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政府施壓瑞銀接手瑞信

Credit Suisse
苏黎世阅兵广场上两大本地银行近在咫尺:瑞信(右),瑞银(左)。 © Keystone / Michael Buholzer

星期四(3月16日)下午,16:00,瑞銀接到了瑞士政府打來的緊急電話。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是一位忙碌的愛爾蘭銀行家,自去年4月起擔任瑞銀集團主席。他本想在3月17日星期五這天休息一天,慶祝聖派翠克節,然後在星期六去蘇黎世的一家酒吧觀看愛爾蘭對英格蘭的橄欖球比賽。他希望愛爾蘭能在這場六國錦標賽中贏得 “大滿貫”。

但早在週四接到電話之前,他就知道自己想度過一個娛樂性週末的計畫

很有可能泡湯。因為城中競爭對手瑞士信貸銀行在三年醜聞纏身之後,終於成了歐洲銀行業的一顆毒瘤,造成了一團糟的局面。

外部内容
FT

在此一天之前,瑞士央行注入500億瑞郎(約美金546億元)流動性支持也未能挽回投資者對瑞信的信任。在最大的投資者沙特國家銀行主席Ammar Al Khudairy被問及是否會進一步提供資金時,他直截了當地回答“絕對不會 ”之後,該銀行的股價瞬間暴跌。

在美國監管機構接管了矽谷銀行的掌控權之後,全球市場已經出現了驚慌,在一天之內420億美元的存款被儲戶擠兌,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瑞士信貸銀行。富有的客戶每天從瑞信提取超過100億瑞郎的資金。外加10月份,社交媒體上出現了該銀行瀕臨倒閉的傳言後,已流失了1110億瑞郎。

相关内容

“最大投資者說他不會再投一分錢的話,徹底摧毀了支撐客戶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他不這麼說,我們的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一位瑞信圈內的人說。

週三,瑞士央行(SNB)、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聯邦財政部(FDF)的“三方組合”向正在沙烏地阿拉伯參加會議的瑞信首席執行官Axel Lehmann和董事會主席Ulrich Körner發出約談邀請。

在“三方組合”批准500億瑞郎的同一個會議上,他們還傳遞了另一個訊息:“你們將與瑞銀合併,並要在週日晚上,亞洲股市開盤之前宣布。這是別無選擇的。”一位了解談話內容的人透露。

相关内容
随着与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合二为一,瑞士信贷的品牌将永远消失。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崩塌:后果及遗留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无论时局如何动荡,瑞士银行都应该是保守、可靠的避风港。然而,瑞银集团(UBS)紧急收购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打破了这一形象,损害了瑞士银行业的信誉。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崩塌:后果及遗留问题

凱萊赫在週四下午確定,自己的週末計畫肯定無法進行了。 “三方組合”打電話給瑞銀,要求他們必須為了避免四面楚歌的瑞信倒閉找出挽救方案。

“倒閉清算[國家插手的解決方案]對金融系統來說將是一場災難,並帶有在全球蔓延的風險,”瑞銀方面的另一位相關人士說。他認為,在這件事上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因為瑞信失敗對瑞士財富管理行業的聲譽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我們願意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提供幫助。”

收購一個本地的競爭對手對於瑞銀來說應該象徵著一場勝利,但接管一家官司纏身、在數十億美元有毒資產中掙扎的銀行,瑞銀沒有意願做虧本的買賣。

愛爾蘭在週六贏得了“大滿貫”,但凱萊赫只在蘇黎世的James Joyce酒吧享受了一杯愛爾蘭吉尼斯黑啤以示慶賀。

以下的報告是根據上週末參加緊急會議的十幾位業內人士的答話編寫而成的,在這次交易談判中,一家有著167年歷史的傳統銀行與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合二為一;失去了一些次級債券持有人,並造成旗下全球數以萬計員工的工作不保。

有關這兩家總部位於蘇黎世的大銀行的合併早有傳言。瑞士信貸前負責人Tidjane Thiam在2015年-2020年的任期內多次跟他的同事說過,這是“歐洲銀行業中唯一有意義的合併”。

但直到上週,瑞士相關機構一直考慮的都是兩個銀行的模式。 2008年,當瑞銀在金融危機中遭受巨大損失,瑞士政府選擇用納稅人的錢挽救瑞銀,而不是讓瑞銀被收購。對此瑞士社會的不滿直到今天仍未散盡,因此再來一次在政治上是無法想像的。

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在週日晚宣布兩銀行合併時強調:“這是一套商業解決方案,而非緊急財政救援。”

專家和代號

當雙方都清楚地意識到合併已不可避免時,他們分別召集了專家團隊,瑞信早就聘請了森爾維尤公司(Centerview),這是一家由布萊爾·埃夫隆(Blair W. Effron)創建、Tadhg Flood協助的投資公司。但Lehmann和Körner還聘請了前瑞銀投資銀行家Piero Novelli單獨為董事會提供諮詢,銀行家Rothschild還向董事會提供了另一份公平意見書。

