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在瑞士孩子生病从来不输液?

在瑞士孩子生病从来不输液?
“这里的医疗系统非常打击病人看病的积极性”,好不容易打通了医生的电话,收到的回答常常是“没事”、“在家再观察一下”、“烧满三天再来”、“等到几岁了再来”、“等到长大了就好了”。 Keystone

大人孩子,左依右靠,目光迷离地盯着那瓶高高在上的液体一滴滴流进身体,长夜难熬。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童年记忆。可是在瑞士,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没见过吊瓶长什么样子。他们是怎么看病的呢?那些“打着点滴长大”的中国妈妈,在瑞士生儿育女之后,如何看待瑞士的儿科医疗系统呢?

在瑞士,父母通常会帮孩子选择一位固定的儿科医生,就诊也是到儿科医生的私人诊所,只有在医生下班或放假,以及情况紧急之时,才会直接去医院挂急诊。

打酱油的医生

瑞士的儿科诊所一位难求,医生如果认为自己工作量适当,就不会再接收新的病人。所以父母们通常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开始按照儿科医生的名录逐个打电话预定医生。

幸运地找到医生的父母,却常常在“次数有限”的问诊之后,就开启了吐槽模式。家有两个男孩的邓丽荣表示,“这里的医疗系统非常打击病人看病的积极性”,好不容易打通了医生的电话,收到的回答常常是“没事”、“在家再观察一下”、“烧满三天再来”、“等到几岁了再来”、“等到长大了就好了”。

同样家有俩娃的陶若说,“瑞士医生时间宝贵。有一次我为老大约好了医生,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迟到了几分钟,扯着娃气喘吁吁地赶到时,医生的面儿都没见到,护士严肃地说请重新预约,改日再来。”

在瑞士的中国妈妈还纷纷猜测,瑞士儿科医生的患者数量有限,所以他们的临床经验可能不及中国医生。黄彦说起一次带着孩子去看病,其实只是很普通的皮炎,医生仔细看了好几遍,还很诚实地说,这个病症只在书上见过,现实中可是第一次见,要好好看一看。

生了二娃不久的潘柏更是称“瑞士儿科医生像个打酱油的”,除了日常体检和打预防针,其他的功能就是“提供各专科医生联系方式的电话接线员”。潘柏家老二的身高体重一直在后10%,当她询问医生是否需要补充特别的营养素时,医生上下打量了潘柏和她老公一番,慢悠悠地说,“急什么呢,孩子不是还在正常范围内吗?你们两个也不高大,想要孩子多高呢?”也是当场把潘柏噎得说不出话来。

老公是瑞士人的何小玉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说,医生检查觉得一切正常的孩子确实没必要东补西补;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发烧三天之后,病症都会逐渐减轻且自然痊愈,瑞士儿科医生的“无为而治”,其实是在节省医疗资源,也避免父母和孩子没有必要的折腾和消耗。

等不及的急诊

很多瑞士的儿科医生十分爱惜自己的假期。家长火急火燎地打电话,接通后听到的却是“亲爱的家长,我去度假了,若有急事可以拨打医院儿科的急诊电话,号码是……”。这样的留言不用听完,因为医生经常放假,急诊电话妈妈们早就记住了。

瑞士的急诊不是按照挂号顺序就诊,而是按照严重程度决定先后。潘柏的大女儿一岁半时摔伤了嘴巴去看急诊。本来等候室里只有三四个孩子,可是随着漫漫长夜的来临,前来就诊的孩子越来越多。潘柏回忆,有个摔歪了牙齿的孩子比她们还先来的,等了两个多小时之后那位妈妈实在不耐烦,直接带着歪牙的孩儿回家了。潘柏一家人从六点半等到十点半,女儿都快睡着了,终于等到了医生。结果医生花五秒钟看了看嘴,用五十秒解释孩子没问题不用开药,一分钟不到就把他们打发了。

于是,有些不够淡定的中国妈妈到了瑞士以后,自己也成了半个赤脚医生。退烧药、退烧贴自然是居家必备,国内再空运来些小中药、小西药、跌打损伤药。当然更多淡定的中国妈妈干脆入乡随俗,或是守在床边祈祷孩子免疫力爆发,或是守在急诊等待室里,自我安慰说,没有先召见我们说明我们的问题不严重啊。

神奇的小子弹

因为通常要遵医嘱在家“烧满三天”,保证孩子体温不能过高就是家长的头等大事:退烧贴、湿毛巾敷、医用酒精擦、大冬天脱光衣服、大半夜洗好几个澡……总的来说妈妈们是白天要请假,晚上睡不了。

