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诗人,但却不知道建筑师”
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举办期间,瑞士文化基金会也同时开启了今年的瑞士沙龙(英)外部链接。策展人Evelyn Steiner在苏黎世的工作室里接受了采访,她用“身体的邂逅”将建筑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带入讨论。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因为疫情您的沙龙被推迟了1年,如今很多人都期待着“身体的邂逅”。
Evelyn Steiner:这个名字似有些对抗的意味在里面,因为现在走出家门、与人会面并不容易。
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建筑师还是要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让人们即使在卫生危机爆发时也能见面、互动。
您的沙龙会涉及什么样的邂逅?
不同领域和学科与建筑学发生的邂逅,这会让我们获悉空间与身体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
在开幕式上人们可以获得独特的身体体验:瑞士艺术家Katharina Anna Wieser(德)外部链接将用3个“木偶”与观众互动;一位歌手还将演唱歌剧新作,其歌词来自于建筑理论与建筑史。
Evelyn Steiner (*1981)是一位建筑师、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束了建筑专业的学习后,她曾服务于罗马、巴塞罗那和苏黎世的多家建筑师事务所。2012年她在伯尔尼大学获艺术史硕士学位。
她曾多次为建筑展策展,如:2015年“Aristide Antonas的雅典公约”;2016年的“构建电影-流动画面中的瑞士建筑”和2020年瑞士版“女建筑师展-百年建筑史中的女性”。
通过挖掘历史您已明确告诉我们:身体一直是建筑学中的一个课题。现在又为何重提呢?
近50年来人文科学一直在深入思考“身体”这一课题。因为我们对于人类躯体的干预越来越多,例如医疗辅助生殖,抑或在人工智能领域依靠计算机技术对人体进行控制等。
有的传播学研究就涉及到身份政治,而所有这些讨论都很少波及建筑学。让建筑学与其他学科发生碰撞,一定能激发最狂野的组合,令人惊叹。
您能举个例子吗?
比如建筑学与跨人文主义。这一哲学思路着眼于技术进步(例如植入芯片)对人体所造成的物理及心理改变。
如何让医学及神经学的新成就对建筑学的认知及规划产生影响?对那些“优化”的居民来说空间和城市结构是怎样的?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面临伦理考验
您指的是赛博格(Cyborg,人造人)吧,但在“智能家居”里,赛博格不是住宅本身吗?
用超级网络打造的“智能家居”,也被称之为“可感知环境”与居住者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联系。但即使没有数码设备,建筑也并非静止的客观存在,而是能够与我们交流对话的“主体”。
它既是公共的,又是私人的。它形成了一种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对我们的人生与个性还会造成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筑是很有存在感的:尽管如此建筑学也并非教育中的必修课。我们知道许多诗人,但却不知道建筑师。
- 9月沙龙“志同道合
”2021年9月23-25日 - 10月沙龙“现实”
2021年10月21-23日 - 11月沙龙“改变”
2021年11月18-20日
11月沙龙的主题是建筑学的标准与规范,这体现了某种价值观。现在社会上对于身份的讨论是否也影响了建筑学呢?
瑞士在这点上还比较落后。这让我想起瑞士的许多建筑都没有顾及到残疾人。
建筑学比较迟钝、对社会事件的反应比艺术慢。例如现在建筑业还将焦点对准四口之家,但事实上家庭结构早就变了。
是这样吗?今年苏黎世备受瞩目的“Zollhaus”住宅项目揭幕,它可以满足居住群体中每个人对于共同生活不一样的需求。在建筑学上也被称作“厅式公寓(德)外部链接”,里面的空间可改动。
“Zollhaus”在瑞士是个例外。此外城区也很少有这样的项目。
所以说空间要具有“流动性”吗?流动性这个词大多与“非二元性别认定”有关,在建筑学中是什么意思?
对我来说是能创造无限可能、但又无法具体定义的空间。在沙龙里我们将与Joel Sanders(英)外部链接就此展开对话。这位来自纽约的建筑师早就参与了酷儿的讨论,并就非二元性角色认定与建筑学写过不少文章。他的最新项目就为博物馆空间赋予了流动性,并尝试了一体化思考。
在“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英)外部链接”的双年展里,Hashim Sarkis向空间提问:作为个人我们该如何在大群体里一起生活,以应对全球挑战?双年展第一部分“在不同的生命体之间”就以个人的身体为核心。这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吗?
我想是的,一切从我开始,我是谁?我怎么面对其他人、陌生人,甚至是生病的肌体?建筑学要全面衡量,既要考虑不同的角色认定、生活形态,也要考虑医学进步带来的可能,甚至通过科技而延伸的身体。
在11月的沙龙里您还把“衰老的躯体”设为主题。什么叫“抗衰老”建筑?
这概念来自Madeline Gins和Shusaku Arakawa。他们在2008年于纽约建造了“延寿之屋”(英)外部链接。该建筑特意为居民之间建立联系设置了障碍。
它没有内墙,地板也不平。这对美国的艺术伴侣表示:里面的人要不停地应对挑战,并因此而延缓衰老。
(译自德文: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