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就将正式被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纳入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储备货币。 Keystone

人民币纳入国际储备货币框架已进入倒计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业已迈出第一步。对瑞士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哪些利益体将从中受益?

近日,瑞士联邦情报局(NDB)对外发布的报告,直指中国试图把影响力扩展到瑞士,大有包围瑞士之势,并把中国视为“高深莫测的活动家”。

然而,瑞士民间商贾对中国的兴趣却并未受此影响,丝毫不见降温的迹象。在6月3日瑞中经济协会主办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论坛上,绝大多数面孔都来自瑞士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公司及相关产业,全场座无虚席。

何谓人民币国际化?

“通俗地来说,就是人民币不仅仅在中国国内流通,还会在国际上流通。各国人都愿意把人民币作为短期商贸交易或长期持有的货币,”中国建设银行苏黎世分行行长龚运伟介绍说。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就将正式被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纳入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无疑是对人民币在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中已占有较高权重的认可,自此,人民币可以广泛用于国际交易的支付,并得以在主要汇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人民币已经成为继美元、欧元与英磅之后的第四大支付货币。

中国建行于今年1月落地瑞士苏黎世,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举措。在此之前,放眼欧洲大陆,仅有伦敦、法兰克福、卢森堡及匈牙利设有中资银行分行。

从金融地位上来说,伦敦与苏黎士这两大国际公认的金融中心在业务上各领风骚、各有特色。为了避免与欧洲境内已经扎根的中资银行形成竞争态势,苏黎世分行对自身的定位很明确:“伦敦更偏重于外汇市场和资金交易,所以伦敦的中方清算行把重点放在积极参与人民币清算交易的同时,发行人民币相关理财产品。而苏黎世是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离岸中心,本地金融业自身的强项是资产管理,所以我们的侧重点放在与人民币相关的金融投资,促进瑞士当地金融业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苏黎世分行副总经理徐进介绍说。

谁能从中受益?

距离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整整7年,虽然各国都试图重整旗鼓,但根据今年4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所言,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复苏状态,且步伐缓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据此下调了本年度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值。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仍然在增长,”瑞士信贷全球股票和信贷研究主管Christine Schmid通过各国对比数据向瑞士商界人士介绍说。面对外界对中国2015年度及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减缓的忧虑,她再三强调:“中国目前只是增长放缓,但大家应该关注的是,它始终没有停止增长。”

如今,中瑞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愈发频繁。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成为瑞士第五大经贸往来国。仅去年1月到9月三个季度,瑞士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高达300亿美元。

而在过去短短两年间,人民币就从全球贸易支付货币排行榜单上从13位一跃升至第5位。中方银行入驻增强了瑞中双方交易的便利性,据徐进介绍:“过去中国企业想来瑞士进口商品,需要首先在国内把人民币兑换成瑞郎或美元,随着我们落户,今后瑞中客户之间就可以通过人民币直接进行结算交易。”

这显然给有意在异国投资的企业带来了激励效应。目前,瑞士已有500多家企业在华投资,而中国在瑞士并购的企业数量也多达80多家。据建行介绍,其业务会重点放在帮助两国企业制定长期发展策略上。对在中国有业务的瑞士企业,建行表示,会在资金和信贷方面提供一些倾斜性扶植策略,以帮助瑞士企业扩大与中国的交易,拓宽贸易往来的渠道。

“虽然开办业务只有短短五个月,但和中国有业务往来的ABB集团、瑞士最大的电梯制造商迅达集团、刚刚被中方收购不久的瑞士水壶制造商Sigg以及已达成收购意向的先正达,都已经成为我们的大客户,”徐进说。

信任中资银行吗?

虽然瑞士各界对人民币业务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但不可否认,一部分未来的瑞士商贸界潜在客户并没有对中资银行在私人业务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还抱着观望的态度。

当一位瑞士企业的负责人对中国政府外币管制政策提出质疑时,徐进回答道:“任何一个大国的金融管理部门所作出的决策,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本国,而是全球。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国际化,所以未来的政策一定会考虑到给全球所带来的影响。”

您看好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吗?请给我们留言。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