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那些没赢在中国教育起跑线上的孩子,出国后怎么样了?

郑雨夕
瑞士新一代“数学学霸们”作为瑞士2017年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者,在苏黎世联邦理工主楼中合影。以中国交换生身份在瑞士学习仅一年的郑雨夕(前排右五),斩获三等奖。 郑雨夕提供

对于就读于一本重点大学录取率近95%的省级重点中学的郑雨夕来说,放眼望去,智商爆表、身怀绝技、实力碾压的“别人家的孩子”比比皆是,自己只是面临着高考压力、泯然众人中的一名普通高一学生。然而就在来瑞士中学交换的这一年,这个16岁的中国女孩一夜之间成了校园风云人物。

上课头一天就被老师举荐、一路过关斩将斩获瑞士奥数三等奖;钢琴十级演奏让艺术团伸出橄榄枝;花样滑冰资深玩家水平,让从小就在冰面上摸爬滚打的瑞士同学目瞪口呆……最终,她规避了中国高考,经历层层筛选在面向逾90个国家招生、录取率仅为5%的全球UWC申请中顺利通过,拿到3万欧元全额奖学金,成为世界联合书院德国分校的新生:“在瑞士交换一年,我的收获让国内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来瑞士做交换生,竟然还有这些收获?!

截至约见采访的那天,郑雨夕已经在瑞士苏黎世州的黑丁根市(Hedingen)的利马特州立中学(Kantonsschule Limmattal)学习了整整一年。

作为2016-2017学年唯一一位申请来瑞士插班就读的中国交换生,郑雨夕选择瑞士的初衷很简单:“英美校园氛围更开放-我指的不是思维,而是抽烟、喝酒和性,不太符合我的三观,”她有些戏谑地说:“所以我在学校里融入起来可能有点困难。”

这一年,她所在的国内高一班共有三位学生体验了交换生涯。和另外两位分别选择美国和德国的昔日同窗一聊,郑雨夕觉得特别庆幸:这几年赴美、德交换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而低龄化交换生普遍存在寻求认同、“抱团取暖”的特性,“但在瑞士就读的中国高中交换生特别少,我完全处在一个脱离中国圈子的处境,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习当地语言、了解风俗民情、主动融入。”

相关内容
郑雨夕

相关内容

对话:揭秘瑞士中学百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00后关心中国吗?和中国中学学习侧重点相比,瑞士中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在这位16岁的中国高中生眼里,瑞士中学生有哪些“陋习”?

更多阅览 对话:揭秘瑞士中学百态

初抵瑞士搬着行李迈进寄宿家庭时,郑雨夕的德语水平仅处于基础级A2。头一个月,瑞士住家的所有成员还抱着迁就的态度用英语和她交流;但随后,所有家庭成员在家必须百分之百地用德语开口说话。渐渐的,郑雨夕觉得自己能跟得上了,就要求家庭成员都跟她说瑞士方言-瑞德。眼下虽然她还只能用高地德语作答,但基本已能听懂瑞德了。

来瑞士之前,郑雨夕的父母在卡上给她共存了3000瑞郎,供她在瑞期间自由支配。她花的头一笔钱就是豪气地斥资1600瑞郎购买了一张瑞士全境交通年卡(GA)。凭着这张卡,她可以全年免费搭乘瑞士所有班次的火车、公交及水上交通设施。

不仅如此,在当前欧洲各国恐袭频发、日常生活环境面临挑战的局势下,瑞士的安全,也使其成为交换生无可比拟的港湾。“我妈妈当时就说:如果你去瑞士,我才真谈得上放心。”郑雨夕回忆道。

一周两、三个小时的作业量,对习惯了刷题的郑雨夕来说根本不是构成学业压力,因此她经常拿着GA在课余游山玩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笑言:“瑞士同学都挺会省钱的,我们结伴出去玩,在超市买个大面包,大家分着啃就是一顿饭。”直到要离开瑞士,她账户上剩的钱还没花完。

郑雨夕
在苏黎世百年老店品尝的糕点,雨后的苏黎世联邦理工主楼,甚至是生物实验课上解剖的“重口味”猪眼睛……都会成为郑雨夕笔下活灵活现的场景。 郑雨夕

不过要说起在瑞士交换生活最大的收获,还数此前在中国连省级奥数初选都从未晋级、与奥数补习班强化班素来无缘的郑雨夕,居然意外杀进瑞士奥数决赛,并最终将三等奖收入囊中。

中国交换生也能参加代表瑞士参加奥数竞赛?这也是郑雨夕入学后才获悉的信息:截至目前,瑞士是唯一一个对参赛选手没有国籍和身份限制、只要在瑞士居住便可报名参加奥赛的国家。而极为宽松的参赛条件,成就了郑雨夕幼时的“奥数梦”。


瑞士为啥没有“奥数热”?

