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士人比德国人更爱坐火车?
国际铁路联盟定时对各国人搭乘火车出行的里程进行统计,而瑞士人一直蝉联世界乘火车冠军。因为瑞士人热爱他们的火车,而瑞士火车的安全、准时及方便也令各国人所垂涎,相比之下,邻国德国人却对他们的火车却怨声载道,因为晚点、错过下一班车和信息不详……
没人能像瑞士人这样准时,“瑞士联邦铁路(SBB英外部链接)无疑要比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外部链接英外部链接)可靠得多,”由23个非盈利组织组成的铁路联盟(Allianz pro Schiene英外部链接)的Dirk Flege这样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说。
德国的每四列火车中就有一列晚点至少5分钟以上。这就意味着乘客经常要错过他们要换乘的另一班火车。四分之一铁路乘客对德国铁路公司的服务心怀不满,因而宁愿自己开车。2015年平均每位德国人搭乘火车出行的里程数只有979公里,而瑞士人这一平均数据却高达2277公里。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主要是系统有问题,”这位德国交通专家Flege表示:“多年来,德国在铁路基础建设上的投资微乎其微。”火车晚点体现了交通政策存在问题,导致铁路交通受到忽视而更多的偏向公路交通。
德国铁路公司
1994年西德联邦铁路和东德铁路合并成德国铁路公司,它是一个100%的国属企业,共有30万名员工,其中19.5万名在德国境内,在全世界拥有1000个分公司。核心业务是铁路运输,每天客运量达550万,货物运输量为59.6万吨,每天180万人搭乘火车和公交车在路上,在3.33万公里的铁路网上每天奔跑着4万辆火车。
(来源:德国铁路公司)
注重铁路扩建
而瑞士则非常重视铁路扩建。去年瑞士平均每位公民为铁路投资383欧元,每位德国人则只有区区56欧元。德国人只有7.4%会乘火车出行,而瑞士则高达19.3%。瑞士联邦交通局的Wolf-Dieter Deuschle拿出了这样的数据,对于他来说有一点非常明确:“向公共交通服务投入的资金越多,利用它的人就越多。”
瑞士与德国的不同之处在于:瑞士所有交通工具都被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人们可以下了快车倒慢车,然后再去赶公交车或者去乘船,而且只需要一张车票解决问题。来瑞士旅游的德国人感受过这样顺畅的交通之后,都惊得目瞪口呆。瑞士联邦铁路在大城市之间的火车每半小时就发一趟,有时甚至15分钟一趟,而且就算在边远的山区,也都有火车经过。铁路遍布如此稠密,无疑需要投资,这点瑞士人心知肚明,也心甘情愿。
铁路线不长,利用率高
德国铁路公司夸下海口,10万居民的城市,不久将每两小时就将有一班火车。但晚点的问题依然存在,德国铁路公司的管理阶层很愿意将其归咎于德国大而密的铁路网:全国各地共有5676个火车站,而瑞士只有794个。铁路联盟主席Dirk Flege提出将瑞士的模式引入德国,他说:“瑞士的铁路网比德国密,利用率也高,而且火车非常准点。”
瑞士联邦铁路SBB
1902年1月1日,被视为联邦铁路的正式诞辰之日,该企业共有3.3万名全职员工。在瑞士共有794个火车站。2015年瑞士联邦铁路共运输了4.4亿人次和5110万吨货物。
(来源:瑞士联邦铁路SBB)
德国铁路唯一效仿瑞士的是:德国的“火车卡50“(效仿瑞士的半价卡),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同于瑞士的是,火车卡50 并不是在所有公交工具上都有效,而坐什么车有效,事先无从得知。
在德国往往不能买到全程车票,因为有可能最后一段路换了另外一个铁路公司。这也为乘客带来了不便。
光说不练
“德国政治家的口号‘将交通转向铁路’就只限于唇齿之间,并未付诸于行动,” Flege说。受牵连的是欧洲的邻国。6月份连接欧洲南北的铁路隧道圣哥达开通,而德国从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到巴塞尔的衔接铁路却要等到2035年才能完工。
当然德国也有推崇铁路交通的政治家,主张扩建铁路并改善战略,但是他们却总是要面对强有力的对手:“汽车联盟总会在背后将铁路支持者勾画的美好画面彻底粉碎,”铁路联盟主席愤愤地说。
德国设定的长远战略是2015年将25%货物运输转向铁路,2016年完成了17.3%,未能完成计划,而新的计划尚未制定。而瑞士已经将40%货运转向铁路,在阿尔卑斯山区甚至达到66%,这是瑞士公民做出的决定。
好日子
许多人认为德国铁路的问题是私有化造成的。但是Dirk Flege并不这么看,他认为开放后带来许多进步,比如质量提高;新的承运公司,带来了更多经营和革新方面的新思想。今年三月推出的远程交通计划就是以瑞士为榜样,承诺提供更好的交通联络和服务。Dirk Flege希望这一计划能够付诸实施。
今天德国铁路的服务质量在欧洲对比中名落孙山,只有赶上一个好日子,德国ICE快车能够顺畅地开到每小时300公里,咖啡也被送达座位,并能准点到达目的地。可惜不是每天都是“好日子”。
您喜欢坐火车、坐飞机还是开车出行?欢迎您发表意见,请在下方为我们留言。
(翻译:杨煦冬)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