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从长远来看,存在着互联网分裂的风险

Eröffnungszeremonie des UN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2021 in Katowice, Polen
下一步是什么?“互联网联合”是2021年12月7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2021年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的座右铭。 这样的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就互联网治理展开政治对话。 AFP

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全球化互联网是否正在走向终结?我们与瑞士安全分析师Kevin Kohler就审查制度、制裁和正在出现的数字分化进行了对话。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互联网还有未来吗?

Kevin Kohler:(笑)未来肯定是有的-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未来。以前大多数国家的互联网政策基本上比较宽泛并赋予网民很大的自由度。而现在,许多政府开始醒悟并意识到互联网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想重新收回掌控权。这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全球性互联网形成了巨大反差。

Kevin Kohler外部链接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安全研究中心的安全分析师,主要负责数字技术和风险管理。他最近在 《一个、两个还是两百个互联网?未来互联网的构建政策》(One, Two, or Two Hundred Internets? The Politics of 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s外部链接)中提到了互联网的分裂趋势。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Kevin Kohler
瑞士安全分析师Kevin Kohler。 CSS

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有趣的案例,他们从互联网全球化的最初阶段就想更改互联网的管理结构。我们西方一直在采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模式,私人对互联网的构建和运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两个国家则是想把互联网的主导权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是一个为时已久的冲突。

俄罗斯的特殊之处在于,2014年占领克里米亚导致的国际制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从那时起,他们一直尝试建立更加独立的网络系统,例如,建立本国的支付系统来取代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作用;或建立了自己的网址命名系统。

在其他领域,俄罗斯互联网的分裂状况也越来越明显,俄罗斯政府对网络内容的监控面一直在扩大并出台了带有严厉惩罚措施的互联网审核条例;而另一方面,西方的制裁令俄罗斯无法购买许多他们不能自产的硬件,比如芯片、移动电器的配件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这样的制裁政策难道不是一把双刃剑吗?一方面,国家受到了惩罚;但同时,民众也有可能无法再听到官方宣传之外的声音。

的确存在这种矛盾,一方面政府在经济上受到限制,而俄罗斯民众则失去了得到信息的自由。

俄罗斯电视台的宣传攻势是无可匹敌的;但尽管严加管控,依然无法完全控制网络,想要隔断俄罗斯民众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制裁是为了限制现行政府领导下的俄罗斯发展技术和经济的可能性。美国的这些制裁措施,主要针对那些俄罗斯很难从其他国家采购到的硬件上。

我们是否面临互联网的分裂?

这个词其实非常含糊,网络分裂通常是指互联网的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核。而在功能和基础设施层面,则很难形成这种分裂,因为大多数国家在技术上没有干预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例外,中国在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方面,都更具竞争力。同时,中国早就用防火墙将自己保护在一个独立的网络生态系统之中。

而在其他国家则看起来更加分散,比如印度,该国对许多中国的应用程序予以禁止,这一方面是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欧洲的情况也类似:欧洲国家希望能与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形成竞争,这里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安全原因。

这是不是一种同样发生在网络上的去全球化表现形式?

这个说法须谨慎对待。内容层面的分裂的确指向这个方向,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影响力还在继续增长:上网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设备连上了网;更多的交易在网上完成。尽管官方试图在某些环节上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但总体上讲,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化的发展在被去全球化。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一定要严肃对待。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信息和通信技术往往都是在有机地、毫无章法地蔓延扩散,并在国家的操控下显示出越来越大的重要性,广播、电话、电视都是这样的情况。

互联网获得青睐,是因为它在推动民主化进程和民众的社会参与方面的优势,然而现在它却正在朝反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靠宣传生存,或被用作监视手段,这些难道都是杞人忧天吗?

互联网是故意按照“智能终端,哑巴线路”的原则设计的,目的是将国家对网络的控制降到最低。但现在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受到监测和控制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我认为,网络依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互联网仍然能提供比电视更多的话语空间,即使是在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也是如此。但从根本上讲,互联网并没有促进民主发展的天性,也是事实。

这一切也不无讽刺性:从上世纪90年代起,西方就向中国输出了大量互联网的知识和技术,寄希望于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传播,能带来政治自由化。但最后,情况却恰恰相反,反倒将建立强大防火墙的技能送到了中国手上。

说到中国:我们是否被一道数字铁帘挡在外面?还是我们就在其中?

目前还介于两者之间,但趋势是: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有两套完全独立的网络系统。

我在这里要将分裂和分岔区分开来,将互联网分割成许多类别,主要是为了让官方对内容具有更多的掌控。而分岔则是一种更深层的脱钩,将互联网变成两套具有独立标准和硬件的生态系统。

Auftakt zu fünften Welt-Internet-Konferenz (WIC) in der chinesischen Stadt Wuzhen
反方:2018年11月1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WIC)在中国城市乌镇启动。 这一年度会议是由中国政府召开的。习近平宣布,他打算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制度。 AFP

围绕第二种发展趋势,两个目前在网络技术上唯一具有相互竞争力的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正在展开战略竞争。中国希望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系统,也希望能传播这种理念,并已经开展“数字丝绸之路”项目,与许多国家达成协议,由中国贷款给这些国家雇佣中国公司、按照中国理念来搭建数字基础设施。美国也看到了这一点,并试图通过制裁来阻碍中国重要科技公司的发展壮大。他们的做法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反过来也推动了中国建立自己独立的供应链。

现在这种情况与冷战时期类似,双方都在各自建立阵营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而,从某些方面来讲,这种比喻又似乎力度不足,因为当时的阵营并不像今天这样团结,而且就人口和创新力而言,中国与苏联相比,是美国更强劲的对手。

瑞士如何定位自己?怎样实现网络上的中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瑞士就想将外交政策和数字化紧密地衔接在一起,重要的是,日内瓦早已成为多边政治的中心,瑞士希望让日内瓦成为国际数字治理之都,并对相关举措予以大力支持。

相关内容
观点

相关内容

瑞士应该加强“数字化日内瓦”的力度

此内容发布于 外交政策应该怎样与数字化相结合?而瑞士的国际化日内瓦又会从中起到什么作用?瑞士foraus智囊团的Nicolas Zahn和Kevin Kohler谈瑞士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更多阅览 瑞士应该加强“数字化日内瓦”的力度

这是瑞士加强本国中心基地地位政策的一部分,也是瑞士中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意思的是,中国和俄罗斯也有意把互联网挪到日内瓦来,具体来说就是加入国际电信联盟。这是为了促进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多边机构,旨在联合起来构成与美国抗衡的力量。瑞士在这里似乎陷入了矛盾,因为它既想加强国际日内瓦的声誉,又想继续支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模式。

(译自德文:杨煦冬)

相关内容
观点

相关内容

在网络空间瑞士怎样保持中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在许多国际争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数字时代瑞士应如何应对网络战的威胁?前大使Martin Dahinden提出了相关问题,并指出了需要讨论的地方。

更多阅览 在网络空间瑞士怎样保持中立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