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政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历史-大事记 以前 下一个 1859年:苏法利诺战役(意大利北部)的交战 1859年:苏法利诺(Solferino)战役(意大利北部)的交战双方分别是拿破仑三世带领的法国-萨丁尼亚联军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军队。瑞士商人亨利·杜南(Henry Dunant)发起对双方伤兵的救援行动,这被视为红十字运动的起源。(Carlo Bossoli,1815-1884年) 美国内战 (1861-1865) 1863-1864年:随着国际委员会的成立,在日内瓦(Geneva)举行的一次会议采用了白底红十字图案(瑞士国旗颜色的翻转)作为保护标志。有12个国家签署了第一个以保护敌方伤兵及救护人员为主旨的《日内瓦公约》。(美国内战,1861-1865年,ICRC) 土耳其为支援红十字会而于1928年发行的邮票 1876年:奥斯曼帝国在与俄国作战时采用了红新月图案,1929年的日内瓦公约承认了这一标志。(wikimedia.org) 亨利·杜南(1828-1910年) 1901年:亨利·杜南荣获首届诺贝尔和平奖。1910年,这位日内瓦人在瑞士东部的外阿彭策尔州(Appenzell Outer Rhodes)小镇海登(Heiden)与世长辞,杜南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18年。(ICRC) ICRC 1914-1918年:德国战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会增加了对战俘的统计与保护活动。它还为陷入敌方战线后的平民建立了救援包裹和通信的分送服务。 澳大利亚军队在伊佩尔附近为一次毒气攻击作准备(1917年) 1918年2月,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呼吁交战双方停止使用毒气。据估计这种武器在战争中造成约10万人死亡,在1925年的日内瓦公约中禁止将毒气用于战争。(英国皇家战争博物馆) 1921年:苏联的饥荒 红十字会发动国际社会,试图拯救苏联、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3200万饥饿的灾民。(ICRC) 被电网困住的集中营犯人 1939-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希特勒政权企图灭绝犹太人和其它少数族裔,平民受害者人数首次超过战争死亡士兵总数。尽管红十字会做到了加强对战俘的保护,但它对纳粹集中营中的平民所采取的行动却极其有限,甚至根本不存在。(波兰红十字会) 广岛,1945年:“市中心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恐怖景象”(马塞尔·朱诺德) 红十字会与国际舆论都未能及时意识到被美国原子弹摧毁的两座日本城市所遭受的痛苦的程度。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代表马塞尔·朱诺德(Marcel Junod)是第一位访问广岛的外国医生,他于1945年9月8日到达广岛,此时据该市遭遇灭顶之灾已有一个多月。(ICRC/Marcel Junod) 也门冲突的俘虏,1964年 1949年:日内瓦会议采纳了4个公约,大大加强了国际法。其中最重要的进步是涉及平民的第4公约。这4个公约所包含的条款专门针对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害者的保护。(ICRC) 美国直升机轰炸柬埔寨边境附近的一个越共营地,1965年 1960年:伴随着亚洲与非洲原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红十字会数量也迅速增加,这一势头持续了10年之久。目前在全世界共有186个国家红十字和红新月会。(AP Photo/Horst Faas) Keystone 比夫拉,1967-1970年:在食品发放中心里等待领取牛奶和鱼券的儿童 尼日利亚内战导致人道主义的灾难。冲突的内战性质及尼日利亚政府拒绝接受任何救援意味着红十字会陷于瘫痪。而红十字会的飞机甚至也成了开火的目标。这种僵局促成了在法国人贝尔纳·库什内(Bernard Kouchner)的积极推动下创建的非政府组织“无国界医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H.D. Finck/ICRC) 1984年,乌干达:给家人写红十字通信的人 在上世纪80年代,非洲发生的各种地区性冲突造成成千上万的流离失所者,例如照片中这位乌干达人,他正在给他的家人书写红十字通信。(Liliane de Toledo/ICRC) 1994年:卢旺达人在等待获准穿越边境进入扎伊尔 1994年4月至7月间,大约有50-100万人在卢旺达的种族屠杀中丧生,而国际社会却对此无能为力。在屠杀期间,红十字会一直都驻扎在卢旺达。(Thierry Gassmann,ICRC) 2007年:红水晶标志正式成为继红十字和红新月之后的第三个红十字会标志 在瑞士的推动下启用的这个标志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救护组织也被接纳到这一运动中来。它还为通过旨在改善这两个组织间合作的协议开创了道路。(Keystone/Laurent Gillieron) Keystone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150年历史见证了很多人权的进步。然而在一些悲剧性事件中,这一国际组织的救援活动却表现得软弱无力。让我们一起通过图片回顾其成长历史。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06月29日 - 11:00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阅读更多 下一个 以前 相关内容 红十字会:自我调整,应对冲突”质变”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06月29日 当年克伦贝格尔以瑞士外交家身份接手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国际红会时,正是暴力频繁的时期,尤其是在非洲之角(索马里和阿… 更多阅览 红十字会:自我调整,应对冲突”质变”
相关内容 红十字会:自我调整,应对冲突”质变”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06月29日 当年克伦贝格尔以瑞士外交家身份接手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国际红会时,正是暴力频繁的时期,尤其是在非洲之角(索马里和阿… 更多阅览 红十字会:自我调整,应对冲突”质变”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