摩根大通銀行為瑞銀管理團隊提供專業建議,而摩根史坦利則為瑞銀董事會獻策,收購方還為每家銀行都設立了一個與樹有關的代號,瑞信是雪松;瑞銀是Ulmus,即拉丁語中的榆樹。

相关内容

在整個過程中,瑞銀和瑞信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直接接觸,這讓瑞信的員工感到越來越不安與憤怒,因為他們被故意切斷了有關收購價格和條件的一切資訊。

大多數互動都是瑞士政府或監管機構的中間人通過Zoom進行的。

“週四,我們都聚集在蘇黎世,我們知道無論如何,政府會不惜一切代價在週

一上午之前拿出解決方案,這是為了瑞士的國家利益,也是為了全球銀行的共同利益,”那位瑞信圈內人說。

財政部長凱勒-蘇特在整個談判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包括與美國和歐洲的外國官員和監管機構進行協調都由她親自出馬。

她受到了來自全球監管機構的極大壓力,這些監管機構要求瑞士採取更快、更果斷的行動,以防止市場出現恐慌。據瑞銀的一位顧問說,尤其是美國和法國更是“把瑞士放進了油鍋裡。”美國財政部長Janet Yellen在週末與凱勒-蘇特舉行了幾次會談。

關於合併的談判起初還是在“相當友好的氛圍”中進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三方組合”對那些反對瑞信的人態度越來越強硬。

瑞銀集團的態度也很矜持,瑞銀管理層明確表示,只有在價格較低,且免受來自瑞信的一系列監管調查的情況下,他們才考慮參與對這個競爭對手的救助。

“他們(瑞銀)一直在嘗試壓低價格,而我們則嘗試獲得溢價,”一位瑞信方的人說。

週五晚,瑞銀正在考慮接受政府的安排收購的消息傳出後,一位參與這場交易的銀行家說,瑞信在前三天又損失了350億瑞郎的客戶資金,從法國巴黎銀行到匯豐銀行等國際銀行都在與瑞信切斷聯繫。監管機構認為,瑞信很可能無法在週一正常營業了。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马修·艾伦

为什么纳税人应该为挽救瑞士信贷集团买单?

为什么纳税人应该为挽救瑞士信贷集团买单?我们怎样才能让金融系统变得更加安全?

140 留言
查看讨论

然而,這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潛在的競標者:拉裡·芬克的貝萊德集團(Larry Finks BlackRock)

這家美國集團的負責人週四將他最親密的圈內人士召集在一起,並說了他總愛說的一句話:“要想在遊戲中,就必須參與遊戲,”一位利益相關者回憶說。

在金融危機期間,貝萊德集團在2009年以15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巴克萊銀行的投資部門BGI,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著2.7萬億美元的資產。從那時起,該公司一直主導著全球投資業,管理資產規模後來達到8.6萬億美元。

貝萊德從瑞士信貸的困境中看到了同樣的機會。

貝萊德的一個團隊在芬克的副手Rob Kapito的帶領下,立即飛往蘇黎世,在一個會議廳中裡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對各種可能性進行了審查。週五,芬克還聯繫了溫伯格合夥公司(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的副總裁Bob Steel,他也趕到了蘇黎世。

貝萊德對所有的可能性充滿興趣,包括部分收購或與其他公司合作收購的可能性等,這樣的情況令前花旗集團經理和瑞信事會成員Michael Klein感到輕鬆了許多,因為這樣他的專家團隊之前關於收購商定的交易條件就能派上用場了,而他之後也確保能成為瑞信波士頓第一銀行(First Boston)的負責人。

“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應該就是由貝萊集團接管,但這並不是瑞士政府想要的,“一位直接參與其中的人說。

上週五晚些時候,貝萊德表示沒有意願收購整個銀行。瑞信隨後提議購買少數股權,並參與某種形式的資產管理合作。但貝萊德最終決定放棄競價。

“芬克其實並不想惹惱瑞銀,因為瑞銀是他最大的客戶之一。所以我一直覺得,他一定會在某一時刻收手。他還要與美國監管機構打交道,這是一件很難纏的事情,”一位瑞信圈內人士說。

談判在週六持續了一整天,全球監管機構希望能在晚上之前簽署一份協議。但因為相關官員一定要為更換控制權找到匹配的文件,所以期限一直被延後。

瑞銀的IT問題進一步延緩了進展。電子郵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手忙腳亂的主管要求員工要打電話進行溝通而不是發簡訊。

由於得不到來自瑞銀的消息,Lehmann決定給凱萊赫和瑞士政府寫一封信。這封信由Markus Diethelm代筆,他於6月從瑞銀集團離職來到了瑞信,信於週六晚送達,其中列舉了不能接受一些條件的若干理由。

