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溯源的黄金:技术可行还是纯属幻想?
这样的追求无疑是高尚的,但迄今为止却难以实现:追踪黄金从亚马逊雨林深处或安第斯山脉顶峰到瑞士精炼商手中的整条链路。黄金一般由瑞士精炼商加工成黄金首饰、手表和金条。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科研人员和公司正在努力寻找一种能准确追溯黄金来源,甚至能精确到具体开采地的技术,以确保消费者佩戴的戒指和项链来自无童工劳动的非洲矿场或巴西有合法许可的矿场,而非排放毒汞或让亚马逊犯罪团伙致富的矿坑。
今年5月,环境地球物理学教授尼克拉斯·林德(Niklas Linde)在洛桑大学举行的黄金溯源大会上说:“在建设公平可靠的黄金供应链方面,瑞士有着特殊的责任。”
黄金与瑞士境外交易的大多数其他商品不同,因为黄金通常以实物形式进入瑞士。林德指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开采黄金和一半的回收黄金在瑞士境内加工或精炼。
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冶炼中心和商品贸易中心,瑞士是溯源技术公司的发展沃土。
多种解决方案
目前,许多公司都在提供贵金属专用的数字和物理溯源技术。这两种方法是兼容的,虽然技术公司可能会重点推销其中一种方法的优点,但精炼商可能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
对于黄金而言,真正的目标是能够从矿石原产地到成品金条,实现完整的追溯链条,无论供应链的起点是小规模的手工作坊还是大型工业矿山。
许多黄金溯源方案都源自瑞士,瑞士同时也是黄金科研和学术研究中心。至于什么才是黄金溯源的“金标准”,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
芭芭拉·贝克 – 溯源大师
地球科学家芭芭拉·贝克(Barbara Beck)是洛桑大学此次会议的策划者,会议专门用了两整天时间讨论黄金溯源问题,吸引了瑞士各家溯源技术公司、黄金精炼商,以及来自瑞士和巴西的执法代表前来参会。黄金贸易商、监管机构、学术界以及关注黄金开采加工对环境和人权影响的非政府组织也参加了会议。
贝克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交际高手,她对于金属在时空中的移动抱有浓厚的兴趣。自从取考古定年学博士学位,她一直在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考古定年学运用科学方法揭示考古之谜。她还对古代瑞士瓦利斯地区的白银生产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贝克在洛桑大学与瑞士金属精炼商美泰乐(Metalor)合作开发了一种科学方法,用于验证金银等贵金属坯料(doré)的来源地,这种块状物一般会被送到冶炼厂进一步提纯。名为“地质鉴证护照”的技术于2022年5月面世,现在已经成为美泰乐冶炼厂检测贵金属坯料的常规流程,该冶炼厂坐落在瑞士西部的纽沙特尔州马林-埃帕尼耶(Marin-Epagnier)。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分析黄金的化学成分来确定其来源。
其他瑞士精炼商也对她的方法产生了兴趣,这种方法借鉴了现有的贵金属成分分析流程,精炼商经常会应用这一流程对贵金属坯料进行常规化学检测,从而评估其含金量。
贝克解释说:“精炼商需要向供应商支付黄金原料费,他们有必要知道黄金的确切含量。知道金属块的含金量是50%还是90%非常重要”。
她说,她的方法使用了冶炼厂在收到贵金属混合块时采用的系统分析法,因此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金条坯料能够反映矿山的化学成分,因此有了“地质鉴证护照”的概念。“我可以利用软件迅速判断这块坯料的成分是否与来自同一供应商的其他坯料一致。如果不一致,审核程序便会启动。”
聚焦矿山源头
苏黎世的数据管理公司GeoBlock专门从事上游黄金生产数据分析,并开发了一套解决方案,着眼于黄金供应链中最为棘手的环节。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企业家布鲁诺·雷格里(Bruno Regli)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黄金行业工作,最初主要负责哥伦比亚的采矿业务。2019年,他借鉴自己在哥伦比亚金矿以及其他合作矿山的实验,开始寻找一种以源头矿山为起点的溯源方案。
雷格里说:“我们选择以黄金为切入点,因为我们认为银行和精炼商需要真正了解黄金的原产地。”
他解释说,过去金矿开采者会使用光谱仪来检测铜、银和金的含量。如今,售价5万瑞郎的新一代光谱仪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分析维度。GeoBlock公司的溯源方案将金属元素分析与统计计算相结合,以验证黄金是否产自特定地域。
他解释说:“世界各地的地质结构各不相同。”我们会分析所有可能的元素,通常大约有40种。机器学习算法会告诉我在测试中哪些元素最具有代表性,哪些元素可以在整条供应链中被追溯到:从原始开采到制成金属块再到精炼加工。”通过分析,他可以验证某种金属是否来自某个特定地区。
这项技术有多精准?雷格里说:“在哥伦比亚进行的实验中,我们已能区分位置相差500至800米的黄金矿脉出产的黄金。”
在南美主要黄金生产国巴西,合法矿山与非法矿山或许只相隔几公里(或几百米),矿源合法性判定是黄金供应链中的一大痛点。
亚马逊的难题
根据经济复杂性观测组织(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的统计,2021年瑞士是巴西黄金的最大买家(12.6亿美元),仅次于加拿大。
