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瑞士的直接民主制
我是欧盟的瑞士公民,在瑞典的一座城市还拥有行政权(尽管权力有限)。我致力于全球性民主讨论已长达数十年之久。直到现在,对于瑞士奉行并实践的民众参政制度的前景及风险,人们在认识上还有若干误区。这一状况必须扭转,因为为了让21世纪的民主制进一步民主化,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为各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让我们先来谈谈外界对瑞士体制的主要误解。首先,瑞士人自己对此恐怕难辞其咎。几年前,瑞士官方邀请外国客人前往山区参观那里所谓的“州民大会” (Landesgemeinde),以体验“真正的”直接民主。众所周知,现代民主的创建基于人权,授权和投票等原则。此类民众集会先于现代民主而存在,在瑞士几个小州沿袭至今。
在这样一次民俗游览中,一位波兰的大使对我说:“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将永远无法拥有直接民主制。因为我们既没有这么壮丽的群山,又没有如此好喝的白葡萄酒。”
那天的格拉鲁斯阳光灿烂。一边,他和他的同僚畅饮着葡萄酒;另一边,我对瑞士民主进行着诠释,比如:当今瑞士的直接民主与中世纪“州民大会”之间的关系已经微乎其微,它其实更是一种对法国大革命基本宗旨的执行,即通过公民动议和全民公决的手段、结合诸如电子投票等的现代技术来实现赋权于民… 可是,各国嘉宾对我的话几乎没有什么兴趣。
另一种常见误解源于以个别公投结果对民主工具进行盲目评判的这一经常性做法。 以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这种做法将使公共舆论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瑞士最近几次分别关于禁建清真教宣礼塔、高管薪酬封顶、质疑与欧盟的双边协议以及否决购买新型喷气式战斗机等公投结果,都反映出这种状况。
这种对个别公投结果或正面或负面的指摘现象,完全忽视了一个政治体制对社会所产生的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不能忘记,在该体系中公民当家做主行使权力的行为远不仅限于公投日这一天。
至于另一种误区,瑞士人也未能幸免。他们过于强调其民主手段的“独特性”。 这样一来,适得其反:围绕现代直接民主选择性和局限性的辩论不仅没能帮助人们理解民主,反而时常让他们更摸不着头脑。
然而,世界并非一成不变。公民动议及全民公决作为现代直接民主的两件法宝已经具有全球性。近几年,被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某种形式将其纳入本国宪法。欧盟也于2012年通过欧洲公民动议加入了这一阵营。这是首次在跨国层面实现的推动直接民主进程的努力,它甚至采用了收集电子签名等形式。
瑞士的直接民主经验为何如此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又如此具有普遍性?哪些主要元素可以帮助我们对此有所认识?
首先就是开口谈论,就这么简单!早在古希腊初期,成功的民主体制在对任何事务做出决定前均允许公民进行讨论甚至辩论。而在瑞士,其具体表现就是国家政治机器的亲民性及普及性,决策流程旨在鼓励政治讨论,而非避免论辩。
举例来说,公民动议在全国公投中极少获得完全的胜利。然而,它们却在公众对各种问题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稳健地达成妥协。曾有一项提案要求为提高有效动议的门槛,增加所需收集的签名数量,这还在本网站上引起过讨论。该提案显然和体制的优势背道而驰。所幸的是,它得以通过的概率几乎为零。世界能够从瑞士政治体制的协作性设计中受益,因为后者带来的不是聒噪的革命,而是持续的进步。
其次就是实践,显而易见!瑞士公民不断地被邀请就共同事务与他人进行探讨,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他们的参与自觉自愿。多达八成的瑞士公民每年至少积极参与一次公民投票 – 而且,如果遇上自己不甚熟悉的问题,许多人会有意识地放弃投票权。这些事实驳斥了那些基于单次公投和选举投票而作出的所谓平均参与率的肤浅结论。此外,保持活跃的公民意识和邀请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的体制与另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民公决体制形成明显对比,后一种制度下,当选代表以民决为幌子,玩弄权术,从而为各种政治操控打开了方便之门。
最后一点,直接民主并非瑞士的发明;倒是直接民主成全了瑞士。在公民动议和全民公决两类投票形式中均有发言权,这一实践背后蕴涵的基本宗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些思想方针在瑞士得以扎根沃土,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壮大。
与此同时,这也解释了瑞士当前体制明显的局限性,包括内、外部融入的问题(对内如何赋予更多居民投票权,对外如何协调“公民民主参与”同“积极发展同欧盟双边往来”的关系)。对这一点的误解恰巧可以解释瑞士直接民主中许多结构性的缺陷,尤其在政治教育和财务透明度等方面。
尽管如此,如果世界能更好地理解瑞士直接民主的优点,那它便能确实地从中获益。与此同时,瑞士人也应该更好地认识并珍视他们最为可贵的资源 -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主权。
“视角与观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视角与观点》栏目不定期地刊登各界专家、评论者、观察家及决策者的文章。我们的宗旨是,以个人独特对瑞士或国际重大话题和事件的观点和视角引发讨论。
如果您对瑞士或国际事件有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请发给我们,我们将有筛选地刊登。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中文部转译)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