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外交官為關鍵人工智慧公約辯護
瑞士外交官托馬斯·施耐德促成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人工智慧公約,推動全球就如何在技術變革中保護人權達成共識。然而,這項成就也引發了爭議,批評者指責他在關鍵原則上做出妥協。當他即將告別陷入困境的歐洲委員會時,我們對他進行了專訪。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是否應該允許人工智慧(AI)基於人們的性別和膚色進行歧視對待,決定人們能否獲得貸款和醫療服務,甚至利用我們的數據進行操縱和監視?直到幾個月前,全球還沒有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來解決利用人工智慧系統侵犯人權的問題。但經過多年的努力,歐洲委員會(CoE)在瑞士的大力參與下制定了一項全球性的人工智慧協議。
在如此錯綜複雜的議題上主導國際談判,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外交官也會感到吃力。然而,當托馬斯·施耐德走進歐洲委員會的會議室時,他依然氣定神閒。這位過去兩年主導協議談判的瑞士外交官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到2024年3月,歐洲委員會的46個成員國和包括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在內的11個觀察員國,終於就首個全球人工智慧公約達成了一致。
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公約旨在保護公民免受人工智慧技術不當使用的危害,被視為應對AI對人權、民主與法治威脅的重要一步,也被視為施耐德個人的重大勝利。
九月中旬的一個早晨,在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就在施耐德作為人工智慧委員會主席任期即將結束的前一天,一場討論正在進行。討論的焦點是一項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工具,旨在幫助各國政府評估人工智慧的風險和影響。
今天到場的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組織代表,並不指望這個工具在保護人權方面帶來真正的突破。
法努奇在談判間隙表示:「有些國家堅持要修改措辭,因為它們不想承擔哪怕一丁點兒的義務。」這位歐洲非營利法中心的高級法律顧問對缺乏明確的義務感到擔憂,因為這樣一來,公約的效力就會降低,淪為「純粹的意向聲明」。
一些民間組織擔心,《人工智慧公約》本身有太多模糊之處,難以有效實施,違反公約的情形將難以界定,最終可能不會產生實質的製裁或懲罰措施。
歐洲委員會迫於壓力匆忙達成人工智慧公約
一些組織指責歐洲委員會出於錯誤的動機匆忙達成一項全球公約。批評者認為,在歐洲委員會面臨合法性危機的情況下,推動達成這項公約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保護人權,不如說是為了挽回委員會的國際聲譽。他們認為,由此產生的公約在關鍵義務上對科技公司網開一面,例如防止AI系統中的偏見或人為操縱。民間社會的代表指出,在談判中做出讓步是為了安撫美國,因為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
“有些國家堅持要修改措辭,因為它們不想承擔哪怕一丁點兒的義務。”
弗朗西斯卡·法努奇,非政府組織駐歐洲委員會代表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瑞士非政府組織代表說:「從一開始,委員會就打算讓一些觀察員國參與其中。」觀察員國沒有投票權,但在談判中有發言權。這位代表還指出,「這導致各方達成妥協的壓力上升,也使得制定一項非常規範和嚴格的公約的難度變大。」
施耐德:老練的談判專家
有人批評施耐德在《人工智慧公約》談判中向華盛頓妥協,稱他是「美國的傀儡」。對此,他不以為意並繼續前進。用他的話來說,這種「美國指揮、他人聽命」的說法,「符合佈魯塞爾一些人的利益,是為了在談判過程中給我和秘書處施壓」。這位52歲的外交官很清楚,他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
施耐德穿著帶有彩色扣環的淡色外套,配上一件印有app圖案的襯衫,顯得輕鬆隨意,沒把自己太當一回事。他自稱是個謙遜的國家公僕,做決策時從不考慮自己的個人前途。他的履歷足以說明一切:這位外交官在聯合國、網路名稱與數位地址分配機構(ICANN)等主要國際組織中從事了近二十年的治理與監管工作。
他的談判本領早在學生時代就顯露出來。施耐德在瑞士東部聖加侖州的小村莊度過了學生時代。 「我比同學早一年上小學,個子比他們矮,身體也不如他們強壯」施耐德回憶道。那時,他學會了透過說服他人來贏得支持,這種能力後來為他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巨大成功:2017年,他出任瑞士聯邦通信局(OFCOM)大使兼國際事務主任。
施耐德表示:「我們是一個小國。要想說服別人,我們必須有充足的論據,提出比其他人更好的建議,並付出大量努力。這樣別人才會跟隨我們的腳步。」施奈德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歐洲委員會主持多個委員會和專家小組的工作,並自2022年起擔任人工智慧委員會主席。
《人工智慧公約》的達成能算成功嗎?
