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減肥藥引發瑞士監管機構與媒體間的激烈交鋒

胰高血糖素樣勝肽-1(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迅速風靡社群媒體,被奉為「躺瘦減肥神藥」。
胰高血糖素樣勝肽-1(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迅速風靡社群媒體,被奉為「躺瘦減肥神藥」。 Science Photo Library

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Swissmedic)日前已針對多家瑞士媒體採取法律行動,理由是涉案媒體未經授權為Ozempic和Wegovy等多款減肥藥物做行銷廣告。而瑞士媒體則認為此舉與審查制度無異。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Swissmedic)日前已針對多家瑞士媒體採取法律行動,理由是涉案媒體未經授權為Ozempic和Wegovy等多款減肥藥物做行銷廣告。而瑞士媒體則認為此舉與審查制度無異。

圍繞最新出爐的針對減肥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譬如用於抗糖尿病並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重磅炸彈級藥物Ozempic、Wegovy和Mounjaro-的頭條新聞可謂屢見不鮮,且層出不窮。瑞士媒體資料庫(Swiss Media Databank)公佈的數據顯示,光是過去短短兩年間,瑞士就有超過840篇媒體報導的標題中帶有「Ozempic」一詞。

而在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Swissmedic)看來,其中一部分新聞報道幾乎距離行銷宣傳廣告只有一步之遙。近期,瑞士免費通勤媒體《20分鐘》(20 Minuten)報道稱,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責令三家瑞士媒體集團-即《新蘇黎世報》(NZZ)、榮格集團(Ringier)和《20分鐘》 (20 Minuten)-「在威脅對其嚴懲的情況下,刪除有關Ozempic及其製藥公司的線上報告」。

據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稱,這些媒體報告已實際構成處方藥廣告,而這是該國《醫療產品法》所不允許的。這項法規條款適用於所有印刷媒體、電視和電子媒體。Wegovy和Mounjaro在瑞士均獲準用於幫助肥胖者減輕體重。而Ozempic則被授權用於治療並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如果在醫生開具”超說明書用藥”(off-label use,又稱“藥品未註冊用法”,即該藥物使用的適應症、服藥方法或劑量,不在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說明書之內)的處方的前提下,患者也可以用它來減肥。

這些藥物並非第一個、或唯一一個促使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採取法律行動提起訴訟的處方藥。 《新蘇黎世報》的發言人表示,除了與減肥藥相關的一系列肥胖症報道,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還對另一篇關於偏頭痛以及針對偏頭痛不同治療方法的文章提出了異議。

相关内容

然而,在公眾和社群媒體為這些新藥及其「躺瘦」神奇療效的歡呼雀躍和熱議不斷中,最新問世的減肥藥,引發了越來越多關於監管機構該如何對相關法律法規條文的含義進行解釋和應用的問題。

「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法律條文有些『過度解讀』了,以至於幾乎所有的新聞報道編輯內容都可能出人意料地被視為廣告,」蘇黎世大學法學教授烏爾斯·薩克森(Urs Saxer)表示。他目前正代表被起訴的其中一家媒體集團對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提起反訴。「如何減肥是公眾討論的一個主題,也應該繼續停留在公眾討論的議題範疇。」

瑞士的肥胖率在過去二十年間已然翻番,目前約12%的瑞士人口處於肥胖狀態。而放眼全球,約有10 億人患有肥胖症。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的TikTok貼文以及YouTube影片都在分享部落客們使用特效減肥降血糖注射的經歷,而這些貼文和影片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觀看。減肥藥,也成了一門能帶來巨額利潤的大生意-隨著近年來“減肥神藥”的爆火,據估計,僅對製藥商而言,全球新型減肥藥的市場規模每年就高達1000億美元。

嚴苛的法律

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聯繫到的多位法律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與美國或紐西蘭等其他國家相比,瑞士針對面向公眾發布的藥品廣告的相關法律規定是非常嚴格的。而在美國或紐西蘭等國家,只要在廣告中明確提及服藥裨益和風險,處方藥廣告就可以在電視上播放。而歐洲絕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與瑞士類似,即禁止面向大眾投放藥品廣告。

