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金融人士在台湾 :与其当打工族,不如去经营小吃摊

昔日的瑞士金融从业者,如今的台湾夜市摊主,在众多移居海外的瑞士金融从业者中,Kaeser显然是个“异类”。
昔日的瑞士金融从业者,如今的台湾夜市摊主,在众多移居海外的瑞士金融从业者中,Kaeser显然是个“异类”。 Damien Kaeser

台北市集。瑞士摊主Damien Kaeser在周遭嘈杂喧闹声中麻利地配菜、烤制、收钱。就在8年前,他还遵循着优雅轻奢的着装规范,端坐在瑞银办公桌前与客户寒暄。对银行金融业从业者来说,即便是移居到其他国家,重操旧业并获得优渥的待遇,也绝非难事。他却在搬到台湾之后,“沦为”了餐饮业摊主。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在人流熙攘的台北与Kaeser见面之前,他已经几次三番地通过短信给我打了“预防针” – 同时也成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你别抱太大希望,我可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成功人士。”

初次见面,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手指甲修剪得格外短,没有藏匿一丝污垢 – 这是餐饮服务业从业者的典型特征。

我很快明白了他的自嘲。和大多数采访对象不同,Kaeser显然并没有为这次的采访刻意打扮一番:坐在我对面的他留着满脸络腮胡,随意套着大裤衩、趿拉着人字拖,烟火气十足 – 这也正是他平时出摊的一身衣着。

昔日的瑞士金融从业者,如今的台湾餐饮摊主,在众多移居海外的瑞士金融从业者中,Kaeser显然是个“异类”。

这位瑞士弗里堡州人即将迈入35岁,7年半前移居台湾。目前300多位瑞士人定居在台湾,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商务贸易工作,西装革履出入于写字楼。Kaeser却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风范,每逢周末,便赶着出摊,售卖现烤出炉的各色地道瑞士小吃。

摊位上是瑞士国菜料理 – 马铃薯煎饼Rösti,香脆的表皮呈现出金黄色光泽,撒上适量的盐和胡椒粉;炒香的洋葱均匀混入红酒与香料炖煮后,浇一勺作为酱汁;再搭配上一根瑞士卢加诺传统的Luganighetta香肠。“我最喜欢看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排队长龙,”Kaeser有些得意地说。

瑞士国菜料理 - 马铃薯煎饼Rösti
瑞士国菜料理 – 马铃薯煎饼Rösti Damien Kaeser

谁也想不到,这个打扮毫不起眼的海外瑞士人,精通法、德、英三门语言,拥有欧洲两家顶尖商学院 – 瑞士圣加仑大学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金融学位,拿过国际投资分析师执照,曾在瑞银集团UBS实习。

而现如今,Kaeser在环境迥异的异国他乡重新启程:他是海外瑞士人,他为自制瑞士香肠代言。

台湾特殊的“企业文化”让他困惑

2012年3月,因为与台湾女友长期分隔两地,不堪忍受异地恋之苦,Kaeser从瑞士辗转迁居台湾。

他给自己起了个颇具本地特色的名字:王伟龙 – 意喻着他将在新的家园鱼跃龙门、事业高升。

真正定居下来以后,他尝试寻求瑞士驻台湾的跨国金融公司提供的招聘职位,却发现搜索结果寥寥无几,“我相信和绝大多数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一样,瑞士公司更乐意直接从国内直接派遣高级管理人员。”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一家台湾金融投资公司找到了分析师的工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最终做了短短两年半。Kaeser的辞职原因是:“对台湾职场文化水土不服”。

“森严的内部等级制让我喘不过气;老板偏爱的’完美员工’,是对他惟命是从、只会点头称是的下属。顺从成了一种传染病,我听到周围同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是!老板’。”

但老板不接受“难以管理的员工”直言不讳的质疑和反驳:“那两年多的工作,我只是被动地执行指令,无法有更多的突破或进展。”

思乡情切,远程自学瑞士香肠

辞职后,Kaeser在2017年决定开始学习制作和销售地道的瑞士香肠。

让他的“思乡病”肆意蔓延的,就是味蕾上魂牵梦绕的瑞士香肠。

“我疯狂想念瑞士的一切香肠!”风靡瑞士德语区的咖喱香肠(德:Currywurst),法语区包含猪肉胶质和茴香籽的日内瓦仑吉奥雷猪肉肠(法: longeole),意大利语区经常盘踞成蚊香状的Luganighetta香肠……无论台湾拥有多少甜咸辣酸各色珍馐美味,最让Kaeser难以忘怀的依然是“舌尖上的故乡”。

