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男女之間橫著一條“政治鴻溝”

最近美國總統大選,近六成的年輕女性支持哈里斯,而同比例的年輕男性則支持川普。在瑞士,女性和男性在政治上同樣漸行漸遠:比如,當政府和議會建議投資數十億瑞郎拓寬A1高速公路時,62%的女選民說不,而57%的男性說好。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男性和女性政治觀點的差異越來越顯著,這一全球趨勢年輕人中更為明顯。最近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男女青年選民意向兩極分化的突出體現:據英國《衛報》報道,在18-29歲年齡段的選民中,58%的女性投票支持卡馬拉·哈里斯,而56%的男性支持唐納德·特朗普。
英國商業日報《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研究了多國數據之後發現:非西方國家的政治性別鴻溝似乎更大。「在韓國,青年男女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中國情況也類似。在非洲,突尼斯同樣呈現出相同態勢。」該報認為,「性別鴻溝」現像已出現在全球各大洲。
公投中的差異
瑞士自然也不例外。性別鴻溝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瑞士全國性公投結果中。例如,在去年11月的全民公投中,女性選民否決了全部四個議案,男性則相反地贊成所有議案。
政府計畫的高速公路擴張建議案因許多女性選民的反對而最終以失敗告終。根據gfs.bern研究所對公投結果的分析,該議案投票的性別差異高達19個百分點:57%的男性贊成該議案,而女性中只有38%投了贊成票。
瑞士公投自有紀錄以來的最大性別鴻溝發生在2022年退休金改革議案中。如下方圖表顯示:近三分之二的男性支持修改提高女性退休年齡,而三分之二的女性持反對意見,性別差距高達27個百分點。最終,男性選民佔了上風,改革議案獲得通過。
AVS21/養老及遺屬保險21(2022年):4年內逐步實現將女性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僱員從62歲起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提升增值稅以補充退休和遺屬保險基金(2022年):將增值稅(VAT)提高0.4個百分點,以確保退休金和遺屬保險基金在未來十年內仍可得以維繫。
公路擴建(2024年):政府與議會建議投資53億瑞郎拓寬A1高速公路伯恩與蘇黎世之間以及洛桑與日內瓦之間的路段。
瑞士印尼自由貿易協定(2021年):政府希望與印尼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房屋租賃法–轉租條例修訂(2024年):新法規規定,如要轉租房屋或任何其他場所,租戶需要獲得房東的書面同意,並有義務將任何變動通知房東。
企業預扣稅聯邦法(2022年):政府和議會建議取消企業預扣稅和交易印花稅,以加強瑞士債券的競爭力。
儘管如此,政治學家瑪蒂娜·穆松(Martina Mousson)依然強調:「男女投票意向差距懸殊屬於例外情況,而非常態。」
自gfs.bern研究所開始公投分析以來,在410多項全國公投議案中,將近70項投票結果顯現出性別差距。女性「獲勝」16次-比男性(11 次)多“贏”了5次。從現有數據來看,瑞士國內選民和海外瑞士人的投票傾向並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自2020年以來,公投結果的性別差距顯現更加頻繁,程度更深。在性別差異最大的10次聯邦公投中,有6次發生在最近4年。
瑪蒂娜·穆松認為,性別差異首先與公投議題相關。「我們知道,女性選民在某些特定政題上的觀點有別於男性,而最近幾年中的公投很多涉及到此類議題,例如環境。」穆松解釋。
這位政治學家指出,原則上,女性選民更傾向支持環保,贊成加強退休金體系,關乎少數或弱勢利益,支持預防性醫療保健、公共服務,也更常反對軍隊。當議案直接影響到她們的權益時,她們也會捍衛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反映先前提到的有關「提高女性退休年齡」的投票中。
關於政治上的性別鴻溝,穆松給了另外一種解釋。她說:「一種新的女性政治意識開始出現。」隨著2019年的女性大罷工的發起,女性越來越意識到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她們發現在特定議題上的」女性團結」。「她們現在更願意以不同於男性的方式思考問題。」穆松說。
女性更傾向左翼
性別差異不僅體現在公投議案,也反映在國會選舉上:女性選民比男性更青睞左翼政治人物。
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男性更傾向於投選保守黨,而女性則會更多地把票投給社會民主黨和綠黨陣營。如下圖所示,這種情況在1990年代就已經出現。此圖表數據來自洛桑大學於1995年啟動的一項研究:
然而,當上世紀70-80年代瑞士女性初獲選舉權時,情況恰恰相反:女性選民在政治光譜中比男性更靠右。當時人們常說,女性的政治傾向和牧師相近。政治學家安克·特雷希Anke Tresch解釋說:「從1987年開始,這種趨勢發生了逆轉,女性政見向左傾斜的趨勢在之後的選舉中愈發明顯。」
「世俗化在女性政治傾向的轉變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1970年代,女性比如今更加熱愛宗教並積極參與教會活動。」安克·特雷希(Anke Tresch)解釋道。此外,婦女地位的改變也是促進改變的因素之一。「女性更多地參與進勞動力市場,平均受教育程度也高於男性。」
特雷希認為,保護女性權益和少數民族權利等議案的“召喚”,也讓女性越來越傾向於左翼政黨。“她們對這些問題非常關切。”
未來幾年,政治觀點上的性別差異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因為它在年輕人中尤其明顯。根據洛桑大學的研究,上次聯邦議會選舉中,社會民主黨在18-24歲女性選民中佔據顯著優勢,而同齡男性則明顯傾向於保守右翼的人民黨(UDC/SVP)。特雷希表示:「年輕一代的政治性別鴻溝還在繼續加深。」
並非完全斷裂
不過,專家們並不為男女之間在政治上漸行漸遠而感到擔心。「在不同人口群體之間,總是存在著政治傾向上的較大差別。過去,人們在政見上的差別往往源於他們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如今,人們越來越關注性別因素造成的差異。」特雷希分析道。
她同時指出,研究表明,年輕女性在選擇伴侶時越來越多地將政治傾向納入考量。「如果這種現象變得普遍,可能會對社會產生一定影響。」
穆松對男女政治立場差異持更樂觀態度。她說:「我不認為女性和男性因為政治觀點的不同而影響日常生活中的相處。」
偶爾現象,還是代表性問題?
各黨派中,左翼比右翼政黨更關注男女政治差異議題。自由民主黨(PLR/FDP,右翼)聯邦院議員約翰娜·加帕尼(Johanna Gapany)說:「我不認為存在持久性的鴻溝。」在她看來,男女政見的分歧主要取決於具體議題。
綠黨議員德菲娜‧克洛普芬斯坦(Delphine Klopfenstein)則認為,選票中出現的性別鴻溝反映出一個議題:聯邦議院中的女性議員不足。她表示:「由於議會決策沒有充分考慮到女性的意見,所以後者要通過投票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編輯:Samuel Jaberg,編譯自法文:郭倢/dh,繁體校對:盧品妤)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