其中包括瑞銀對退出條款的堅持,條款中在一條重大不利變化條款中附加了一個信用違約掉期保險(credit default swap,CDS)[即信用違約互換,又稱信貸違約掉期,是進行場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之一,是一種金融衍生產品,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CDS合約將債務風險出售,合約價格就是保費。 ]。

Lehmann的信中還含帶一個威脅。他寫道,瑞信的三個最大股東–兩個來自沙烏地阿拉伯,一個來自卡達–已經對交易的不透明性表示“非常不適”。他們要求一個公平的價格;對交易進行投票,並取消所有退出條款。信中還指出,瑞信的很多大客戶都是沙烏地阿拉伯人和卡達人。

凱萊赫接到信後在週六晚上從一家餐廳給這位瑞信同僚回了一個電話,告訴他瑞銀準備用10億美元收購他們股東手中的股份。這相當於每股約0.25瑞郎,遠遠低於週五的收盤價1.86瑞郎。

政府隨後也通知瑞信,將會動用緊急法,剝奪這兩大組股東的投票權。

瑞信非常憤怒並拒絕簽字,也不接受信用違約互換條款,因為一旦他們退出交易,違約互換保險金就會失去價值。 “這樣的條件會導致混亂,”一位直接參與談判的人說。

中東股東們也很不高興。 “取笑我們是獨裁政權,而你們卻可以在一個週末改變法律。沙烏地阿拉伯和瑞士的區別在哪裡?這實在太糟了,”一位來自三大股東之一的人說。

週日上午,當《金融時報》公佈了10億美元的股份報價時,這位人士說,當地的反應是“無法相信”。

壓力增加

在達成交易之前的當天,“三方組合”加大了對雙方的壓力,威脅說如果瑞信董事會還不同意,將撤換董事會。

另一方面,瑞銀則被要求提高價格,瑞銀不情願地接受了,最終將股票報價提高到了32.5億美元。作為補償,瑞銀提出了進一步的政府援助要求,包括從瑞士央行獲得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資助,以及政府提供高達90億瑞郎的損失擔保,而第一個50億瑞郎虧損由瑞銀自己承擔。

談判團隊中的一員告訴《金融時報》,最終通過的條款對瑞銀來說依然是非常有利的,這是 “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機會,”瑞信的一位顧問則將這場交易描述為“不可接受的、令人生氣的”並“完全無視公司治理和股東權利”。

儘管瑞銀和瑞信在蘇黎世閱兵廣場上的辦公大樓只相隔咫尺,但在交涉過程中,雙方從未碰過面。

為了讓瑞士公民和銀行股東更能接受這筆交易的達成,瑞士政府還決定將瑞士信貸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卷(AT1)清零。這些債卷的功能是在銀行陷入困境時吸收損失,如果股東在銀行被收購的框架下拿到了錢,一般情況下債券的這種機制就不會被觸發。

然而,在債券文件中的小字上寫明允許瑞士政府推翻正常的優先順序,先讓債券持有人蒙受了損失(一般而言,債券的優先權高於股票,意味著一般是股東先虧損歸零後才輪到債券)。

“犧牲掉一些額外一級資本債券的持有人,財政部就可以在堵住了交易雙方的嘴之後,在國際股東面前挽回自己的面子,”為收購提供諮詢的一位銀行家說。

有關收購的具體細節很快就被總結出來了,以至於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Ralph Hamers在週日晚上的記者會上無法就分析師關於瑞信債務處理的問題作出回答。

他只能對聚集在一起的分析師們說:“我們之後再回答你們的問題。”

相关内容
瑞信谜团

相关内容

瑞信谜团

此内容发布于 英国摄影师Mark Henley用他的镜头深入探索了一个谜团中的秘密。他带我们进入了一个7万亿美金的大谜团的核心。

更多阅览 瑞信谜团

瑞信董事會對最終報價的各種細節進行了研究,並在與專家簡短商量後,通知“三方組合”願意接受瑞銀32.5億美元的報價。

當凱勒-蘇特在亞洲股市開盤前得知收購達成時,這位財政部長大大地鬆了口氣。

在伯恩緊急召開的媒體會議上,這“三方組合”與瑞銀和瑞信的總裁歷史性地聚集在一起。

“一家具有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倒閉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凱勒-蘇特說:“瑞士必須為全世界負責。”

站在她身邊的瑞士信貸銀行代表Lehmann被記者問到:“誰應該對這場災難負責?他想了想,把責任推給了推特(Twitter)。

回頭看,或者隨便指向誰,“都很容易,”他說,自2021年以來,瑞信從未下過頭條,“去年秋天,我們更是在社交媒體上遭遇了一場社交媒體(狗屎)風暴,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凱萊赫說得更直接。 “這是瑞士的一個歷史性的日子,也是我們說實話不希望來的日子,”他說:“這次收購對瑞銀的股東是件有吸引力的事,但對瑞信而言,是一場救急。”

《金融時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23年。

金融時報英文原稿外部链接

(編譯自德文:楊煦冬)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