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神秘的央行议事机构着手应对危机
每隔一个月,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央行行长便会齐聚巴塞尔,一起交换意见,加强个人联系,并探讨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方法,从而保持全球货币的正常流动。
自2007-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一改过往沉闷晦暗的形象,发行了多达数万亿规模的本国货币。新冠疫情进一步强化了央行的决心,大手笔购买政府债券,将利率维持在最低水平,即使面临通货膨胀也丝毫不改这一政策方针。
作为神秘的央行议事机构,国际清算银行(BIS)自1930年成立以来便一直低调运行,声称要“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货币和金融稳定”。该机构内部的辩论和对话并无公开记录。
国际清算银行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这使其能够在瑞士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运作。瑞士政府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该机构,而其工作人员则享有法律豁免权和免税收入。
“不透明和精英主义”
过去十年里,央行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一些人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改变。
“国际清算银行是一个不透明、精英主义且反民主的机构,与21世纪精神格格不入,”记者兼作家亚当·莱博尔(Adam Lebor)在2013年出版的《巴塞尔之塔》一书中写道,“国际清算银行正在塑造未来的全球金融监管框架,因此需要得到良好的治理,但它本身的运行管理却非常隐秘,享受着法律豁免权和各种保护措施。”
为何要如此隐秘呢?“央行行长可以去那里畅所欲言,吐槽本国的财政部长和政界人士,不必担心这番言论会曝光于公众视野,”前国际清算银行工作人员斯特凡·格拉赫(Stefan Gerlach)说。斯特凡现任苏黎世瑞士盈丰银行(EFG)首席经济学家。
“人们以为国际清算银行是一个管理全球金融业的超级神秘组织,但它更像是一个附设银行的会议中心,为央行行长和监管机构举办各类非正式秘密会议,”格拉赫补充道,“国际清算银行提供会议室、撰写研究论文的工作人员,并管理中央银行的资产,但该机构没有真正的金融决策能力。”
虽然国际清算银行无权或无意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规则,但央行行长和监管机构会在那里开会商定金融稳定政策,然后回去劝说本国政府执行这些政策。国际清算银行大厦内还设有其他机构,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金融稳定委员会,这些机构负责制定政策措施,增强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各国央行协商一致,《巴塞尔协议III》应运而生。新规则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更好地覆盖投资风险。
拯救经济
“我们的工作有助于防止新冠疫情导致又一场金融危机,”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奥古斯丁·卡斯滕斯(Augustin Carstens)最近在该行总部大厦举行的罕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央银行印制的货币一直被用来在困难时期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以及为希腊、意大利、美国等危机缠身的经济体提供纾困支持。企业在疫情封锁期间失去收入来源的同时仍须偿付已背负的债务,而低利率减轻了债务的影响。
虽然每家央行都根据本国的需要制定货币政策,但央行之间的政策协调对于维持货币的全球流通至关重要,在危机期间尤其如此。当商业银行对彼此失去信心时,央行便会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由于大多数国际金融业务以美元结算,美联储需要将美元与其他央行(包括瑞士央行)的货币进行互换,防止资金流动受阻。
在巴塞尔定期举行会议有助于增强各方工作的协同性。
卡斯滕斯说:“合作总好过对抗。”
一些人对天量货币增发感到担心。当经济状况改善时,央行能否安全地逆转货币政策?货币超发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失控?近期物价飙升使这些问题凸显出来。
可控风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央行表示:‘鉴于货币政策可能不会产生积极效果,我们将不做任何干预’,这种说辞可能会面临社会上和政治上的抵触情绪,”卡斯滕斯说。
“我们需要做出回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盲目或粗心。 此事并不容易,日后还可能更加困难,但我们已经承担的风险基本可控。”
并非所有人都被这种观点说服,瑞士国家银行(SNB)政策的批评者就不以为然。自从瑞士央行宣布(后来取消)欧元与瑞郎挂钩,承诺无限量印钞并引入负利率以来,它便面临着源源不断的压力。
2015年,瑞士央行突然决定取消瑞郎兑欧元的保底汇率,这让市场感到措手不及,瞬间引发了混乱局面。此举为那些希望央行为其政策负责的政治批评家提供了新的把柄。
但是在全民公决中,一系列提案均无疾而终,其中包括敦促瑞士国家银行改变货币政策(英)、增加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黄金持仓量、禁止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等。
瑞士的“成功故事”
与此同时,国际清算银行继续安静地开展工作,并没有因为个别央行面临争议而受到影响。国际清算银行逐渐开放会员资格,63家央行已成为其会员单位,其员工总数达到600多名,并在香港和墨西哥设有区域办事处。
国际清算银行负责管理各央行资产,因此获得了“央行的银行”这一非官方称号。通过这些活动,国际清算银行去年的利润总额达到约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亿元)。
国际清算银行还以其深入的金融研究工作而闻名于世,并在世界各地成立一系列创新中心,以跟踪最新的金融创新动态,特别是加密货币和绿色金融。
格拉赫说:“国际清算银行仍然立足于巴塞尔开展经营,而没有搬到伦敦或纽约,这相当了不起。”这是一个瑞士的成功故事,其重要意义不亚于150年前英国人开始前往瑞士酒店度过冬季假期。”
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于1930年在巴塞尔成立,旨在确保德国向一战的战胜国支付经济补偿(赔款)。
后来由于德国陷入经济混乱,赔偿被迫终止,国际清算银行只是部分完成了这项任务。
这个命运多舛的开端,再加上有证据表明国际清算银行在二战期间对德国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美国在1944年呼吁解散国际清算银行。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清算银行的活动一直由欧洲各国央行主导。后来,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央行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国际清算银行下设多个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市场委员会、中央银行治理小组和欧文·费舍中央银行统计委员会等。
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存款保险机构协会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独立于国际清算银行运作,但均在国际清算银行大厦设有秘书处。
(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