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迫制度比普丁和習近平活得更長
安全研究中心的政治研究員布利安·卡爾森(Brian Carlson)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對權力接替根本沒有法規。儘管如此,他認為這兩個獨裁國家不太可能發生改變。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瑞士資訊swissinfo.ch:自冷戰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核武對峙能保證和平:沒有人能在不毀滅自己的情況下發動核子戰爭。俄烏戰爭卻顯示,正是核武威懾才使戰爭成為可能?
布利安·卡爾森:我不認為俄烏戰爭是一種新型衝突。唯一擔憂的是,俄羅斯可能會使用戰術核武器,向西方發出信號:你最好後退。此時俄羅斯下了賭注,認為使用低水平核武器不會引發同美國的核武衝突。
俄烏戰爭的結果將決定未來各國對軍事迴旋餘地的解讀,您如何評估這種風險?
不幸的是,俄烏戰爭可能會開創一個先例。烏克蘭不太可能將俄羅斯軍隊完全趕出自己的領土。如果能回到俄羅斯入侵前的狀態,將是最理想的情況。否則,俄羅斯人會從侵略行為中獲得回報,就像他們從吞併克里米亞行動中獲得回報一樣。這將為台灣問題帶來負面榜樣。俄羅斯在烏克蘭遇到的困難世人皆知,這可以阻止中國進攻台灣。
布利安·卡爾森(Brian Carlson)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CSS)全球安全團隊的負責人。這位44歲的美國人擁有華盛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院的國際關係學博士學位。他是俄羅斯和中國問題專家,會講俄語和漢語。
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普丁之所以能夠發動這場戰爭,是確信能得到中國的支持。您同意嗎?
我認為是的。在普丁看來,中國不予反對是開戰的必要條件。
俄羅斯和中國的盟友關係有多密切?這是為了對抗美國而結成的目的性同盟,還是有更深的層次?
我認為,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建立了密切的伙伴關係,以挑戰美國及其主導的世界秩序-這是兩國關係的主要基礎。然而從長遠來看,中俄兩國之間存在著利益分歧。中國正試圖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無疑對俄羅斯構成了潛在威脅。
“從長遠來看,中俄兩國之間存在著利益分歧。”
兩個國家擁有很長的共同邊界。是否存在尚未解決的邊界衝突?
上一次造成雙方人員死亡的邊境衝突發生在1969年。目前兩國的邊界劃分已經合法解決,但有人擔心,中國未來可能企圖控制俄羅斯遠東的一些地區。中亞和北極也有潛在的衝突地區。
針對普丁和習近平的權力接替是如何進行的?
幾乎沒有任何規則可言。兩人都沒有將他們的子嗣培養成接班人,都希望完全控制政府的行政權力。在這兩個國家,我們都不知道會如何進行權力接替。兩人都打算盡可能長時間地掌權。
俄羅斯憲法經過最近一次改革後,允許70歲的普丁繼續擔任總統,直至2036年。習近平現年69歲,已獲選第三任任期,並且尚未指明繼任者,這也就意味著他希望至少再當權10年。
俄羅斯和中國有沒有可能在普丁和習近平亡故後實行社會開放?
想讓兩個社會實行民主發展意義上的開放,機會都非常渺茫。兩國都是專制國家,精英階層牢牢掌控著政治。
近來,中國和俄羅斯的民間反對力量有所增強。這是不是意味著有發生根本變革的一線希望?
兩國民眾都有不少不滿情緒,但有許多障礙阻止形成一場真正可能威脅政府的廣泛抗議運動。特別是中國政府已經成為一個先進的監控國家,能夠儘早阻止任何形式的叛亂。兩國的體制都極可能自我維持下去。
然而,俄羅斯似乎比中國更加開放;許多寡頭過著西式生活,可能願意國家恢復到普丁上任之前的狀態。
與西方建立更密切的關係,誠然對俄羅斯經濟有益,但普丁政權的利益訴求與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理念南轅北轍。只要普丁或類似普丁的人在俄羅斯掌權,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就會發生衝突。普丁在控制寡頭方面非常成功。想要挑戰普丁的寡頭深諳其中的風險-他們可能失去財富、入獄甚至喪命。
難道俄羅斯沒有權貴等著普丁死後奪權嗎?
一旦普丁下台,屆時將會有一場激烈的權力鬥爭。不過普丁之後的總統很可能來自情報界。
如果專制大國不可能發生變化,這對西方未來20年的安全局勢意味著什麼?
很可能會持續對抗下去。眼前的問題是,俄烏戰爭將如何結束。西方國家可能繼續將俄羅斯視為威脅。這將促使歐洲國家進一步增加軍事預算。
陣營對立,多邊主義危機-這一切將會繼續下去?
是的,兩級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劇,一方是俄羅斯、中國和其他威權國家,另一方是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
也就是一個全球化的新冷戰……
情況將和當年的冷戰時期有所不同,美國和中國將長期對峙,俄羅斯則將成為中國的支持者。
瑞士將從2023年起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致力於在安理會捍衛國際法。身為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和俄羅斯能聽得進瑞士的呼聲嗎?
促進國際法是一個崇高的目標。但這將非常困難,因為中國和俄羅斯會表示反對,尤其在人權問題上。即使在事關所有國家利害的問題上,例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和核裁軍,合作也會因地緣政治競爭而變得困難。
難道就沒有希望了嗎?
唯一的希望或許是,世界避免最壞的情況 – 阻止一場世界核子大戰。
(譯自德語: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