瑞士《醫藥產品廣告條例》第2條將「廣告」界定為「所有旨在促進醫藥產品的處方、調配、銷售、消費或使用的資訊、行銷和激勵措施」。

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發言人盧卡斯·亞奇(Lukas Jaggi)解釋稱,這項法律旨在保護人們免受虛假或誤導性資訊的侵害,因為這些資訊可能會導致受眾過度或不當使用產品。「瑞士立法者的目標是保護公眾健康,確保透明度,並向公眾提供有關負責任​​地使用醫藥產品的事實資訊。 」亞奇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向瑞士資訊表示,」醫藥產品應根據實際醫療需求使用,而非出於商業利益(的激勵刺激)。」

該法的適用範圍相當廣泛,可以說適用於任何能接觸到公眾的對象-當然也包括媒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觸及這條法律規定「紅線」的,往往是藥廠或藥局,而不是媒體,譬如某些藥廠或藥局會發放看似包含促銷訊息的藥物宣傳冊。 2023年,負責該法律執行工作的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對80起涉嫌隱性廣告案件展開調查,並最終對27起案件提起了法律訴訟,其中兩起涉及有關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的新聞報導。

灰色地帶

新聞報導的編輯內容究竟在哪些情況下構成廣告,並不總是明確的。在位於伯爾尼的PharmaLex律師事務所專門受理醫藥法規案件的瑞士律師西爾維亞·舒巴赫(Sylvia Schüpbach)看來,「旨在改變人們的行為,使其想要購買或通過獲取處方拿到某種藥品或醫療器材」的報道,即被視為廣告。

然而,大多數媒體並不打算為某種醫療產品做廣告,也並不以此為報道意圖。但在報導中,一招不慎,「行文表述方式可能就會跨越允許的訊息和廣告之間的界限,」舒巴赫表示。

相关内容
回溯二十年前,罗氏集团曾一度参与过肥胖症研究,但只取得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成果便选择就此退出。现如今,随着抗肥胖药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该公司又再度重新投身其中。

相关内容

罗氏对重大疾病的豪赌胜算几何?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制药巨擘罗氏集团(Roche)近期将研发投资聚焦重点转向了包括肥胖症在内的一系列对医疗保健预算造成沉重负担的疾病。这是应对当前各国政府对既能拯救生命、又能节省医疗开支的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所采取的举措。

更多阅览 罗氏对重大疾病的豪赌胜算几何?

比方說,談論疾病和藥品的媒體報導不會被視為廣告,但如果單獨聚焦個別藥品,那就有問題了。在今年1月16日發布的新聞稿中,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出,如果媒體報告在大眾普遍感興趣的話題中提及處方類藥物,則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需要提及所有的治療方案,包括非藥物治療方案;不應將任何一種治療方案描述為更優或首選治療方案;應同時提及各項治療方案的優點和缺點。

該機構還指出:「關於患者經歷或成功治癒的新聞報道、(醫藥產品)價格比較和療法推薦的報道,都被歸類為“廣告”。」

到底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為具體哪些媒體通報有問題,目前尚屬未知。目前,該機構有四起與媒體出版商的未決訴訟仍在推進過程中。近期《20分鐘》在其報導中引用了它自己被訴的多篇文章,其中一篇為讀者提供了一份回溯社交媒體上的網紅們推動大眾減肥降糖注射劑消費需求的時間線。可惜的是,瑞士資訊無法查閱其他涉訴文章。

當瑞士資訊就未決的訴訟案件與《新蘇黎世報》聯繫時,對方回答稱,它正在「採取法律行動,以阻止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禁止其發表新聞報道。但由於訴訟尚在進行中,因此無法對文章內容發表評論」。

