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十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歌约德尔调或将成为下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瑞士文化遗产。瑞士已有十项习俗和文化艺术被列入该名录。想知道是哪些吗?我们在此为您介绍。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 “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世界遗产的地方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世代相传的传统,而不是对自然景观或建筑的保护。
今年4月,瑞士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委员会提议将约德尔调列为文化遗产。联邦文化局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进一步发展约德尔调,将其传承给子孙后代,是势在必行的做法”。
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提交申请的同时,瑞士政府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这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例如,开展约德尔调的学习和培训,以此来支持这一领域的音乐人;并在瑞士全国范围内更好地促进约德尔调俱乐部之间的联络。
自2009年起,卢塞恩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设立了约德尔调专业学士学位,该课程是民间音乐学的一部分。
如果这项申请被接受,悠扬的约德尔调将成为瑞士第十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回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长的历史,并将所有十项列入名录的瑞士习俗和技艺介绍给大家。
一代人只有一次的节日
酿酒师节(Fête des Vignerons)是瑞士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酿酒师节的宗旨是表彰沃州拉沃(Lavaux)和沙布莱(Chablais)地区技能最过硬的酿酒师。
该节日在沃韦举行,每隔14-28年举办一次。首届酿酒师节于1797年举办,是该地区首个表彰最佳酿酒师的公开颁奖仪式。
这个节日什么时候举办由非营利组织“沃韦酒农兄弟会”决定。
上一届酿酒师节于2019年举行。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这座湖畔小镇吸引了一百万游客。共售出35.5万张门票。2019年酿酒师节的露天剧场拥有2万个座位,是瑞士在市中心搭建的有史以来最大的露天剧场。
这个在日内瓦湖边的剧场上进行的长达2小时的表演是节日上的主要节目。5500名演员、900名歌手和240名乐师参加了演出;从意大利定制了6000套演出服。
按照酒农兄弟会的说法,如今的这个节日,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深受宗教的影响,“已成为对人类辛勤工作和大自然的丰饶硕果的歌颂,节目的内容也借鉴了异教寓言和犹太教-基督教的象征意义。”
下一届酿酒师节的举办时间尚未公布。
巴塞尔狂欢节
2017年,巴塞尔狂欢节成为第二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瑞士传统习俗。
首次有记载的巴塞尔狂欢节于1418年(远早于宗教改革)举行。庆祝活动从圣灰星期三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凌晨4点开始,持续72小时。
狂欢节的最大活动是游行。狂欢节还以其幽默名句而出名,这些名句都是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一些评论,对过往一年在公共事务上的一些失误行为予以冷嘲热讽。游行由那些被称为“克里克”(Cliquen)的狂欢节活跃分子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道,巴塞尔狂欢节“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对社会的批评促进宽容,并有助于保护当地方言。”
2024年,巴塞尔狂欢节吸引了20多万游客。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巴塞尔动物园建园150周年、芭比娃娃电影、世界持续战争、瑞士信贷危机和通货膨胀是最热门的话题。
手工艺传统
提到文化传统,我们会想到节日、音乐、美食和艺术。但传统劳作方式呢?
