于2023年10月开始实施全球首个二氧化碳边境税计划。从2026年起,欧盟进口商将为进口产品支付二氧化碳税。该税款数额与欧洲公司在欧盟碳市场上所需支付的费用相当。二氧化碳税的目标在于利用欧盟的市场力量促使外国公司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二氧化碳税的试行阶段,向欧盟进口钢铁、水泥、铝、电力、化肥和氢气的企业将被要求申报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量,否则将面临每吨二氧化碳最高50欧元的处罚。从2026年起,所有进入欧盟的货物将被征收二氧化碳税。
预计,土耳其、乌克兰、俄罗斯和中国将是受这一欧盟税收政策影响最大的出口国。据中国媒体报道,这项政策可能会使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价格上涨4-6%。
(资料来源:路透社)
“瑞士这样的进口国及其境内消费者也须建立起对自身消费模式的理性认知。”
卡塔琳娜·阿克塞尔松,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
然而,瑞士联邦政府却于同年建议对欧盟的二氧化碳税不予进行采用。直至今日,作为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仍未接纳这项由欧盟主导的税收制度。
瑞士联邦环境办公室指出,瑞士已拥有了抵御进口碳排放的利器,亦即2025年初开始生效的《联邦气候法》。联邦环境办公室同时强调,根据这项新法案的规定,为达到减排目的(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而采用创新技术和流程的企业将获得来自政府方面的财政援助。
奥古斯丁·弗拉格尼耶尔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始终在于减少消费或改善消费模式,譬如优先选择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较为轻微的产品。
卡塔琳娜·阿克塞尔松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在她看来,不论是选择可持续性更高的产品,还是循环利用现有的产品,抑或是尽可能地避免消费,均有助于缓解人类对地球资源造成的压力。这位专家总结道:“归根结底,解决碳排放问题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责任,而我们的行动唯有通过跨国界合作才能产生真正且持久的影响。”
(编辑:Sabrina Weiss和Veronica De Vore,编译自意大利语:Aikens jun/gj)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