在瑞士孩子生病从来不输液?
孩子发烧通常要遵医嘱在家“烧满三天”,保证孩子体温不能过高就是家长的头等大事:退烧贴、湿毛巾敷、医用酒精擦、大冬天脱光衣服、大半夜洗好几个澡…… Keystone

发烧超过38.5度的话。灵丹妙药“Dafalgan”就要出场了。给孩子用的“Dafalgan”,一般是糖浆或塞屁股的栓剂,江湖人称“神奇的小子弹”。发高烧了,来一颗;头疼了,来一颗;牙疼了,来一颗;全身难受不知到底哪儿不舒服,来一颗。潘柏说曾经考虑过把这种物美价廉的退烧药带回中国送给亲戚朋友家的小孩,后来照着说明书仔细查了查,发现这个药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小时候常吃的扑热息痛,原来“神奇小子弹”也不过如此。

西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则,在儿科也同样适用。孩子发烧了就用“神奇小子弹”退烧;孩子肠胃不适呕吐的话,就来点止吐的晕车药;感冒了流鼻涕,就用洗鼻器冲出来;出了水痘的话,就抹上止痒的药膏。

张铭的女儿得了水痘,瑞士医生说,不要吃任何药,孩子越早感染水痘症状越轻、愈后越好,要让水痘尽量都发出来。张铭打电话给瑞士婆婆,询问可否把儿子送到婆婆家,两个孩子隔离一下。婆婆说,送来可以,但是一定要两个一起来,好让孙子也快快出痘。两周以后,张铭的儿子也“如愿”染上了水痘,为了退烧,大冬天只穿一个小裤头在家里跑来跑去,身上脸上星星点点的止痒膏闪着白光。张铭的邻居闻讯打来电话,询问可否将自家孩子送来同玩,以求尽快得上水痘。

与此同时,几位妈妈都对瑞士儿童药品“做得用心”赞美有加。瑞士人格外在意儿童的用药安全(英)外部链接,同时也尽量减少用药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在这里“良药不必苦口”,漂亮的小勺子、精致的小滴管和小量器,孩子的药全都是水果口味:橙子味、柠檬味、葡萄柚味,孩子们吃得满脸幸福。

买不到的抗生素

“神奇小子弹”可以在各个药店买到,但是在瑞士,很多中国人眼里的“常见药”都被划为“处方药”,也就是没有医生的处方,在药店里求天告地也买不到。瑞士所有的抗生素都属于处方药。

根据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英)外部链接,2000年到2010年间,全球抗生素消耗量增加了36%,其中76%的增长来自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增长在6%左右。该研究认为,金砖五国在抗生素使用上的增长量,并不能简单地依靠人口增长和医疗水平提升等因素加以解释。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瑞士的抗生素消耗量相对较低(英)。瑞士联邦政府在2015年发布的《瑞士抗生素耐药性应对策略》(Strategy 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Switzerland)显示外部链接,瑞士政府斥巨资资助多个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相关的研究项目(NFR49外部链接NRP72外部链接),将控制抗生素使用纳入“Health 2020”国家规划、写入法案,同时不断完善抗生素处方指南并保证其实施。

诊治儿童常见病症时,瑞士儿科医生在用药方式上一般都会优先选择口服药物,只有在无法口服,或者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候,才会选择给孩子输液。英国医生的相关研究(英)外部链接显示,口服药物的缺点是见效略慢,但静脉注射会给患者尤其是儿童带来更多痛苦,而且有感染和局部反应的风险。在接受采访的妈妈中,没有人见到过输液的情况。记者翻遍网络,终于找到一位妈妈记录孩子三个月时患尿路感染住院输液的经历。由于护士们经验太浅、手法不熟,几个人花了两个小时,扎了六针也没有成功,最后无奈换成了打屁针。

耿茵今年暑假带着两岁多的孩子回国看祖父母时,孩子突然发烧咳嗽,到了医院确诊是肺炎。耿茵询问是否可以口服抗生素,中国医生坚持必须住院输液,而且开口就是“进口头孢”。孩子住院输液五天,症状好转。回到瑞士以后,耿茵带着孩子去儿科医生那里复诊,同时讲述了当时的情况。瑞士医生说,除非是孩子因肺炎导致呼吸困难,甚至要戴上氧气面罩,才会选择输液治疗。而且即使输液,也会为避免医院人员混杂的情况,请护士上门服务。

由此可见,从“烧满三天再来”到“马上注射进口头孢”,瑞士儿科医生和一部分中国儿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主要是在一些自限性疾病上,是否立即使用抗生素,是否选择见效较快的静脉注射方式。说到底,就是医生和家长能不能在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慢下脚步,愿不愿意赌赌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医患双方能否彼此信任,尝试更缓慢但是更自然的痊愈方式。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