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密集,生活质量就一定低吗?
瑞士境内几乎没有新规划的建筑区,因此,居民住宅密集化势在必行。但如何在住宅密集化的同时又能保证高质量的居住空间呢?
瑞士居民更愿意住面积相对较大的房子,甚至是豪宅。但是像瑞士这样的国家,该如何利用日益稀缺的空间并保证生活质量,是一项特别的挑战。瑞士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了46平方米(多语)外部链接。
“在住宅密集化的同时保证高质量,是城市规划的一项挑战”,瑞士联邦空间发展署(Bundesamt für Raumentwicklung ARE)的住宅与景观部门负责人Martin Vinzens指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节约空间来保证居住质量,比如通过提高公寓入住率或建造小型公寓来节约空间。这种方法在建筑规划上被称为“充分性”(德,法)外部链接。但这个方法并不符合当下居民普遍追求居住场所宽敞的趋势,因此需要寻求其它解决方案。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建造高层住宅。
相关内容
在瑞士住高楼成为新时尚
另一个方法是在原有建筑间的小型空地上规划建筑区,或者通过新的大型住宅取代小房子。最理想的方案当然是,将一些区域开放给公共使用,从而鼓励公众接受密集化住宅这一理念。
“在瑞士,民众能够参与到密集化住宅的项目中,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Vinzens解释道:“并且,入住新住房的租金应该是民众能够负担得起的。”
相关内容
瑞士有一种房,你买不到,也租不到
建造中的声学问题
要让居民住得舒服,也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必须在规划和施工中考虑的问题。因为人们需要私密空间、需要安静,毕竟没人喜欢噪音,也没人想让自己家从外面被过路者一览无余。因此,声音和视觉的空间构造是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 比如,阳台的位置。
来自卢塞恩应用科学和艺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德)外部链接对如何协调生活质量与密集建筑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尤其是室外空间的声学问题。
他们给出了以下建议:
鉴于建筑物表面会反射声波,而平行墙面会增强声波反射的效果,所以他们建议尽量避免在建筑物中采用直角设计。令人感到舒适的设计是能够分散声波的,例如在庭院中建造结构墙。
另外,建筑选材也很重要,相比木材或玻璃,泡沫或纺织品之类的多孔材料能更有效地吸收噪音。声波可以通过障碍物被分散掉,因此在选择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时,要注意合理规划角落的位置。
别忘了绿化
在密集住宅区确保居住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保证绿地面积。保护自然组织Pro Natura的Elena Strozzi指出:“住宅区内的绿地可以调节温度、过滤空气、保留雨水。同时,绿地也是空间结构的一部分,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规划足够的绿地面积还能为人们在炎炎夏日提供一份凉爽。但由于缺乏横向空间,因此对房屋和楼顶进行绿化,也不失为一种方案。
联邦高级空间规划师Martin Vinzens表示:“对建筑物进行绿化,这一议题在瑞士得到热烈讨论,并已经在一些试点项目得到了检测。但目前都只是个别项目,还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他说,原因一部分在于成本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建筑业界的固有观念和心态。“许多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对城市建设的概念还停留在石头和水泥阶段,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城市的样子。而绿色城市的理念在瑞士还不够深入人心。”
Vinzens认为,这是因知识欠缺而导致的失败:“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在垂直种植的情况下保证植物不会一年后就死亡,这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在这一领域,瑞士完全可以向享有“绿色摩天大楼先驱”之美誉的新加坡学习。
相关内容
城市规划:瑞士可以从新加坡学到什么?
促进生态多样化
来自自然保护组织Pro Natura空间规划专家Strozzi认为,如果住宅区内的绿地面积因住宅密集化而减少,那么至少应该提高剩余绿地的生态质量。
这名自然保护专家指出:“即使是在密集空间内,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因此,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同样拥有很大的生态潜力。公共部门必须以身作则,提升公园、学校、墓园、公路铁路绿化带等建筑或场所的自然价值。
到目前为止,公共绿地的生态潜力仍有待开发。瑞士的公园设计大多缺乏想象力:修剪得很短的草坪上有些花花草草,外加几条小路,这就是全景。然而,正如Strozzi说的那样,只要在这样的绿地基础上加上野花、草甸、矮墙、一些本土植物还有蜂房,就能轻而易举地提升生态多样性。
但目前瑞士还缺乏做出改变的政治意愿。但Strozzi对此保持乐观,她认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这一议题将在未来获得更多关注。但是她也补充道:“政治家通常行动很慢,我只希望这个改变不会来得太晚。”
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探寻大胆、原创的解决方案,为瑞士人口密集的未来提供独具吸引力的规划理念。
(译自德语:王伯笛)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