「當你全面審視瑞士媒體對最新問世的減肥藥物的報道,就不難發現,這些資訊是否具有宣傳性質是值得商榷的,」舒巴赫坦言。

瑞士媒體資料庫顯示,關於胰高血糖素樣勝肽-1(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的瑞士新聞報道,涵蓋了從潛在的下一代此類藥物和有關其罕見副作用的最新研究,到社群媒體網紅或知名人士在推動此類藥物需求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再到Ozempic的仿冒造假等等各種主題。而這樣的報道在世界各地的媒體中都能找到。

「記者應遵守新聞規則和專業操守,其中也包括不為產品做宣傳,」薩克森表示,「這已經完全足夠了。沒有必要在現行的藥品廣告法框架下加以額外限制。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對法律規定的含義作出說明和闡述時,也需要考慮到媒體自由。」

而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此進行了反駁,認為針對其禁止所有關於減肥注射劑的報道的指控是「過分和無法理解的」。亞奇在回覆的電子郵件中強調:「對藥品進行基於事實且秉持中立的報道,是很容易做到的,並且這也符合公眾利益。」

社群媒體的“野蠻世界”

媒體的挫敗感也來自於這樣一個事實:身處瑞士的居民可以從世界各地獲取有關減肥藥物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從那些對減肥藥廣告缺乏同等監管和防範措施的國家傳播出來的信息。在美國,藥品製藥商、網路藥局和診所發布的減肥藥廣告在網路上觸目皆是。即便你置身瑞士,只要在Google上搜尋一下,就能輕易在YouTube上找到這些廣告。

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新聞稿中表示,它會「定期對包括印刷媒體、電子媒體(廣播和電視)和網路媒體、以及社群媒體平台進行審查」。但亞奇坦言,該機構的甄別和篩選範圍,並不涵蓋所有來自公共媒體的編輯內容,也無法對每一篇瑞士媒體發表的文章進行審查。

相关内容
诺华公司发现,要打入美国和欧洲相对富裕国家以外的市场颇具挑战,因为医疗预算紧张的各国政府质疑Zolgensma的疗效是否足以证明其价格的合理性。

相关内容

史上最贵的天价药怎样了?

此内容发布于 Zolgensma是一次性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患有罕见致命遗传病的婴儿,五年前以210万美元的天价投放市场。但由于年销售额开始下降,新市场又难以开拓,该药的瑞士生产商诺华公司(Novartis)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更多阅览 史上最贵的天价药怎样了?

面對收到的任何涉嫌違反廣告法規的舉報,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都有義務啟動調查。這些舉報可能來自任何人,其中也包括某款藥品製造商的競爭對手。

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告訴瑞士資訊,如果社群媒體上的內容引起該機構的注意,它將對其著手進行調查。不過到目前為止,社群媒體還沒有像瑞士傳統媒體那樣面臨如此嚴格的審查。

部分原因是絕大多數社群媒體平台和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網紅都身處瑞士境外,因此超出了瑞士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管轄範圍。此外,調查社群媒體無疑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如果瑞士藥品管理局想著手審查、並可能對瑞士社群媒體上關於處方藥的每一條正面言論實施禁令,那麼它將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舒巴赫說。

2023年對在TikTok上發布的100條帶有「#Ozempic」標籤的影片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其中三分之一的影片獲得了超過3100萬次的瀏覽量,而它們無一例外都包含了“鼓勵或誘使其他人嘗試司美格魯肽,或將司美格魯肽介紹為“一款夢寐以求的藥物”,又或者正面評價和描述司美格魯肽”的內容。

去年春天,TikTok實施了禁令,不允許在該平台上宣傳危險減肥行為或發布促進」減肥或增肌產品的交易或行銷」的內容。而在此之前,該平台上宣傳瘦身和誤導性健康資訊的影片數量激增,內容創作者也大肆利用宣傳減肥藥物來獲利。面對平台禁令,部分內容創作者提出抗議和反駁,堅稱此舉是對超重族群的歧視。

「人們想要了解某款藥物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他們就會主動去尋找相關信息,」舒巴赫說,「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能獲得確實可靠的信息。」

(編輯:Virginie Mangin/sb,編譯自英文:張櫻/xy,繁體校對:盧品妤)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