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動物園裡的猩猩:歷史的變化與進步

巴塞爾動物園裡的黑猩猩。
巴塞爾動物園裡的黑猩猩。 KEYSTONE

150年前在瑞士巴塞爾動物園初建之時,「異國物種」佔大多數。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動物)需求為導向的飼養方式變得越來越普遍,直至提出「保障靈長類動物基本權利」的動議作為最高潮出現。飼養猩猩的方式在歷史長河中呈現出很大的變化。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兩隻黑猩猩坐在小桌旁用湯匙喝湯:這些「Max和Moritz」的照片在30年代時造成很大轟動。

這兩隻黑猩猩「Max和Moritz」是巴塞爾動物園最早的類人猿。
這兩隻黑猩猩「Max和Moritz」是巴塞爾動物園最早的類人猿。 ZOO BASEL, POSTKARTE

當時的主飼養員Carl Stemmler曾這樣說起「他的」動物:「Max在3天就學會了像模像樣地用勺子吃飯。而Moritz則用了一個月才懂得要用手拿勺子。」

以當今視角來看,這似乎有點奇怪,但直到上世紀60年代,對類人猿進行「教育」、讓牠們「成人」的做法都很普遍。

歷史學家Jennifer Degen說:「一般來說,沒有媽媽的小猩猩會被送到動物園。牠的飼養員會想,要教牠點兒什麼東西呢。”

這也是因為要「控制」動物:「人們意識到,當猩猩長大後會變的危險。所以養育的基本原則還是要維持等級制」。

其中比較典型的軼事是:據飼養員Carl Stemmler自述,他在教「Max和Moritz」爬下樹時,會用彈弓打牠們的屁股:「猩猩哇哇大叫,像著了魔一樣從樹上衝下來,閃電一樣快。」

是戈馬(Goma)的誕生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1959年巴塞爾動物園再次轟動世界:在歐洲的動物園裡,首次出生了大猩猩小公主。

當時的巴塞爾動物園園長Ernst Lang抱著大猩猩幼獸戈馬:繁殖的成功引發了畜牧學的思想轉變。
當時的巴塞爾動物園園長Ernst Lang抱著大猩猩幼獸戈馬:繁殖的成功引發了畜牧學的思想轉變。 KEYSTONE / PHOTOPRESS-ARCHIV

「二戰後動物園由一個休閒的公園轉變為具有科研性質的企業,其自我認知發生了轉變。動物園被賦予了新的使命,」Degen說。只有動物在動物園裡過得好,繁殖工作才能有更大成功。由此那些「擬人化」的訓練才宣告終結。這樣的轉變也體現在為動物們建造的現代化設施上,人們開始更以為動物營造自然的生存環境為導向。

當時的「瑞士影像週刊」(Schweizer Filmwochenschau)報導:「巴塞爾動物園發生大變革:一位勇於進取的園長建起了一座巨大的猩猩館,他驕傲地稱之為當今歐洲最現代化、最先進的。」

當時的許多動物園也開始了類似的改革。雖然說在猩猩飼養方面巴塞爾動物園處於領先地位,著名的動物學家、動物攝影師Jörg Hess表示:其他動物園如蘇黎世動物園,他們的動物飼養方式也是很現代化的、處於同等地位。

但在另一點上,巴塞爾無疑又大大領先一步:2022年該州提出了「保障靈長類動物基本權利」的動議。

雖然選民堅決拒絕了該動議,但其深入討論的核心仍集中在巴塞爾動物園的猿猴飼養方式上。

如今巴塞爾動物園的管理者Adrian Baumeyer表示,類人猿們生活得很好。 「如果我們把人類的基本權利強加於動物,那就是把牠們放在了人類的社會結構之下,行不通的。更重要的還是要維護現行嚴格的動物保護法」。

再過幾十年,當我們回顧現在的猿猴飼養方式時,會不會跟我們現在看待當初一樣,覺得不可思議?面對這樣的問題,Baumeyer給了否定答案:「我覺得不會,至少不會覺得那麼離譜。因為當時人們就像處於『黑暗』之中,站在籠子前最先要問的是,猴子到底吃什麼」。

(譯自德文:宋婷/dh,繁體校對:方常均)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宝琳·图鲁班

对于领土上的大型食肉动物,政府应该加以管制,还是去适应它们的存在?

野狼袭击牲畜事件的增加,让各利益方之间气氛紧张。预防性扑杀受到了自然保护主义者的批评。您对此有何看法?

31
18 留言
查看讨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