意大利语区盘踞成蚊香状的Luganighetta香肠
意大利语区盘踞成蚊香状的Luganighetta香肠 Damien Kaeser

在长期失业和思乡之苦双重郁闷中的Kaeser,在2017年决定开始学习制作和销售地道的瑞士香肠。

“会吃、懂吃,绝不等于做得对、做得好。”通过网络海量搜索,他锁定了一家在瑞士肉制品加工业业内颇受认可的专业机构 – 瑞士肉类专业协会(Schweizer Fleisch-Fachverband SFF)。

这家机构为有意从事肉制品行业的人提供为期2 – 3年的学徒制培训课程(多语)外部链接。显然,Kaeser无法搬回瑞士接受如此长时间的培训。

但他注意到,招生简章里也提及:“培训最重要的因素是贯通性,也就是说,学习的可能性是多样化、开放式的,任何(肉制品加工业)从业者都能随时接受继续教育。”

Kaeser从协会订购了所有与制作瑞士香肠相关的学徒课程授课书籍和纸质资料,在家里的厨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实验”。

“我觉得在台湾自制瑞士香肠超幸运!因为所有的原材料,在台湾都能很顺利地买到。”

从市场到餐饮业电商

凭借着记忆中的味道和口感,经历了长达数月的尝试,瑞士各地特色香肠在Kaeser手中陆续出炉。他走上街巷,支起帐篷,架起机器,点上炭火,开始摆摊。 

软柔的台湾腔糅杂着外国口音,一幅外国面孔,洋葱糅杂着红酒的飘香四溢,再加上台湾市场上独一份的瑞士烤肠,吸引了不少觅食的台湾人。首轮“市场摆摊实验”,“一份100新台币(约合3.3瑞郎),一天之内,备货的100多根全部卖光。”

Damien Kaeser

从挑选食材、调制香料酱料到出摊烤制,Kaeser和他的合作伙伴-妻子姐姐的男友 – 一个做工业设计师的台湾男生统统一手包办。“这意味着,一个瑞士人,在台湾做起了‘家族生意’,”Kaeser打趣道。

这对瑞士人+台湾人二人组小食摊在台湾各地辗转,走遍了啤客帮市集、圆山花博花海广场有趣市集、华山周末市集、福隆贡寮海洋音乐祭……

在台湾早已习惯打一通电话、外卖立即送餐到家的他,此时想到了当地风行的餐饮业速递销售模式。他开设了订餐及配送网站,将其命名为“布夫欧式私房菜”( La Bonne Bouffe)外部链接,“这个法语词组的含义是好吃的食物和享受美食的生活态度”。从此,他们的出摊频率减少为每个月两三次,且仅限客流量最高的周末;其他时间只提供网络或电话预定配食。

今年9月中秋前夕,Kaeser针对台湾传统佳节特制了一款“中秋限量超值礼盒”。在距离中秋还有一周时,上千盒包含6种瑞士香肠的礼盒,以1980新台币(约合66瑞郎)的价格便在网店上被抢购一空。在作坊里连轴绞肉、调料、打包的Kaeser,疲惫到直接靠在一摞礼盒上睡着。

连轴加班制作包含6种瑞士香肠的“中秋限量超值礼盒”,Kaeser累到直接靠在一摞礼盒上睡着。
连轴加班制作包含6种瑞士香肠的“中秋限量超值礼盒”,Kaeser累到直接靠在一摞礼盒上睡着。 Damien Kaeser

今年10月底,Kaeser的第一家瑞士香肠快餐店,在台北市中心开业迎客。实体店里也将新增享有“瑞士国肠”美誉、短肥Q弹的思华力肠(德:Cervelat;法: cervelas),沃州传统特产猪肉+甘蓝灌肠 (saucisson vaudois),以及多款经典的瑞士肉干制品。

饮食习惯,台湾人更健康

就像国外中餐馆里的“改良版”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酸甜猪、柠檬鸡……虽然被华人吐槽斥为“假中餐”,却颇受外国食客青睐。Kaeser也尝试找到瑞士传统和台湾口味的平衡点:“我的销售目标可不是住在台湾的瑞士人,我得根据台湾人的口味做出改变。”

Kaeser妻子的职业是空姐,常年往来于欧洲和台湾航线,也因此会特意去搜罗品尝瑞士、德国的各类香肠,拿原产货和丈夫的手艺作比较。“她抱怨,绝大多数瑞士和德国的菜肴-包括香肠-咸到下不去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亚洲游客在当地点餐吃饭会留下大量剩菜剩饭,不是故意浪费,而是咸得实在咽不下去。”

妻子的描述,让Kaeser开始对自制香肠进行“改良”。他根据台湾人近年来偏爱少甜、少盐的饮食习惯,来调整香肠原料配比中盐的添加分量以及调味蘸酱中的糖分。“从饮食习惯来看,台湾人要比瑞士人吃得更健康。”Kaeser总结道。而最终在市场的反应及回馈中,Kaeser骄傲的说“我想我们的确找到了符合台湾口味,又不失传统美味的平衡点。”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