学应用物理出身的爸爸、学微电子的妈妈曾一度对女儿的数理化有过很高的期待,甚至爸爸还给幼年的郑雨夕讲过奥数解题思路,想把她朝着专攻竞赛方向发展,“妈妈给我报过省级奥数初级筛选赛,但我考得不咋地,完全就是玩票的心态。”

入学瑞士利马特州立中学的第一天,就遇上了数学课。“这边高一的内容我们国内早就学过,所以老师提问刚问到一半,我就已经知道答案了。”不仅如此,郑雨夕还给出了两种迥异的证明过程,让在场同学大跌眼镜。

随后的第一次考试也让同学拜服:她拿了7分(备注:瑞士学校实行4分及格、6分满分制)!“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比较‘凶残’,出题刁钻连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们都有所耳闻,所以每次考试他都会在学生得分的基础上加一分。由于我原本分数就是满分6分,所以最终成绩单上成了7分。”考后数学老师找到郑雨夕,问清她的学习进度后,强烈建议她报名参加瑞士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就这样,郑雨夕成为这位老师麾下有史以来第一个参加全国奥数的弟子。但让她意外的是,其实她并不是头一个这位老师试图说服参加瑞士奥数竞赛的学生-只不过往届的学生无一例外地对奥数毫不感冒。

“这里跟国内‘奥数热’的氛围相差太远了!”郑雨夕感慨道。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在瑞士,奥数不会给你上大学提供任何奖励加分、或者保送资格;从教育制度上看,也不会在制度和奖励机制上设置一些条条框框,迫使所有人都必须随大流攀爬到仅有的几座金字塔顶端。“相反你会因为各种集训而错过很多课、请很多假。所以除了那些真心热爱数学的瑞士学生才会去报名参加,绝大多数虽然数学单项拔尖、但更看重各门成绩均衡的人,权衡利弊之后还是会选择放弃竞赛,把精力放到平衡各科分数上-毕竟那才会给你申请大学提供助力。”

经过初试选拔出参加全国角逐的28个在瑞中学生,随后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集训。“在中国人看来或许有些不正式,因为讲课的人都是以前参加过瑞士奥数竞赛、现在还在ETH数学系攻读的学生志愿者们。唯一一位每周二晚给我们讲题的专业数学教授,是年轻时曾在国际奥数中以41分(满分42)斩获金牌的学霸。”

郑雨夕
瑞士2017年度奥数竞赛结束后,郑雨夕又在主办方的鼓励下参加了2017年度欧洲女子奥数竞赛,并再次获奖。 郑雨夕提供

在郑雨夕眼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虽身份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真正对数学怀有满腔热情。“所以他们不会把奥数竞赛当成压力。虽然谁心里都清楚:集训收尾考试肯定会有人被淘汰,但每天晚上大家照样聚众打牌,不到12点不收摊,心态特别轻松。”不仅如此,每每与郑雨夕谈及未来的规划时,瑞士奥数选手们都有明确的目标,或做编程师,或希望在物理数学领域有所造诣,很早就能和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接轨。但和大多数被卷入“奥数热”的中国学生一样,“我真的不知道参加奥数和我的未来有什么联系。”

不仅如此,下至学校、上至国家,“中国普遍倾向于把奥数看作一种集体荣誉,似乎你拿了一枚奖牌就代表学校、甚至国家拿到了奖牌。但瑞士更多地把它看作一种个人荣誉。”作为学校唯一获得奥数奖牌的郑雨夕,校方也仅仅只是在校园网上刊登了一篇新闻通稿,与国内动辄张灯结彩、上台传授学霸秘籍、甚至还会在走廊上挂上画像留名青史的殊荣,不可同日而语。

回顾在瑞士参加奥数的经历,郑雨夕颇有感触:“就跟小学奥数里最基础的排列组合题一样,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排盒子,每个盒子里有不同数量的圆球,它们代表着可能性。但只有把这些圆球相乘,你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 目前可通过以下两家机构申请赴瑞交换生:
    YFU:全称Youth for Understanding,国际学生交流协会
    AFS: 全称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
  • 写一封给寄宿家庭的信,由中介机构转交给提供住宿的家庭以供挑选适宜的交换生
  • 向中介机构缴纳9万元人民币(基于郑雨夕经历),该机构会利用这笔资金,为交换生订购赴瑞及后续回国机票、并向接纳交换生的瑞方学校支付一定费用
  • 寄宿家庭不向交换生收取任何费用,并会每周提供给交换生一定生活费用(和寄宿家庭爸妈给自己两个儿子的生活费一样,郑雨夕每周能拿到50瑞郎)
  • 抵瑞的第一个月,瑞方会为所有交换生提供所在语言区的强化课程(Intensive Deutschkurs)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