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媒体:中国看好瑞士的中立

在美国-中国-欧盟的角力中,瑞士何去何从?
在美国-中国-欧盟的角力中,瑞士何去何从? KEYSTONE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在大国政治卷土重来的背景下,在美国-中国-欧盟的角力中,瑞士何去何从?美国和欧盟正在收紧针对来自中国包裹的法律,瑞士暂时维持现状。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瑞士希望保持和中国的贸易模式或将面临欧盟和美国对其施加更大的压力的风险;中国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这将对全球气候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和欧盟正在收紧针对来自中国包裹的法律,瑞士暂时维持现状。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看好瑞士的中立

瑞士双语新闻门户网站Watson.ch于2月9日发布了题为《中国看好瑞士中立》的访谈文章。文中,巴塞尔大学欧洲全球研究教授拉尔夫·韦伯(Ralph Weber)就“国际地缘政治重新洗牌中的瑞中关系”展开分析:

在大国政治卷土重来的背景下,在美国中国欧盟的角力中,瑞士何去何从?瑞士希望继续保持和中国的贸易模式,但或将面临欧盟和美国对其施加更大的压力的风险。中国虽是瑞士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但其中包括大量的“经济意义较弱”的黄金出口。所以说,中国对瑞士来说“并非不重要,但其重要性也不应被高估”。瑞士将如何在这些大国之间定位?目前尚不可知。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市场的重要性是中国的两倍。”

拉尔夫·韦伯(Ralph Weber),巴塞尔大学欧洲全球研究教授

中国如何看待瑞士的中立?中国一向对瑞士的中立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在当前瑞中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的背景下。升级谈判无疑具有经济意义,但也要付出政治代价。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人权等道德问题已变得次要。每个国家都在努力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但人权工具化-即“只有人权对我们有用时才坚持人权”-的趋势应该受到谴责。

冷战期间,瑞士作为西方中立国发挥了被各方都接受或至少容忍的作用。但如果大国政治回归,瑞士作为西方中立国能否再次被容忍就不一定了…… 原则上,中立取决于是否被其他国家所承认。(Watson.ch外部链接/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建设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建设国。 KEYSTONE

中国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输出大量绿色技术

中国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出口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这将对全球气候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2月7日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建设国,并且正在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根据国际贸易数据分析,中国出口的绿色技术产品中,约有一半流向这些国家,推动了近期出口的增长。

这一趋势对产业政策产生了影响。美国和欧洲可能会对中国的绿色技术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对西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美国市场仅占中国绿色技术出口的4%,而中国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则显著增加。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可能对风力涡轮机采取类似措施,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机遇,支持其以出口拉动增长的政策。

自2015年以来,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中国太阳能和风能系统的主要进口国。到2023年,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系统中,近50%流向这些国家。这一出口趋势支持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政策中的中心论点,即通过降低绿色技术的成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源。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政府合作,通过具体的能源协议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绿色产品的需求。中国的绿色技术出口不仅反映了其产业政策利益,还展示了其在国际能源转型中的重要角色。(NZZ外部链接/德)

欧盟计划取消150欧元以下货物的海关免税规定。
欧盟计划取消150欧元以下货物的海关免税规定。 KEYSTONE

美国和欧盟正在收紧针对来自中国包裹的法律,瑞士暂时维持现状

2月6日,瑞士公共服务广播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报道,美国邮政服务公司(USPS)宣布将不再接收和投递来自中国的免税小包裹,但这一决定后来被推翻。美国计划提高对来自中国货物的关税,取消每批货物800美元的免税限额,零售商也需为较小批量的货物支付关税。

欧盟也计划取消150欧元以下货物的海关免税规定,使小批量托运变得更加昂贵,并对Shein和Temu等在线零售商征收手续费,这笔收入将归海关机构所有。

瑞士玩具协会常务董事Sandro Küng表示,瑞士可以考虑对中国网络零售商的包裹收取手续费,并将这笔钱用于更好地控制货物。他认为大部分货物的申报都是错误的,尤其是玩具,存在缺陷和危险。

尽管欧盟打算对极小批量的货物征收手续费,但瑞士目前对此持开放态度,尚未就此事进行讨论。瑞士对来自中国的包裹仍维持现状,没有迹象表明将降低网上递送的免税限额。自2019年起,外国邮购公司在瑞士对价值超过65瑞郎(约合550元人民币)的商品征收增值税,较小的货物则免税,并将继续免税。(SRF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萨拉·易卜拉欣

您担心人工智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吗?

人工智能系统有望帮助人们战胜气候危机等巨大挑战。然而,由于为其提供动力的机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这些系统自身如今也显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7
16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外部内容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周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 

注册后,您将收到我们欢迎系列的时事通讯,以及每年最多6次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的更新和背景信息。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2月20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