2018年,瑞士两项文化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雪崩风险管理和干砌石墙技术。
瑞士与奥地利一起,因传统的雪崩防御方法而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这些方法起源于1951年的一次雪崩事故,当时近100人丧生。这是现代雪崩防护的开端。
瑞士制定了减少雪崩风险的特殊策略:从培训救援犬、分析雪层、记录雪崩到培训登山向导。
每年从11月1日到4月30日,雪崩观察员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起床,寻找新雪层并收集数据。
这些观察员分析雪层的横截面。这些数据随后被传送到达沃斯的雪和雪崩研究所(SLF),该研究所将数据转换成详细的每日预测信息和参考模板。
雪层剖面图用于观察雪层在整个冬季的变化情况,并检查薄弱层。
相关内容
瑞士人为什么是雪崩预测专家
联邦文化局认为,这个工作将把有关雪崩的“广泛而普遍的知识”世代相传下去。
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上写道:“通过将传统技能与最先进的技术相结合,这种传统文化不断得到进一步发展。”
干砌石墙
干砌石墙手艺是一种建筑技艺,在这种技术中,除了有时使用干土之外,不使用砂浆、水泥或粘合剂,将石头堆砌在一起。
干砌石墙现在或过去主要用于建造居住空间。这项技艺针对山体滑坡、洪水和雪崩有着一定的防护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道:“干砌墙建筑总能与周围环境完美契合,这种技术是营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典范。“
登山运动
瑞士以其令人屏息的阿尔卑斯山景观而闻名。因此,登山运动在201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登山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攀登活动,它还要求对高山环境、这一运动的历史以及登山者所代表的精神,有所了解。
这种精神包括不在山中留下痕迹的义务;登山者的一个重要精神是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因为登山者是被一根绳索连在一起的,联邦文化局表示。
耶稣受难日游行
提契诺州门德里西奥(Mendrisio)的圣周游行(Karwochenprozession )则是让信徒无限接近上帝的一个活动。
这个游行活动也于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游行期间,小镇的灯全部熄灭,街道被笼罩在灯笼和被灯光照亮的半透明木框绘画散发出的光影下。
圣周中的绿色周四游行会伴随着小号和锣鼓,而耶稣受难节(灰色星期五)的游行则是沉浸在深沉而悲壮的气氛,游行队伍由约600名身着盛装的人组成。
这一拥有400年历史的传统风俗受到赞颂,不仅是因为美丽的画面,当地手工艺者的精湛技艺也备受瞩目。
瑞士工艺
制表业是瑞士最著名的特色工艺之一,而直到2020年这项工艺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写道:“瑞士制表业将科学、艺术和技术融会贯通,在手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机械制表和艺术机械的手工技能。”
瑞士在申请将钟表制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也推出了保护这一传统的措施,其中包括记录、培训和宣传等举措,以促进对瑞士钟表传统价值观的认识和推广。
制表业源于瑞士的家族企业并一直以家庭为单位往下传承。制表业不仅带动了瑞士的经济,还传递了许多文化价值,如工作质量、耐心和守时。
大教堂作坊建筑法
瑞士大教堂作坊建筑法(Bauhüttenwesen)于202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中世纪时,工匠们利用这种建筑手法来建造欧洲各地的大教堂。他们按照建造教堂所需的各种技术组成小组。
如今,这些小组合并成各种组织和团体,合作修建或修复教堂及古迹等传统建筑。
这些组织和团体一直在坚持着这一行业的传统习俗和技能,让这些知识与技能得以世代相传,跨越国界。
瑞士农业
5月-6月间,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身着瑞士传统服装的农民们会将佩戴着花环的奶牛赶到高山牧场上去吃草。
不仅是奶牛,绵羊和山羊也在上山的队伍之中,前往高山露天牧场。据说,阿尔卑斯山的空气、鲜草和泉水是瑞士奶酪能闻名世界的原因。
瑞士奶酪的制作技艺和习俗在家庭中传承,但也传给了季节性工人。自2023年起,阿尔卑斯游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瑞士第二个在农业上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遗产是在瑞士被称为“索嫩”(Suonen)或”比斯”(Bissen)的灌溉系统。这是几个世纪前修建的水渠,用于将珍贵的冰川水引入耕地。
该系统利用重力和手工构造来分配水源,所使用的技术有专门的专业词汇,这一灌溉系统还运用了有关月亮的变化周期和水流的常识。
从历史上看,修建“比斯”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一个人投入在修建水渠的时间是根据农田面积来计算的,而且在高山地区,这一工作既耗时又危险。
大多数比斯的长度在5-10公里之间,最长的一条28公里,位于萨克森(Saxon)。
瑞士最著名的水渠之一是位于瓦莱州巴格内山谷(Val de Bagnes)的莱夫龙比斯,500多年来,它一直将水从山上输送到25公里外的莱夫龙村。
(编辑:Virginie Mangin/ts,编译自德语:杨煦冬)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