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体:俄罗斯国防关键物资依靠中国进口

俄罗斯依靠从中国进口的关键物资来维持国防工业。
俄罗斯依靠从中国进口的关键物资来维持国防工业。 Keystone-SDA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国持续向俄罗斯提供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和建筑材料等各种物资,对俄罗斯的军事生产至关重要;中国年轻一代不关心政治和国家命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蒋介石曾孙蒋友青定居中国杭州,他曾称赖清德为“一省之长”。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最近一周的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不断向俄罗斯出口战争物资

3月26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报道,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在国际关系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尽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中国仍继续向俄罗斯提供各种物资,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和建筑材料,这些物资对俄罗斯的军事生产至关重要。

“在从中国出口的物资中,甚至包括视频游戏遥控器-显然是用来控制无人机。”

Kaja Kallas,欧洲安全与外交政策高级代表

普京提出的停火条件要求西方国家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他试图切断乌克兰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却继续从中国等国获取物资支持。中国在2024年向俄罗斯出口了价值800多亿美元的军事用品,是2021年的两倍。

西方制裁对俄罗斯虽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并未完全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俄罗斯依靠从中国进口的关键物资来维持国防工业。例如,高精度机床和关键原材料如滚珠轴承、锗、镓和钨等,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中国政府虽然公开表示不会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但实际贸易数据表明,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仍在继续。这种支持不仅帮助俄罗斯维持了军事实力,还使中国在获取能源资源和加强经济地位方面获益匪浅。(NZZ外部链接/德)

中国年轻人与社会主义已不再有关联。
中国年轻人与社会主义已不再有关联。 Keystone-SDA

对共产主义没兴趣:中国政府是否失去了整整一代人?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于3月31日发布文章《对共产主义没兴趣:中国政府是否失去了整整一代人?》,介绍中国年轻人的非政治化现状。

中国经济正在疲软,许多公司正在裁员。今年 2 月,中国青年失业率接近 17%。一些年轻人开始向往经济改革前父母的轨迹,那时国家分配工作和住房,每个人的收入大致相同。和父母相比,年轻人更多晚婚或不婚,离婚越来越频繁,子女出生率也在下降。

张伟浩(音译化名)-一位中国年轻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觉自己是无国籍者:“我不知道‘做一个中国人’是什么意思…… 谈论社会主义变成一种作秀,一种欺骗,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但几乎没有人还相信。”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许纪霖认为,中国年轻人与社会主义已不再有关联。他们不关心政治和国家命运,而相反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生活空虚无聊。许纪霖解释,这是年轻人看到国家衰落时产生不安全感的正常反应。

“如今的年轻人对那些太遥远或自己无法影响的宏大问题不感兴趣……就像大船要沉没了,他们赶紧跳海,自身找条救生圈,各奔前程。”

许纪霖,中国公共知识分子

文章分析道,如果年轻人只是假装相信政治宣传,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并不是问题。“对政治、国家、公共生活和重大问题完全失去兴趣的一代人不太可能造反…… 虽然中国的年轻人对政府的期望并不高,但他们希望政府京可能地给与他们自由。” 2022年的白纸运动就是表现之一。“这也是唯一令中国政府不安的一点。” 《新苏黎世报》补充道。 (NZZ外部链接/德)

蒋介石的曾孙蒋友青定居中国。
蒋介石的曾孙蒋友青定居中国。 Keystone-SDA

蒋介石曾孙移居中国

3月26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就蒋介石的曾孙蒋友青定居中国一事进行了报道:现年35岁的蒋友青在抖音上宣布他已在杭州定居。尽管有显赫的姓氏,但主要在美国长大的他在台湾并不太出名。12年前,他曾因在Facebook上发布了威胁性言论而成为新闻头条。一年前,他因称台湾民选总统赖清德为“一省之长”,而冒犯了许多台湾人。

在台湾他可以口无遮拦,但在中国,他如果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发表批评性言论,就要承担后果了。尽管如此,蒋友青还是决定定居中国,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他的曾祖父蒋介石虽然不喜欢共产党,但始终还是承认台湾和中国同属一个国家。

大多数台湾居民将自己定义为台湾人而非中国人,但大陆人和台湾人同属一个民族的观念在台湾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台湾,国民党一直是秉持着这个理念。国民党曾在大陆与共产党作战,如今与一个小党一起在台湾国民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现任市长蒋万安也是蒋介石的曾孙,自2022年起担任台北市长,他被视为国民党的希望。

蒋万安一直在努力维护与大陆的关系,而中国政府则比较回避与台湾政府的接触,因为台湾政府由排斥中国的民进党执政。现在蒋友青移居大陆,中国政府一定感到满意。(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落地瑞士。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公路隔离绿化带能变果园吗?!

相关内容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此内容发布于 四月一日,在民风淳朴的瑞士,媒体还是发布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看似当真,又似玩笑的新闻。是真是假,这里选取一些,请你分辨。

更多阅览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相关内容
2023年瑞士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相关内容
瑞士国家银行表示,借记卡如今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相关内容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用卡付款。根据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最近进行的支付方式调研,借记卡在现场支付中日益受到欢迎,并已取代现金。

更多阅览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Benjamin von Wyl

美国打退堂鼓,瑞士应该在促进世界民主的工作中,如何重新调整?

美国原是瑞士在促进世界民主方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特朗普上任后冻结了国际合作项目的资金,瑞士应该任何重新调整?

11
29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4月10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