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需要跨文化交流
苏黎世戏剧节历来注重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引向舞台,本届戏剧节德国著名的跨文化交流专家Gerd Boesken和Jochen Noth也受到邀请,将他们的Workshop带上舞台。
演出间隙,两位横贯德国、中国文化的专家接受了swissinfo记者的采访,并对瑞士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赞赏有加。
这是Gerd Boesken和Jochen Noth首次将跨文化交流训练搬上舞台,而他们基本没什么戏剧经验。但是凭借在大学任教的经历,两位珠联璧合的“表演”还是引来观众阵阵笑声和掌声。
瑞士资讯(swissinfo):您打算如何将跨文化交流的训练搬上舞台?
Boesken、Noth:我们以前的培训针对的都是企业,为了面向普通观众,所以将内容进行了精简,并且力图增加互动性,突出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向娱乐靠拢。将2天甚至一周的内容缩减到2小时,不是件容易事。
德国人和瑞士人在适应中国文化方面有什么区别么?
瑞士人在自己的国家就要面对很多不同的文化,比如瑞士德语和法语文化,在他们本身的管理文化上,就已经打下了跨文化交流的印记。在德国则不是这样,我想,可能瑞士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强。
跨文化管理的课程一般都是针对跨国大公司的,因为只有他们才重视这一问题,才有经济能力为这些课程付款。但中小公司在德国和瑞士都占有一定比例,提供跨文化管理课程的公司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Noth:我们的大部分客户是中小型企业。很多大企业如西门子都有自己的跨文化管理部门。很多中小型企业并不重视跨文化训练,他们觉得:“我们卖的是机器,机器在德国和在中国是一样的,根本不需要什么跨文化。
但事实是,同样的机器在德国和在中国运转是不一样的!工人不同的素质、组织状况、产品配套情况,不同的文化就会导致成套的机器运转情况不一样。
Boesken: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是不是重视文化的区别,和具体的个人也有关。
Noth:跨文化交流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其次才是针对南美、中国等特定区域的不同特点进行训练。
Boesken:跨文化交流同时也意味着了解自己的文化,因为只有知道、明确自己的文化才能品味其他文化的不同。学习跨文化的知识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有人说,直接去接触一种文化,比接受跨文化管理课程更重要,您怎么看待?
跨文化训练绝对不能替代自我的、个人的跨文化交流过程,这需要自己去体会,跨文化训练是第一个准备的步骤,我们可以依据经验提出应该注意的重点、不同点,但具体的交流还要靠个人。
您是否也向中国人提供针对德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项目?
Boesken:我们也经常接待中国的代表团,接待、陪伴他们的过程很重要,在共同考察时,我们就可以指出外国人和中国人的不同之处。中国人知道这两者不同,但目前还没有特别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训练和管理。但大型中国企业,如海尔,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Noth:中国人更喜欢自己实践,摸着石头过河。
您向中国人介绍的重点是什么,能举个具体例子么?
Boesken:比如德国人和中国人的谈判程序。德国人永远把最重要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而中国人开始时都谈论些无关紧要,可以很快达成共识的议题。对中国人来说,谈判气氛很重要,刚开始要营造和谐的气氛,而德国人则因此认为已经大功告成,当最后中国人抛出最难的问题时,德国人却巴不得明天再讨论。
很多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是不是意味着今后不再需要进行跨文化的培训了?
我们一直向客户推荐,本土化是处理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但目前还只是过渡时期,很多“大鼻子”被派到中国,这时进行跨文化管理培训还是很必要的。
瑞士资讯(swissinfo) 宋婷
8月27-28日晚20-22点,Gerd Boesken和Jochen Noth分别邀请10位志愿者在苏黎世戏剧节的舞台上现场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培训。
演出在全体瑞士、德国人集体合唱中文版《我的太阳》中顺利结束。
但有人认为该演出培训味道较浓,戏剧性不够强。
Jochen Noth,中文名字岳恒。
曾在海德堡和巴黎学习文学以及政治。
作为记者和大学教师在北京生活多年。
1993年组织设计“中国前卫”展览。
德国国际城市文化协会主席、柏林通往中国的文化之桥负责人。
亚太管理研究所所长(亚太经济管理学院)。其工作领域为城市发展、建筑及文化交流。
Gerd Boesken中文名字柏歌德。
1956年出生于Warburg。
1983年开始学习汉学,曾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进行学习和研究。
1981-1989年负责学生赴东亚游学工作、博物馆项目及中国代表团的接待工作。
从1985年起开始向德国公司提供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课程。
1987年以关于中国民间戏剧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任东亚服务公司负责人。
从2001年起任亚太管理研究所所长,并在汉堡经济学院任跨文化管理学教师。
目前在北京为文化交流及建筑界的商业顾问。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