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王子“落户”瑞士名城蒙特勒
瑞士有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它的名字叫蒙特勒,然而6月8日这一天,这座小镇似乎有些与往日不同。市政府为一尊雕像举办揭幕典礼,而雕像上的人物是中国体操王子李宁。李宁也不远万里携全家来到了揭幕现场,那么李宁与蒙特勒到底有什么渊源呢?
说起李宁与蒙特勒(Montreux)的渊源,要从蒙特勒国际体操联合会说起。2017年6月8日,李宁雕像落成典礼的这一天,也正是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150周年的日子,而李宁除了在做体操运动员时一直与体操联合会打交道之外,退役之后,还担任过8年的国际体操联合会的会员,主要负责体操规则的修改和裁判的培训。
蒙特勒国际体操联合会总秘书André F. Gueisbuhler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李宁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个明星,他还是一个重磅人物。”
因此他的雕像设立在国际体操联合会所在的蒙特勒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内容
李宁铜像雕塑在瑞士小城蒙特勒揭幕
引以为荣
李宁还与蒙特勒有着金牌之缘。1985年12月4日,李宁在蒙特勒办的首届“纪念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亚瑟·格兰德体操赛”上夺得金牌。
32年后旧地重游的李宁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参赛的情景,他说:“当时深深被当地居民的热情所感动,许多小孩子坐在地上观看比赛,眼中放射出痴迷的光芒。”除了金牌之外,他还带走了一个大牛铃,这是最典型的瑞士纪念品。
蒙特勒市长Laurent Wehrli先生更是为李宁的雕像设立在蒙特勒而倍感骄傲,他说:“李宁是一个伟大的体育代表人物,而蒙特勒是一个积极促进体育运动的城市,因此李宁的形象对于各年龄层的人都很重要。”
他还说,蒙特勒与北京之间也有着各种合作,“我希望通过李宁的雕像能加强蒙特勒与中国的联系。”
中国游客的新宠
中国游客喜欢蒙特勒,蒙特勒西庸城堡是吸引中国游客的一块磁铁。蒙特勒旅游局局长Christoph Sturny告诉swissinfo.ch:“中国人去年在蒙特勒的留宿率是35万人次,在外国游客中排名第七,但5年之后这一数字将会翻番。”
他还说中国游客偏爱在雕像前拍照,希望有了李宁的雕像,会迎来更多的中国游客。另外他还透露:“我们刚刚听说中国人喜欢水仙花,所以我们准备用水仙花吸引中国游客,”每年5、6月份,蒙特勒附近的山区漫山遍野都会开满水仙。他还将一盒蒙特勒水仙花根送给了李宁。
旧地重游
问到李宁再次来到蒙特勒的感受,他说:“32年之后,再次回到蒙特勒,有回家的感觉,蒙特勒依然那么美。”这是瑞士第一个中国人雕像,也是李宁第一次被制成雕像。对此他表示:“能在参加过比赛的城市有自己的雕像,感到很荣幸。”
这位体操天才和成功商人认为,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做得出色,他现在的理想是把李宁产品打造成国际高水平的中国体育品牌,他已经在寻找与瑞士材料科研方面的合作机会。至于在体育竞技上的合作,他也希望自己在佛山的体操学校能够与瑞士加强互动。
至于瑞士体操界是否也能培养出国际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他说:“有可能,因为现在与以前不同,不再要求几项全能,而是注重单项训练,只要有天赋,努力加运气,一切皆有可能。”
他乡遇故人
李宁来到瑞士,最高兴的当属为瑞士拿过一块鞍马奥运金牌的瑞籍华人李东华。他与李宁曾是中国国家体操队的师兄弟。阔别多年后在蒙特勒他乡遇故人,两位当年国家队宿舍住斜对过儿的兄弟都很激动。
往事重现,李东华回忆起过去:“李宁对我的体操生涯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相差4岁,他是师兄,记得小时候骑车看到他的夺冠照片,会停下来久久凝望,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这个愿望他后来实现了。
他记得,李宁那时候常在宿舍里练毛笔字,画竹子。还经常教育师弟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第一次听这句话,就是从李宁口中,“李东华笑着说。他还暴料,李宁性格非常强,“就算他没理也能说出道理来,”这大概是李宁后来做了老板的先天条件吧。
是谁雕塑了李宁?
直至6月8日晚6点揭幕之前,谁也不曾见过李宁的雕像。这个真人大小的铜像由法国艺术家Sébastien Gouezigoux制成,他采用了现代的3D打印技术,只凭一张1984年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参赛时的鞍马动作照片,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完成。
这位艺术家告诉swissinfo.ch:“首先我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个雏形,对比之后,先后做出各种改动,才最后制成铜像。”在雕塑剪彩之前,他从未见过李宁, 他说:“欧洲人制作中国人雕像不容易,而且人运动的时候与平时也不一样。”所以这个雕像可谓“来之不易”。
至于雕像到底像不像李宁,李宁的太太陈永妍应该最有发言权,“第一眼看,像,像他年轻的时候,”这是她对雕像的最初印象。要说哪里不像,她不无调侃地说:“脚趾太长了。”
那么李宁的雕像到底像不像他,只有亲眼看了才能做出评判。从此蒙特勒的景点中,不仅有西庸城堡,还多了一个李宁雕像!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