但亚马逊地区的采矿活动对土地和原住民造成了有害影响。汞齐法提取黄金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森林砍伐破坏了自然栖息地,有组织犯罪在整个产业链中无处不在。
2022年,瑞士精炼商承诺不再从亚马逊购买黄金,但这一承诺很难兑现。由于雨林面积广袤,尽职调查变得更为复杂;黄金卖家关于黄金开采地的“诚信”声明被不加分辨地接受;非法开采的黄金频繁流入市场。
今年巴西政府换届后,对黄金贸易实施了更严格的管控,并将环境污染和原住民问题提上了国家议程。四月份通过的《黄金行业暂行管理措施》叫停了基于“诚信”声明的黄金销售,并规定在国内购买、销售和运输黄金必须使用电子发票。
巴西黄金贸易商安德烈·桑托斯(Andrei Santos)每月向瑞士出口250至300公斤黄金,根据他的个人经验,他对实物溯源方案的有效性仍存疑虑。他说:“就大致区域而言,我认为(对黄金进行DNA溯源)这个想法很好。比如库亚巴(Cuiabá)出产的黄金不可能与委内瑞拉出产的黄金具有相同的特性。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能证实黄金的真正产地。”
有一次,“黄金DNA分析”导致他误认为他的一个供应商从其他地区走私黄金。这家黄金生产商的产品通常含金量为92%-97%,杂质很少。但有一天,这家生产商的黄金呈现出不同的性质:85%的金、5%的铅、3%的铁和一些银。
于是,他带队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作为贵金属精炼公司MKS Pamp的供应商,桑托斯表示:“我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天,观察黄金的生产过程。简言之,我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自然现象。这种溯源分析方法没那么精确……难以单凭数学公式推导出黄金的来源。”
他表示,要满足合规要求需要很多资源。在他公司的职场里,85人中有40人负责合规,他使用软件程序来标记异常情况。如果一个通常每月产量为5公斤的矿山,突然在一个月内向公司销售了15公斤黄金,那么红灯就会闪烁。另一家公司则派遣地质学家携带GoPro摄像机到矿区进行检查,就像警察执法一样。
他说:“我们的所有矿山都处于持续监控过程中。我希望我的公司能够实现100%的黄金可溯源性…… 哪种DNA、哪种溯源方案能保证供应给我的黄金不是来自非法地区?这种方法没那么精确,并不是那么准确无误。”
可溯源性与透明度
在瑞士,精炼商强调透明度和可溯源性之间存在区别。他们认为,完全有可能在不透露所有信息的前提下,保证供应链的可溯源性,他们担心披露黄金原产地会损害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执法部门的人员则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溯源方案是他们日常工作的有力支撑。他们需要能够读取和处理数据的工具,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与合作伙伴沟通、应对潜在的非法行为。这些数据还需要让法院能够理解,以便说明案情。
日内瓦检察官西尔维·贝特朗(Sylvie Bertrand)在另一场小组讨论中说:“对我们而言,关键要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能够准确反映现实。”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溯源也很关键。瑞士贵金属监管中央办公室主任托马斯·布罗德曼(Thomas Brodmann)说:“你必须能够将亚马逊地区的黄金与特定精炼商联系起来。如果黄金不是直接从巴西运往瑞士,而是经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并中途被混炼,那么确立这些联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黄金市场的众多参与者正在测试数字化和物理溯源方案。在数字化溯源方面,区块链溯源方案备受关注,但这种方法无法覆盖整条黄金供应链。
总部位于洛桑的Sicpa公司是溯源领域的资深参与者,今年它推出了“金银项目”(Bullion Protect),在经过精炼的金条上加盖安全印章。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和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去年联手推出了一个名为“金条完整性”(GBI)的试点项目,以数字化方式追踪黄金从矿山到金库的全过程。该项目选中了两家公司进行合作,其中一家是位于大宗商品贸易中心楚格(Zug)的分布式簿记公司aXedras,这家公司利用区块链账簿开发数字化跟踪方案。AlpVision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数字防伪技术提供商,其“指纹”识别方案也获得了GBI项目的认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扫描产品表面,从而核实产品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精炼商也在抓紧时间测试和开发内部技术。总部位于瑞士的精炼商MKS Pamp自主开发了名为“Provenance”的基于区块链的溯源方案。该公司自2022年以来一直使用这个方案来对贵金属进行溯源,以证明其在黄金采购方面的责任担当。
还有一些溯源方法通过物理方式将标记物添加到产品中。例如,瑞士精炼商贺利氏(Argor-Heraeus)使用瑞士溯源方案开发商Haelixa的喷涂标记物,用于追踪从南美工业矿山开采的黄金。这在管控良好的供应链中是可行的,但批评者指出,如果黄金被重新熔炼,标记物就会消失。
相关内容
努力提升黄金产业道德水准:一家瑞士冶炼商的独特视角
相关内容
(译自英文:中文编辑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