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室温高两度还是低两度,有啥不同?

primo piano di due mani su un termostato
和意大利不同,在瑞士,国家法律没有对居民住房室内温度的明确规定。 GARO/PHANIE

国际社会定下了全球气温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而各种矿石燃料气候的大敌– 正是瑞士楼宇的主要供热能源。如果降低住房室温,哪怕一点点,将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太热?太冷?人的体感温度和审美一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有谁没有因为开不开门窗,怎么调暖气的问题和家人同事发生过争执?不过,无人能够反驳的一点是:想要取暖,就得消耗能源。取暖越多,消耗的能源就越多。

显然,反之亦然,取暖越少,能源消耗得就越少。正是为了节约用电,瑞士联邦铁路决定从今年一月初开始,在苏黎世区域线路上尝试将火车车厢温度从22摄氏度下调到20度。试行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新举措得到乘客的认可,铁路公司则会将此标准向更广泛的地区线路推行。据计算,如果此政策得以推广,节省的能量可达3.7吉瓦时(Gwh),折合2200名居民的能源消耗量。

但铁路公司的这一措施对气候的作用毕竟有限:瑞士铁路网一直在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但是说到建筑物的供暖,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房屋供暖消耗的能源占到总能源消耗的30%,也是全国30%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正如联邦统计局数据(多语)外部链接显示:瑞士每三座建筑中就有两座依赖矿石燃料(石油及天然气)取暖。如此想来,为什么不在房屋供暖中下点功夫,通过降低室温来抗衡全球气候变暖呢?

适宜的室温是多少度?

瑞士能源网(多语)外部链接建议居民以房间功用的不同来调节气温:浴室23度,客厅20度,卧室17度。

T恤取代毛衫

关于室温,意大利法律规定全国范围内封闭建筑里的温度不得超过20度(允许2度温差)。在瑞士则不同,这里没有全国性法律对室温的约束。“但建筑公司还是会尊重一些惯例,后者也是各州能源法的参照数据,” 瑞士工程建筑公司(SIA)的再生能源专家Luca Pirovino介绍道。

按照惯例,办公场所室内体感温度应达到20度。“但实际上,实际温度总是要高出2-3摄氏度,”瑞士建筑技术协会供暖部的负责人Robert Diana透露,瑞士冬季室内的平均温度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暖气开得更大。”

“以前都穿毛衣,而现在,一件T恤就过冬了。” 如果说,人们的舒适度标准发生了变化的话,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是因素之一。“一些新建筑的保温技术如此之好,以至于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存留在室内,提高了室内温度。再加上电灯、电器等内部热源的作用,” Robert Diana解释道。


PLACEHOLDER

正如之前提到的,不存在“正确”的温度。舒适概念因人而异,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身体状况、年龄、工种…) 但是知道一点很重要:将室内温度调低哪怕只有一度,你不仅在取暖费收费单上看到收效,对气候也会有积极效果。 

+ “节能减排”的瑞士住宅

降低2度室温

瑞士能源办公室负责可再生能源及节能宣传的Olivier Meile指出,瑞士房地产图景中,85%都是2000年以前建造的房屋。对这些建筑来说,室温如果降低1度,就会节省6%的能源。“这对于石油及天然气能源的二氧化碳减排也很有利,”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分会气候及能源负责人Elmar Grosse Ruse补充道。

以瑞士2015年的《导致温室效应气体盘点》为基准,Elmar Grosse Ruse计算得出,仅仅靠使用简单的恒温器,瑞士每年就可少向大气中排放76.2万吨二氧化碳。如果室内温度降低2度,减排量更可高达150万吨,相当于塞拉利昂或马尔代夫等小国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建筑弃用燃油取暖

这一收效不容小觑,尤其是,瑞士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30年时减少2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我们觉得,在人们不感觉冷的前提下,降低室内温度是个好办法。但仅这一项还不够。”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看来,要想解决二氧化碳排放这一“瑞士最大的气候问题”,就必须把所有使用化石燃料为能源的设施用更环保的系统取代。正在进行中的就是热泵的推广。据联邦能源局预测,直到2020年,瑞士靠热泵供暖的建筑物数量将是如今的3倍,达到40万座之多。

外部内容


二氧化碳税

为了限制取暖对石油、天然气和木炭的消耗,瑞士于2008年引入了化石燃料税。若瑞士减排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实现,燃料税会自动上涨。截至2018年1月1日,该税额为每吨二氧化碳84-96瑞郎。

靠能源税收入(2016年总额11.7亿)制造出的产品被分配于民用和企业,大约三分之一的金额归入房屋节能补助基金(Programme Bâtiments),用以推进能源的清理及再生。据估,瑞士三分之二的建筑物需要加强节能性能。

在瑞士,使用以汽油及柴油为动力的发动机则无须缴纳化石燃料税。

来源:联邦环境局

(翻译:郭倢)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