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入籍政策:死板的瑞士錯失良機

Claude Longchamp

瑞士在授予公民權及國籍方面限制重重。雖然而各種社會跡像都在表明包容的重要,但不久前,一次本可以扭轉現狀的嘗試依然以失敗告終。瑞士正面臨著與現實脫節的危險。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瑞士議會聯邦院根本不想正視事實。該院日前否決了一項相關議員提案,後者要求自動賦予在瑞士出生的外國人瑞士國籍,以及完整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就此提案,聯邦院議員中有26人反對,13人贊成。瑞士司法部部長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也代表瑞士政府拒絕了該提案。

“血緣”原則

對於國籍的賦予,存在有兩個對立的原則。一方面, “血統制”-即血緣或親子關係原則-認為,子女的國籍取決於父母(或父母中某一人)的國籍。

另一方面,”屬地主義”-即土地衍生的權利或出生地原則-意味著,新生兒根據其出生地獲得國籍。

歷史上,血緣關係原則更加佔有主導地位。公民身份藉由父親血脈進行傳遞。隨著性別平等的推進,這一原則已被部分放棄。

與此同時,土地衍生權的重要性也在隨之增加。該原則幾乎適用於整個北美洲和南美洲。對於移民比例高的國家來說,這一原則在融入方面顯示出正面影響。

在印度,血緣原則也已被完全廢除。許多其他國家目前正在混合使用兩種原則。

外國人權利少

歷史學家Brigitte Studer、Regula Argast和公民史學家Gerald Arlettaz在他們合著的《瑞士公民權全史》(Histoire complète de la citoyenneté suisse)中寫道:我國遵循血統原則,將國籍、公民權和政治權利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瑞士資訊swissinfo.ch的專欄中,瑞士政治歷史學家Claude Longchamp對瑞士民主一針見血的批評。
在瑞士資訊swissinfo.ch的專欄中,瑞士政治歷史學家Claude Longchamp對瑞士民主一針見血的批評。 swissinfo.ch

只有瑞士法語區保有各級政體自行定義政治權利的做法。因此,日內瓦州、沃州、納沙泰爾州、汝拉州和弗里堡州均保證給予外國居民市鎮一級的選舉權參選權。

在瑞士德語區,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只有格勞賓登州、阿彭策爾州和巴塞爾州允許下屬市鎮引入外國人投票權,但這並非規定,各市鎮可以自願選擇是否予以施行。

權利和義務的相依

《瑞士公民權全史》的三位作者認為,親子關係原則的建立早於瑞士聯邦的成立。在18世紀末以前,瑞士人的跨州流動都很少。凡是世代居住在某一村鎮的居民,都可以從木材等公共物品中受益。如果陷入貧困,可以在出生地求得救助。

瑞士於1848年成為聯邦國家後,這種狀況並沒有發生改變。瑞士聯邦整合了各州法學,並作出了一項重要決定:排除了雙重國籍。聯邦創始人不希望瑞士公民就“在瑞士或其他國家服兵役”的問題上有選擇權。在19世紀,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緊密相關的。

後來,當20世紀南歐移民紛紛來到瑞士之時,國籍的概念發生重大改變。 “同化”成為那個時代的關鍵詞- 這意味著,想成為一名良好的瑞士公民,其生活方式必須適應當地習慣。這是社會對新興產業帶來的外國人湧入所做出的反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令瑞士人自我定義的範疇變得更為狹窄。窮人、難民和猶太人通常被排除在公民身份之外。

此外,在二戰期間以及延續至戰後的政府全面執政(議會將權力移交政府)時期,婚姻法規也被收緊:與外國人結婚的瑞士公民會失去公民身份。藉由這一政策,政府希望消除外籍人士藉由“假結婚”而獲得瑞士國籍的情況。

1952年瑞士《國籍法》出台,新法消除了對女性的一些歧視,但依舊延續了排斥傾向的入籍政策。入籍的標準被進一步收緊,所需的居住時間被進一步延長,能力測試的義務也被寫入法律。

與老觀念決裂

1978年,瑞士導演 Rolf Lyssy拍攝了一部由Emil Steinberger主演的經典電影《瑞士人製造師》(Les faiseurs de Suisses/ Die Schweizermacher )。這部電影讓瑞士大眾意識到國籍和政治權利的概念已經如此之陳舊。影片中的警察調查員搭檔非常搞笑,但也引人深思。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20年来最高票房的瑞士电影

此内容发布于 奥斯卡小金人、上亿票房、影评人赞誉、电影学院奖……种种衡量指标里,最有发言权的还数观众人数:自从《瑞士人制造师…

更多阅览 20年来最高票房的瑞士电影

1971年,瑞士全國賦予女性聯邦級投票權,最終打破了從19世紀繼承下來的 “公民-士兵 “(服兵役和政治權利不可分割)概念。雖然有些人指出,婦女也要履行義務,但這一要求最終沒有得到落實。女性獲得了政治權利,且沒有服兵役的義務。

從排斥到包容

對瑞士來說,20世紀也可以被視為對不同人民團體的排斥期。越來越多的人相應地感受到,政治參與變得愈發困難。

對社會新成員的包容和融入與傳統的排斥態度“狹路相逢”。包容政策與瑞士所走的路線正好相反- 在世界各國全球化的環境中,包容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多樣性也是21世紀的新關鍵詞。多樣性是必要的,因為它拓寬了現代社會的技能。國際經濟界早就明白這一點,因此它為有移民背景的人才提供了進入企業最高層的機會- 同時也享受到最高等級工資的待遇。

但決策層還在猶豫不決。因為公民和政黨中的保守派面對“從排斥到包容的改變”還不情不願。

入籍,為了更好的融入

Viervierte行動(為 “入籍的基本權利 “而戰的運動)決心把這個問題弄個明白。該運動所呼籲的不外乎是勇敢地構建新的社會: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應該享有基本的入籍權利。而為此,其成員準備發起一項公民動議。

未來的這一動議以琉森大學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為基礎:政治學家計算了”移民包容指數”,在研究涵蓋的20個國家中,瑞士排名倒數第二。其鄰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包容性更強,甚至奧地利和德國的排名也在瑞士之前。

外部内容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長期以來對入籍施行限制性規定,在瑞士,能夠行使政治權利的居民比例正在下降。在日內瓦和巴塞爾城市半州等城市化州,這一比例已快降到50%。

另一項在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進行的研究為動議提供了補充論據。社會學家Dominik Hangartner的研究證明,十年前申請瑞士國籍成功的人現在的融入程度顯著高於同時期入籍申請被拒的移民。

由此可見,那些反對多元化新社會的人有一個信念需要被推翻:融入是入籍的前提嗎?不是,融入是入籍的結果。

瑞士民主制度的存在和發展最依賴其成員的參與而存在和發展。如果有一天,出生地原則能夠成為血脈原則的補充,這對社會和民主有利無弊。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