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亚洲的人财富增长更快
Keystone
凯捷管理顾问公司最新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的百万富翁人数去年再次有所增加,他们占有的财富总数首次超过了70万亿美金。
此内容发布于
良好的经济状况和投资产品的增值,令富人的财产水涨船高,尤其是亚洲和北美的富人更是从股市中大幅获益。瑞士也同样,百万富翁大军的阵容增加了25’000位,现在这里共有389’200人的财富达到或超过了100万美金,相当于每22个人中就有一位百万富翁。
2017年世界各国的百万(美金)富翁人数增加了11%,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第二高的增长。凯捷管理顾问公司(Capgemini)在今年的全球财富报告上公布了该数据。
股票、现金和其他类似投资产品的良好发展势头为富人的财产增值起了决定性作用。此外,百万富翁们对加密货币作为投资产品的兴趣也逐渐显露。一个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29%百万富翁对投资加密货币显示出浓厚兴趣,27%有“轻微兴趣”。
欧洲延续了前一年的良好趋势,去年欧洲的百万富翁人数增加了300’000人,增加到480万人。
凯捷管理顾问公司的专家预计,富人的财产还将继续增长,至2025年现在和即将出现的百万富翁们的财富将达到100万亿美金。
相关内容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达到82.67万,较上年增长1.6%。多数人拥有多重国籍,尤其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更为普遍。退休瑞士人偏好定居泰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更多阅览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相关内容
特朗普对瑞士商品加征31%的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瑞士进口商品加征31%的关税。
更多阅览 特朗普对瑞士商品加征31%的关税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相关内容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此内容发布于
四月一日,在民风淳朴的瑞士,媒体还是发布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看似当真,又似玩笑的新闻。是真是假,这里选取一些,请你分辨。
更多阅览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39届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创下新高。中国电影《狗阵》获得2025年主竞赛单元大奖,另一部中国影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更多阅览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相关内容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针对瑞士企业声誉的全国调研显示,移动支付应用企业Twint再次拔得头筹,薯片制造商Zweifel和草本糖Ricola紧随其后,而在非营利组织中,瑞士空中救援Rega连续八年稳居榜首。
更多阅览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相关内容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用卡付款。根据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最近进行的支付方式调研,借记卡在现场支付中日益受到欢迎,并已取代现金。
更多阅览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为钱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家庭倍感压力:除了高昂的医疗保险费用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人们对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也忧心忡忡。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也是热点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为钱愁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钱多,这样分配…
此内容发布于
在过去的几年里,瑞士穷人和富人的收入差距略微有所拉大,但幅度远远小于在德国和美国。尽管如此,瑞士的高收入人群依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圣加仑大学一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果。
更多阅览 瑞士钱多,这样分配…
相关内容
怎样在瑞士成为百万富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并非全世界拥有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但却是密度最大的。以人口平均值计,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富翁都没有瑞士多。房地产专家Knight Frank的财富报告显示,如今共有 7000名个人资产超过3000万美金的人生活在瑞士。然而,一位瑞士的社会学家却指出,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更多阅览 怎样在瑞士成为百万富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