“所有46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公約應具有全球影響力,而不應局限於歐洲。”
托馬斯·施耐德,歐洲委員會人工智慧委員會主席
在擔任人工智慧委員會主席期間,施耐德促成了全球首個人工智慧公約,這可謂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這也促使非歐盟國家在採用新技術時,遵循《歐洲人權公約》(ECHR)的標準。《歐洲人權公約》是歐洲委員會在成立後的隔年(1950年)所推出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截至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九個國家和歐盟已經簽署了《人工智慧公約》,但瑞士和其他許多國家(多語)尚未簽署。要使該公約具有法律約束力,各國必須在國家層級進行立法。每個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步調進行公約立法,這意味著公約的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儘管如此,《人工智慧公約》仍被認為是歐洲委員會的一項重大成就,也為施耐德的履歷增添了亮點。人工智慧委員會的幾位成員也肯定了他在公約通過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
荷蘭代表團成員弗洛里斯·克雷肯表示:「要讓所有國家的法律體系達成一致,這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但如今我們有了一項國際公約。」他的同事莫妮卡·米拉諾維奇也附和道:「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對這項公約感到非常自豪。」就連施耐德的繼任者、9月份接任委員會主席的西班牙人拉莫斯·埃爾南德斯(Ramos Hernandez)也坦言,接替他的工作不容易,「他做得非常出色」。
美國國務院也稱讚了施耐德,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他的工作「對公約的達成至關重要」。唯一一位在斯特拉斯堡出席人工智慧委員會會議的美國代表說,自己也未被授權就此話題接受採訪。
以免除企業責任為代價換取美國簽署公約
然而,對於這項被一些人稱為「施耐德公約」的協議,以及歐洲委員會本身,仍有一些陰影揮之不去。
「數位社會」(Digital Society)協會的專家大衛·索默(David Sommer)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為了讓美國(和其他國家)同意並簽署公約,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協,例如允許各國將私人企業排除在公約義務之外。受歐洲委員會高層指使。 」
弗朗西斯卡·法努奇也持同樣的觀點,但她批評施耐德在面對民間社會的一些不滿時選擇“走捷徑”,總想盡快達成目標,不願拖延太久。這位法律專家說:「在某些會議中,我們對瑞士一貫的中立立場偶爾失守感到有些不安。」
與美國一樣,加拿大和英國也反對在《人工智慧公約》中為出於商業目的開發和使用人工智慧的私人公司規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義務。瑞士資訊swissinfo.ch曾嘗試聯繫這兩國的代表,但對方都拒絕置評。
達成協議
歐洲委員會(CoE)對這些指責予以否認,稱其為“毫無根據的猜測”,並通過電子郵件澄清,談判的結論和最終結果由委員會內的各成員國共同決定。
施耐德也支持這個立場,否認對他的指責。他表示,主席的職責是主持討論、尋求共識,但公約內容最終是由46個成員國共同決定的。他指出:「所有46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公約應具有全球影響力,而不應局限於歐洲。」他也強調,自己在會議中給所有提出問題的代表發言機會。
施耐德對於外界批評他「屈服於美國影響」感到不解,畢竟27個歐盟國家在委員會中佔據半數以上席位,力量不容小覷。 「總體來看,歐盟及其他成員國的發言時間比美國和加拿大多。」施耐德回憶。他也表示,他並沒有為達成共識而遊說,只是希望各國能在3月15日的最後期限前就草案達成協議。
人工智慧委員會秘書克里斯蒂安·巴索林(Kristian Bartholin)也為施耐德辯護。他表示,施耐德一直努力扮演一個中立的協調人,推動一項包括歐洲國家和非歐洲國家在內的協議。 「如果我們想要保護公民,就必須確保不僅歐洲國家遵守基本標準,主要的AI技術生產國也要遵守。」巴索林強調。
儘管如此,外界仍質疑歐洲委員會是否只是為了捍衛自身合法性,才不惜一切代價促成協議。過去二十年來,歐盟在公民權利和安全治理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2022年之前,俄羅斯一直是歐洲委員會的成員,這也影響了這個機構的公信力──照理來說,歐洲委員會的成員應該是那些尊重人權和民主價值的國家。
日內瓦大學的一位教授最近在《時報》(Le Temps)上寫道,歐洲委員會在斯特拉斯堡的新辦公大樓內,笨重的沙發和簡樸的裝飾也印證了一些分析人士的觀點:歐洲委員會「長期以來一直在衰落,既沒有實權也沒有公信力」。但另一些人則認為,正是歐洲委員會的“低調”和“謙遜”,使其甚至能在歐盟以外的國家推動人權事業發展。
瑞士:歐洲委員會中的“常駐角色”
有一點可以肯定:施耐德的職業生涯並未走下坡路,而是正值巔峰。他已經結束了作為人工智慧委員會主席的最後一次會議,對於將這副重擔交接出去,他感到鬆了一口氣。但他並未完全退出舞台:他將繼續擔任委員會副主席,留在斯特拉斯堡,繼續發揮影響力。
瑞士雖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仍將在歐洲的這個主要機構中發揮重要作用。今年9月,前聯邦委員阿蘭貝爾塞(Alain Berset)就任歐洲委員會新任秘書長。貝爾塞認為人工智慧是一次“範式轉變”,也是對民主的一種“潛在威脅”,因此他主張對其進行監管。
施耐德則認為,人工智慧將在應對氣候變遷、能源資源管理等重大挑戰中發揮關鍵作用。但他也意識到,演算法對思想自由和民主構成的威脅與日俱增。他希望公約能有助於建立一種法律秩序,以減輕人工智慧帶來的危害和風險。
他說:「這是否會奏效,要等十年、二十年後才能見分曉。」
(編輯:Sabrina Weiss,Veronica De Vore,編譯自英文:瑞士資訊中文部/gj,繁體校對:盧品妤)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