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英雄-费德勒
在6日温布尔登将近5个小时的网球比赛中,尽管费德勒拼搏顽强,但还是以微弱的劣势输给了西班牙名将纳达尔。
面对费德勒的失败,瑞士依然以无比的热情宽慰了这位瑞士人的儿子:“他是,而且依然是天王”,大部分瑞士媒体和全世界的网球迷这样鼓励着费德勒。
周一,瑞士的媒体不仅报道了费德勒的赛况,而且重点分析了费德勒失利的原因。专家普遍认为,费德勒和纳达尔在周日的发挥都很淋漓尽致。在这场历时4小时48分、两次被暴雨打断、温布尔登时间最长的比赛中,纳达尔首开两局,但后两局被费德勒顽强赶上。当决赛局结束时,已是21:21分,“比赛快结束时,我根本看不见对面的纳达尔,”费德勒接受采访时说。
除了灯光等外部原因外,费德勒的身体状况也成为瑞士媒体讨论的热点,他12月份所患的“单细胞增多症”,是否影响了其比赛的成绩?“这种顶尖的比赛必须拿出百分百的实力,(因病)只有98%自然不成,”《Blick》报这样为费德勒开脱。
瑞士安慰网球天王
瑞士报纸《Tages-Anzeiger》写道:“温布尔登2008告一段落,但费德勒的世纪并没有结束”。这位瑞士人有动力、有才能、有实力、有状态、有技能获得下一个冠军。“尽管费德勒在绿色乐园(草地)被拉下马来,但一年之内,他又会站在领奖台上”。
不仅媒体,网球迷和费德勒的朋友都向他表达了安慰之情。滑雪名将鲁西(Bernhard Russi)说,他总归是最伟大的网球选手。6日比赛刚结束,费德勒的官方网站就“挤满”了瑞士球迷慰问的言语。
费德勒仍是瑞士的英雄
尽管费德勒进入2008年以来状态一直不佳,很多人怀疑费德勒的网球世纪是否已近尾声,但他仍然是瑞士当之无愧的“No. 1”。
瑞士人喜欢费德勒,不仅因为他的网球成绩,更因为他的为人。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瑞士人对自己国家形象及民族性格的认可与认同-低调、平实但有成就。
含蓄而内敛的费德勒,尽管连连失利,但在瑞士的号召力却有增无减。从启用费德勒作为形象代言人的Jura咖啡机总裁Emanuel Prost的口中,可以分析出费德勒依然是瑞士英雄的原因:“费德勒很聪明、行动迅速,但又很谦虚、朴实。他亲切友好不傲气。这正是大多数瑞士人所希望拥有的品质:努力工作,取得很大成就而依然保持低调”。
虽然费德勒暂时处于劣势,但瑞士人感同身受,伤心之余对费德勒的东山再起寄予厚望。可以说,费德勒秉承了瑞士人坚忍不拔、追求完美的民族个性,瑞士人便不自觉得将他视为民族的代表。所以费德勒的失败,在瑞士如此引人注目。
体育与民族主义
费德勒在温布尔登的5连冠,曾经让瑞士感到荣耀。将运动与“为国争光”连在一起,在中国人的想法里似乎很普遍。但如果在瑞士谈起费德勒的失利是“为国抹黑”,那么一定会遭到瑞士人的嘲笑。瑞士人是耻于将运动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甚至羞于谈到自己的民族主义。
瑞士记者Berthoud强烈反对在欧锦赛赛场上高唱各国国歌,他反对民族主义,认为这是战争的根源。他的看法代表着一部分的瑞士人。
瑞士法语区的女学生Vanessa,在一次语言课上得知,美国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唱国歌、印度学生要穿校服、升国旗、而中国学生每周都要唱国歌、升国旗时,言辞激烈地表示:如果在瑞士也要这样,那我就干脆不上学了。
反对民族主义、不用某种固定的方式表现民族主义,却并不意味着没有民族主义。
在欧锦赛瑞士迎战捷克和土耳其接连告负时,整个瑞士陷入低迷。即使身非球迷,也会感染到一种国家的颓势与失落之情。尽管瑞士人不愿谈民族主义、淡化爱国主义情绪,中立、平等、人权似乎高于一切,但他们和各国国民一样,也自觉地维护着自己的祖国。
爱国其实是一种本能,就像爱自己身体的器官一样。无论谈与不谈,拥有民族自豪感、关注自己国家的命运是与生俱来的。在目前的和平时期,运动就似乎成为了国家的代表。而运动明星,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折射着民族的性格。费德勒之于瑞士,就如同刘翔之于中国。
解读费德勒,就是在解读瑞士民族的性格。无论是否赞同民族主义,符合民族性格的运动明星都会在人民的视野中很自然地成为国家的代表。费德勒应该会在下场比赛中获胜,因为无数支持他的瑞士人,无论是不是网球迷,都是这位瑞士英雄最强大的后盾。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宋婷
2001年,费德勒首次在温网1/8决赛中战胜当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桑普莱斯。当时的桑普拉斯正在努力创造连胜31场的纪录。
2003年,费德勒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夺冠后,成为继Stefan Edberg、Pat Cash和Björn Borg之后,唯一一位获得温网青少年组冠军后又成功获得精英(成年)组冠军的选手。
费德勒曾赢得温布尔登男子单打的五连冠(2003年-2007年)。网球历史上只有Björn Borg(6连冠)和桑普拉斯(Pete Sampras,7连冠)比他更胜一筹。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