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工程师:在南极工作一年是什么感受?

南极是许多人的梦想旅游目的地,然而在那里工作一年是什么感觉?尤其是近乎无尽的冬季极夜,怎样才能熬过去?瑞士人托马斯·申克(Thomas Schenk)准备接受这个挑战,他被派遣到德国南极考察站,准备在那里工作一年。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短暂的夏季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南极冬季-托马斯·申克的工作是,确保诺伊迈尔三号极地站顺利越冬。
在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呆上一年,熬过无尽的极夜,就算感觉实在受不了了也不可能离开,是种什么感觉?瑞士人托马斯·申克(Thomas Schenk)决定迎接这个挑战。
从2024年底开始,他被派驻到南极洲的诺伊迈尔三号站(Neumayer III)-德国科学考察站工作。他的职责是负责极地站冬季的技术管理,确保人员和设备在冰冷的荒漠中安全越冬。
我们通过视频电话联系上了申克-在一间储藏室里,他说:“现在非常忙,站里到处都是人,想找到个安静的角落都不容易。” 在南极洲,夏季大约从11月底持续到3月初,这个季节约有50多人住在诺伊迈尔三号站。 之后,至少在空间上,情况会变得舒适一些:只有申克和另外8个人将留在站里,直到八个月后他们被替换下来。

南极洲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比欧洲和澳大利亚都大。几乎整个南极大陆的表面都被冰覆盖。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据估计,如果所有的冰都融化,海平面将上升近60米。
南极大陆的气候是世界上最寒冷的,但地区差异很大。诺伊迈耶三号站所在地区夏季气温可达到冰点,而冬季气温则可下降到零下50摄氏度,这里还时有风暴,有时会持续数周之久。
在南极洲有足够强的网络支持视频通话,但这还是近两年才能做到的。网络连接是通过“星链”进行的。申克告诉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卫星或无线电进行连接,因此通讯不成问题。”
但是每年仍有四分之三的时间考察站是无法抵达的。最后一艘船离开、最后一架飞机起飞之后,从三月初开始,留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只能靠自己了。到了冬天,海水结冰,飞机无法降落,不再有人能离开,也没有人再来。乘雪地车前往下一个站点需要长达20个小时的时间,但由于气温经常在零下30-40摄氏度之间,而且总是伴有狂风,所以想要去其他站点的可能性也不大。
申克说:”这是我们必须时刻记住的一点。”夏季的喧闹有时会让人忘记自己身在何处。但从三月初开始,南极的冬天就要来临,用申克的话说,“漫漫长夜”即将开始。
八个月的冬季-零下 50 度
在夏季,研究人员收集数据并进行实验,而冬季团队的四名成员则在冬季继续他们的研究。诺伊迈尔三号考察站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Alfred Wegener Institute)广泛开展极地和海冰研究的基地,也是南极冰漠探险的起点-就算在南极,该地区也属于偏远地区。
诺伊迈尔三号考察站位于所谓的埃克斯特伦冰架上,靠近威德尔海的海岸。由于冰架会自然移动,因此或许有一天,极地站的基座会像冰山一样断裂。考察站矗立在一个平台上,由16个液压支架支撑,这样建筑物就能进行阶段性高度调整,诺伊迈尔三号站将至少能运行到2035年。
作为站内的技术工程师,托马斯·申克负责冬季技术管理工作-他要确保从雪地机到卫生设施,再到将冰雪加工成站内饮用水的机器等运转正常。“我们装备很齐。但如果在隆冬时节有什么东西坏了,又没有备件,我就必须想办法解决。”
托马斯·申克在伯尔尼州的马迪斯维尔(Madiswil)长大。他当过建筑机械技工学徒,当过军官,后来又进修了机械工程和其他课程,有过多次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经历。至于私人旅行,他骑自行车从摩洛哥去过冈比亚;说到工作,他曾在挪威建过隧道。
“极度的寒冷、肆虐的风暴和似乎无尽的极夜”,这是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对诺伊迈尔三号站周围环境的描述。而申克为什么想在这里待上一年呢?他说:”当然是对探险的渴望,同时也是检验我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从职业角度来说,这个职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挑战。”
尽管在南极荒凉的环境中过冬肯定会很无聊,但他的工作时间是正常的,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他可以做运动,或与其他队员一起做些事情,比如建造一个冰屋。然而:”以前的越冬团队告诉我们,你计划的事情可能最终只能完成一半。因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南极洲:法律上的复杂地带
在法律层面,申克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无人区”,因为根据国际法,有关这片最南端大陆的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1959年的《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不得用于军事或工业目的,只能用于科学研究。该条约还冻结了一些国家的领土声索-例如,挪威对诺伊迈尔三号基地所在的区域就提出了声索。
申克受雇于德国F. Laeisz船运公司,该公司负责极地站的后勤和维护工作。那他现在算是侨居国外的瑞士人吗?托马斯·申克对此也不清楚,他曾与多个部门联系,但没有一个部门能提供任何有用信息。因此,尽管他受雇于一家德国公司,在南极大陆上的一个德国研究站工作,但他的关系依然留在瑞士,而身处的地区是挪威声索的领土。南极洲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

尽管与世隔绝,但如果世界上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将是最先知道的人之一。这是因为该考察站也是地震仪和次声站的所在地。因此,如果某个地方引爆了核弹或发生了大地震,诺伊迈尔三号站上的九个人将会立即得到通知,而且他们也有可能是处于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编辑:Benjamin von Wyl,编译自德文:杨煦冬/yz)

相关内容
所有关于“海外瑞士人”话题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